声音的特性知识讲解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1511646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9.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声音的特性知识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声音的特性知识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声音的特性知识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声音的特性知识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声音的特性知识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声音的特性知识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声音的特性知识讲解(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声音的特性(基础)撰稿:史会娜审稿:蒙阿妮【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音调、响度和音色各与什么有关;3. 会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与声音特性有关的现象。【要点梳理】要点一、音调的高低一一频率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2. 【高清课堂:声音的特性频率:(1)物理意义:频率是描述物体的振动快慢的物理量。(2)定义: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3)单位:赫兹(Hz)3. 探究影响发声体振动频率的因素:(1)提出问题:发声体振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2)猜想和假设: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和材料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3)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按紧在桌面上,一

2、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 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再次拨动。4. 超声波和次声波一般人的听力范围:20Hz20000Hz,振动频率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的叫 超声波。要点诠释:1、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海啸等自然活动,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有些次声波对人体健康有害。2、一些动物的听觉范围与人类不同,它们有些能听到超声波或次声波。要点二、声音的强弱一一响度1. 响度:物理学中,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2. 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3. 影响响度的因素:(1)振幅;(2)人耳离发声体的距离。要点诠释:1、实

3、验证明发声体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例如,用力地敲鼓,鼓面振幅变大,声音的响度增 大。2、声音在介质中传播能量会衰减,传播距离越远,声音的能量减小得越多,响度越小。但是,需要注 意的是声音的音调并不改变,也就是说介质不会改变声音的频率,不能说距离远了,听不清楚了,是因为音调变低了。要点三、音色1. 声音的特色叫音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和响度相同,我们也能分辨它们。主要是不同 的发声体音色不同。2. 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发声方式决定的。发声体有变化,音色也将变化。如:有经验的工 人师傅可以通过听声音来辨别机器运转情况是否良好。就是利用了不同的发声体音色不同。要点四、乐音和乐

4、器1. 乐音的波形是规则的。2. 乐器可分为三类:(1)打击乐器:以鼓为例鼓皮绷得越紧,振动越快,音调越高。击鼓力量越大,鼓皮的振幅越大,响 度越大。(2)弦乐器:如二胡、小提琴、钢琴等。长而粗的弦音调低、短而细的弦音调高。绷紧的弦音调高。(3)管乐器:长的空气柱产生低音,短的空气柱产生高音。要点诠释:1要注意区别发声体的振动快慢(频率)与振动幅度(振幅)的区别。音调一般用“高” “低”、“尖”、 “细”、“沉”、“闷”、“亮”等来描述,响度有时也用“高” “低”来描述,如“高声喧哗”、“低声细语”等, 要注意区别。2. 一般而言一个发声体发出的声音是由多种频率的波合成的,从波形图中可以清楚地

5、看出不同音色声音 的本质。如图所示,不同乐器奏出相同音调的声音,从波形图上可以看出它们主要的振动频率相同,但【典型例题】类型一、声音的三个特性1. (2011新疆)如右图所示,是一位学生在吹奏自制的哨子,他把用筷子制成的杆 上下拉动时,是在改变声音的()A. 音调B.响度C.音色D.振幅【思路点拨】首先明确哨声是哨子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出的,然后根据质量大,体积大的物 体难振动,振动频率小,音调低进行判断。【答案】A【解析】吹哨子时,是哨子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把用筷子制成的杆上下拉动时,改变了哨子内的空气 柱质量和体积,改变了空气柱的振动频率,从而改变了哨子的音调。【总结升华】题目考查了区分声音的

6、三个特性。音调的高低,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响度的大小,由 物体的振幅决定;音色由物体的材料结构决定。举一反三:【变式】敲击大小不同的青铜编钟,主要是为了使钟声有不同的()A.响度强弱B.音调高低C.音色变化D.时间长短【答案】B2. 在日常生活中,常用“高声大叫” “低声细语”来形容人说话的声音,这里的“高” “低”是 指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音调和响度【答案】B【解析】“高声大叫”中的“高”说明声音的响度大,“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指声音的响度小。 【总结升华】声音的响度是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声源振动幅度越大, 响度越大。举一反三:【变式】用大

7、小不同的两个力分别敲打同一个音叉,所发出的声音不同的是()A.响度B.频率C.音色D.音调【答案】A3. (2011苏州)在一些“模仿秀”电视节目中,表演者在模仿歌星演唱时。主要是模仿歌星声音 的( )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思路点拨】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 特色。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三个特征的了解,是一道基础题。【答案】C【解析】不同的声源发出的声音,除了音调、响度之外,声音还有另一个特征一音色。听朋友打来的电 话,凭声音就知道是谁,因为每个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在一些“模仿秀”电视节目中,表演者在模仿 歌星演唱时,主要是模仿歌星声

8、音的音色。【总结升华】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是辨别不同声音的依据。举一反三:【变式1】有一种专门存放贵重物品的“银行”当人们存放了自己的贵重物品后,要用仪器记录下自己 的“手纹” “眼纹”、“声纹”等。以便今后用这些细节独有的特征才能亲自取走物品,防止被别人领走, 这里的“声纹”记录的是人说话的()A.音调 B.响度C.音色D.三者都有【答案】C【变2【高清课堂:声音的特性例1 “闻其声而不见其人”时,你往往根据说话声就可以判断出谁 在讲话,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具有不同的()A.振幅B.频率C.响度D.音色【答案】D类型二、综合应用4. 有很多成语、俗语中蕴含着物理知识。下列对描述声现象的

9、成语、俗语解释错误的是()A.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B. “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C. “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D. “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答案】B【解析】“隔墙有耳”,说明声音可以通过固体进行传播,A选项说法正确;“震耳欲聋”,说明声音 的响度大,B选项说法错误;因每个人的音色都不同,所以我们才可“闻其声而知其人”,这句话表明 不同人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音色,C选项说法正确;“响鼓还要重锤敲”这句话说明声音的响度跟振 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D选项说法正确。【总结升华】题目考查了声音的传播和声音的三个特性。声音

10、可以在固体、气体和液体中传播;响度是 指声音的强弱,它与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根据以上内 容,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 5地震时产生的 (选填“超声波” “次声波”或“电磁波”对建筑物、人的平衡器官功能的破坏性很大,使人产生恶心、晕眩、旋转感等症状,严重的会造成内脏出血破裂,危及生命。由于 它的破坏性大,并且它的频率低于HZ,人耳却无法直接听到,所以要尽量远离地震源。【答案】次声波;20【解析】人耳一般只能听到频率在20Hz20000Hz的声音,低于20HZ的次声波人是听不到的,地震可 以产生能量很大的次声波,一些次声波对人体危害极大,而且由于人无法直接听到,所以一旦受到伤害, 后果就很严重。【总结升华】题目考查了次声波及其危害。举一反三:【变式】聪明的海豚会做算术加减法运算,当驯兽师问海豚2+3等于几”时,海豚就会敲五下麦克风。 实际上是有人在台下吹了5下哨声。哨音海豚能听到而人听不到,这其中的道理是因为人的听觉频率范 围是,海豚的听觉频率为150Hz-150000Hz,台下人吹的哨声是一种故人听不到。【答案】20Hz20000Hz;超声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