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PDU及网络数据流分析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1509385 上传时间:2023-10-03 格式:DOC 页数:94 大小:4.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PDU及网络数据流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PDU及网络数据流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PDU及网络数据流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PDU及网络数据流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PDU及网络数据流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PDU及网络数据流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PDU及网络数据流分析(9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课程设计题目:_ PDU及网络数据流分析_指导老师: _ _ 设计人员(学号): 班级: _ 10软件工程一班 日期: 2012-06-18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目录第一章 PDU的概况4第二章 OSI参考模型42.1.OSI参考模型概念42.2. 各层模型的功能52.3 OSI环境中数据传输过程52.4. TCP/IP参考模型62.4.1. TCP/IP协议的特点62.4.2. TCP/IP各层的主要功能7第三章 Wireshark用户界面193.1.须知193.2.启动Wireshark193.3.主窗口193.3.1.主窗口概述213.4.主菜单213.5.File菜单2

2、23.6.Edit菜单253.7.View菜单273.8.Go菜单313.9.Capture菜单323.10.Analyze菜单343.11.Statistics菜单353.12.Help菜单373.13.Main工具栏383.14.Filter工具栏403.15.Pcaket List面板413.16.Packet Details面板423.17.Packet Byte面板433.18.状态栏44第四章 实时捕捉数据包454.1.介绍454.2.准备工作454.3.开始捕捉454.4.捕捉接口对话框464.5.捕捉选项对话框474.5.1.捕捉桢484.5.2.捉数据帧为文件。504.5.3

3、.停止捕捉桢504.5.4.显示桢选项514.5.5.名称解析设置514.5.6.按钮514.6.捕捉文件格式、模式设置524.7.链路层包头类型534.8.捕捉时过滤544.8.1.自动过滤远程通信554.9.在捕捉过程中564.9.1.停止捕捉574.9.2.重新启动捕捉574.10.抓包实例58第5章文件输入输出及打印675.1.说明675.2.打开捕捉文件675.2.1.打开捕捉文件对话框685.2.2.输入文件格式705.3.保存捕捉包715.3.1.save Capture File As/保存文件为对话框715.3.2.输出格式745.4.合并捕捉文件745.4.1.合并文件对话

4、框745.5.文件集合765.5.1.文件列表对话框775.6.导出数据785.6.1.Export as Plain Text File对话框785.6.2.Export as PostScript File 对话框795.6.3.Export as CSV (Comma Separated Values) File 对话框805.6.4.Export as PSML File 对话框805.6.5.Export as PDML File 对话框815.6.6.Export selected packet bytes 对话框825.6.7.Export Objects 对话框835.7.打印

5、包845.7.1.打印 对话框845.8.包范围选项865.9.包格式选项87第六章 封装与解封装的目的与意义88第七章 ARP概念及工作原理897.1. ARP概念897.2. ARP工作原理90第八章 遭受到ARP攻击的解决办法908.1.ARP攻击原理及常见类型908.1.1. ARP攻击原理908.1.2. 遭到arp攻击的现象918.2. 模拟ARP攻击91第一章 PDU的概况PDU即协议数据单元,是指对等层之间传递的数据单位。协议数据单元物理层的PDU是数据位,数据位是利用调制解调器在线路上传输数据时,每传送一组数据,都要含有相应的控制数据,包括开始发送数据,结束数据,而这组数据中

6、最重要的是数据位。不同的通讯环境下,一般规定不同的数据位和结束位数量。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的PDU是数据帧,数据帧分为帧头,数据部分,帧尾。其中,帧头和帧尾包含一些必要得控制信息,比如同步信息、地址信息、差错控制信息等;数据部分则包含网络层传下来的数据,比如ip数据报。 在发送端,数据链路层把网络层传下来得数据封装成帧,然后发送到链路上去;在接收端,数据链路层把收到的帧中的数据取出并交给网络层。不同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对应着不同的帧,所以,帧有多种,比如PPP帧、MAC帧等,其具体格式也不尽相同。网络层的数据单位是数据包,数据包功能即时网络层信息传输中的通信单位传输层的数据单位是数据段,数据段第

7、二章 OSI参考模型2.1.OSI参考模型概念 OSI中的开放是指只要遵循OSI标准,一个系统就可以与位于世界上的任何地方,同样遵循同一标准的其他任何系统进行通信。在OSI标准中,采用的是3级抽象:体系结构,服务定义与协议规范。 OSI参考模型定义了开放系统的层次结构,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层次包括的可能的服务。 OSI的服务定义详细说明了各层所提供的服务,某一层提供的服务是指该层及以下各层的一种能力,这种服务通过接口来提供给更高一层。各层所提供的服务与这些服务的具体实现无关同时还定义了层与层之间的接口与各层使用的原语,暗示并不涉及接口的具体实现方法。OSI参考模型并不是一个标准,而是一个

8、在制定标准时使用时的概念性的框架。2.2. 各层模型的功能 OSI是分层体系结构的一个事例,每层是一个模块,用于执行某种主要功能,并且具有自己的一套通信信息指令格式。用于相同层之间通信的协议称为对等协议,根据分而治之的原则,ISO将整个通信功能划分为7个层次,其划分层次的主要原则是:(1) 网中各节点都具有相同的层次(2) 不同节点的同等层次具有相同的功能(3) 同一节点内相邻层之间通过接口通信(4) 每层可以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并向上层提供服务(5) 不同节点的同等层通过协议来实现同等层之间的通信2.3 OSI环境中数据传输过程 图2-4给出了OSI 环境中数据流。从图2-4中可以看出,OSI

9、 环境中数据传输过程包括以下几步。(1) 当应用进程A 的数据传送到应用层时,应用层为数据加上本层控制报头后,组织成应用层的数据服务单元,然后再传输到表示层。(2) 表示层接收到这个数据单元后,加上本层的控制报头,组成表示层的数据服务单元,再传送到会话层。依此类推,数据传送到传输层。(3) 传输层接收到这个数据单元后,加上本层的控制报头,就构成了传输层的数据服务单元,它被称为报文(message)。(4) 传输层的报文传送到网络层时,由于网络层数据单元的长度有限制,传输层报文将被分成多个较短的数据字段,加上网络层的控制报头,就构成网络层的数据服务单元,它被称为分组(packet)。(5) 网络

10、层的分组传送到数据链路层时,加上数据链路层的控制信息,就构成了网络层的数据服务单元,它被称为帧(frame)。(6) 数据链路层的帧传送到物理层后,物理层将以比特流的方式通过传输介质传输出去。当比特流到达目的结点计算机B 时,再从物理层依层上传,每层对各层的控制报表进行处理,将用户数据上交高层,最终将进程A 的数据送给计算机B的进程B。尽管应用进程A 的数据在OSI 环境中经过复杂的处理过程,才能送到另一台计算机的应用进程B ,但对于每台计算机的应用进程来说,OSI 环境中数据流的复杂处理过程是透明的。应用进程A 的数据好像是“直接”传送给应用进程B ,这就是开放系统在网络通信过程中最本质的作

11、用。2.4. TCP/IP参考模型 2.4.1. TCP/IP协议的特点 TCP/IP协议族包含了很多功能各异的子协议。TCP/IP层次模型共分为四层: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 TCP/IP网络协议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网间网协议)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协议,它的流行与Internet的迅猛发展密切相关TCP/IP最初是为互联网的原型ARPANET所设计的,目的是提供一整套方便实用、能应用于多种网络上的协议,事实证明TCP/IP做到了这一点,它使网络互联变得容易起来,并且使越

12、来越多的网络加入其中,成为Internet的事实标准。 * 应用层应用层是所有用户所面向的应用程序的统称。ICP/IP协议族在这一层面有着很多协议来支持不同的应用,许多大家所熟悉的基于Internet的应用的实现就离不开这些协议。如我们进行万维网(WWW)访问用到了HTTP协议、文件传输用FTP协议、电子邮件发送用SMTP、域名的解析用DNS协议、 远程登录用Telnet协议等等,都是属于TCP/IP应用层的;就用户而言,看到的是由一个个软件所构筑的大多为图形化的操作界面,而实际后台运行的便是上述协议。 * 传输层这一层的的功能主要是提供应用程序间的通信,TCP/IP协议族在这一层的协议有TC

13、P和UDP。 * 网络层是TCP/IP协议族中非常关键的一层,主要定义了IP地址格式,从而能够使得不同应用类型的数据在Internet上通畅地传输,IP协议就是一个网络层协议。 * 网络接口层这是TCP/IP软件的最低层,负责接收IP数据包并通过网络发送之,或者从网络上接收物理帧,抽出IP数据报,交给IP层。 TCP/UDP协议 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和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协议属于传输层协议。其中TCP提供IP环境下的数据可靠传输,它提供的服务包括数据流传送、可靠性、有效流控、全双工操作和多路复用。通过面向连接、

14、端到端和可靠的数据包发送。通俗说,它是事先为所发送的数据开辟出连接好的通道,然后再进行数据发送;而UDP则不为IP提供可靠性、流控或差错恢复功能。一般来说,TCP对应的是可靠性要求高的应用,而UDP对应的则是可靠性要求低、传输经济的应用。TCP支持的应用协议主要有:Telnet、FTP、SMTP等;UDP支持的应用层协议主要有:NFS(网络文件系统)、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DNS(主域名称系统)、TFTP(通用文件传输协议)等。 2.4.2. TCP/IP各层的主要功能 TCP/IP分层模型的四个协议层分别完成以下的功能:第一层:网络层网络接口层包括用于协作IP数据在已有网络介质上传输的协议。实际上TCP/IP标准并不定义与ISO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相对应的功能。相反,它定义像地址解析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ARP)这样的协议,提供TCP/IP协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