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的细菌、真菌污染及排除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1507106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4.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胞的细菌、真菌污染及排除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细胞的细菌、真菌污染及排除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细胞的细菌、真菌污染及排除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细胞的细菌、真菌污染及排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胞的细菌、真菌污染及排除(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细胞的细菌、真菌污染及排除Edit By Waiti ng.D真菌污染是细胞培养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尤其在梅雨季节进行细胞培养更易污染。污染培 养细胞的多为烟曲霉、黑曲霉、毛霉菌、抱子霉、白念珠菌、酵母菌等。霉菌污染后多数在 培养液中形成白色或浅黄色漂浮物。一般肉眼可见,较易被发现,短期内培养液多不混浊, 倒置显微镜下可见于细胞之间纵横交错穿行的丝状、管状、及树枝状菌丝,并悬浮飘荡在培 养液中。很多菌丝在高倍镜可见到有链状排列的菌珠;念珠菌或酵母菌形态呈卵形,散在细 胞周边和细胞之间生长。镜下看时,要将培养瓶用酒精棉球擦干净,以防止与瓶外尤其瓶底 外面生长的菌丝相混淆。真菌污染后,细胞生长变慢

2、,但最后由于营养耗尽及毒性作用而使 细胞脱落死亡。真菌污染细菌是一种原核细胞微生物,其大小以微米(|jm)计。常见的污染细菌有革兰氏阴性 菌和大肠杆菌、假单胞菌等,革兰氏阴性菌中白色葡萄球菌等比较常见。一旦发生细菌污染 较易发现,多数情况下培养液短期内颜色变黄,表明有大量酸性物质产生,出现明显混浊现 象;有时静置的培养液液体初看不混浊,但稍加振荡,就有很多混浊物漂起。倒置显微镜下 观察,可见培养液中有大量圆球状颗粒漂浮。必要时可取少量培养液涂片染色检查以证实细 菌种类;有的培养液改变不明显而又疑有污染,可取出少量培养液用普通肉汤接种或用未加 双抗药物的培养液接种,也可取10ml细胞悬液以100

3、rpm离心5min,沉淀中加入无抗 生素的培养液2ml,置于37C培养,24h可得结果。污染后细胞发生病理改变,胞内颗粒 增多、增粗,最后变圆脱落死亡,造成试验失败和细胞株(系)丢失。细菌污染细菌和真菌污染多在传代、换液、加样等开放性操作之后发生,而且由于增生迅速,多 再发生污染48h以内就已明显。在实验的最初两天密切观察实验样品是否有污染发生,有 利于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补救或排除。培养细胞一经污染,多数较难处理。如果污染细胞价值不大,宜弃之;有细胞株留存的 或可购置的,可在寻找原因后彻底消毒操作室和二氧化碳培养箱(若发现真菌污染,可在污 染孔内加入1mol/L氢氧化钠或硫酸铜溶液处理)(具体操

4、作方法可参考细胞培养污染的预防),复苏或重新购置细胞,再培养。若污染细胞价值较大,又难于重新得到,可采用5 10倍于常用量的抗生素冲击,加入高浓度抗生素后作用2448h,再换入常规培养液,有 时可能奏效。细胞培养中常用的抗生素及用量见下表。常用抗生素用量和效应抗生素抗菌谱浓度(量/mL)细菌真菌支原体青霉素G+100lOOOu链霉素G-100 lOOOug庆大霉素G+ /G-+50200 ug四环素G+ /G-+1050ug卡那霉素G+ /G-+100 1000 ug两性霉素+常用2ug/mL制霉菌素+常用 25ug/mL+表示效应程度高浓度的抗生素和抗霉菌素可能对一些细胞系有毒性,因而,做剂

5、量反应实验确定抗生 素和抗霉菌素产生毒性的剂量水平。这点在使用抗生素如两性霉素B和抗霉菌素如泰乐菌 素时尤其重要。下面是推荐的确定毒性水平和消除培养污染的实验步骤。1. 在无抗生素的培养基中消化、计数和稀释细胞,稀释到常规细胞传代的浓度。2. 分散细胞悬液到多孔培养板中,或几个小培养瓶中。在一个浓度梯度范围内,把选择抗生 素加入到每一个孔中。例如,两性霉素B推荐下列浓度,0.25, 0.50,1.0,2.0,4.0,8.0 mg/ml。3. 每天观测细胞毒性指标,如脱落,出现空泡,汇合度下降和变圆。4. 确定抗生素毒性水平后,使用低于毒性浓度23倍浓度的抗生素的培养液培养细胞2 3 代。5. 在无抗生素的培养基中培养细胞一代。6. 重复步骤4。7.在无抗生素的培养基中培养46代,确定污染是否以已被消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