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国际经济学简答(整理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1506996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4.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郑大国际经济学简答(整理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郑大国际经济学简答(整理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郑大国际经济学简答(整理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郑大国际经济学简答(整理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郑大国际经济学简答(整理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郑大国际经济学简答(整理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郑大国际经济学简答(整理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简述规模经济与差异产品贸易理论的基本内容。规模经济是指单位的要素投入量所消耗的成本比由这种投入所带来的产出量或收益少。差异产品是指在设计、品牌等方面明显不同于同质产品且被消费者认可的产品。差异产品的生产和需求与规模经济存在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最正确途径是国际贸易。一方面,国际贸易扩大了市场规模,使大规模生产有了市场保障;另一方面,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分散投放到各国市场上,从而在每一个具体市场上都表现为各种产品的小批量供给。只要各国之间产品有差异,无论这种差异表现为何种形式,都可以称为国际贸易的载体。下述在固定汇率下维持经济内外平衡的政策选择/蒙代尔政策配合说。从短期来看,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实施到达充

2、分就业、物价稳定及国际收支平衡,可概括为内外平衡两大目标。对内平衡指一国经济要保持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状态,对外平衡则是一国的国际收支处于平衡状态。政府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配合实现平衡。1当失业和国际收支逆差时,选择松财政、紧货币政策。2当失业和国际收支顺差时,选择松财政、松货币政策。3当通胀和国际收支逆差时,选择紧财政、紧货币政策。4当通胀和国际收支顺差时,选择紧财政、松货币政策。比较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的异同。供给方面需求方面市场结构方面1相同点:两个理论都强调生产方面的优势,即从供给角度讨论国际贸易2不同点: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市场结构没有要求,而要素禀赋理论则要求市场是完全竞争

3、的,而且规模收益不变;产品周期理论是一个动态理论,从技术变化的角度,探讨了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变,而要素禀赋理论是一个静态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包含了要素禀赋理论。试述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1产品周期理论从技术变化的角度,探讨了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变。该理论按技术变化的特点,将产品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初始期、成长期和成熟期。2在初始期,决定比较优势的因素主要是研究与开发,贸易主要发生在少数先进国家与其他发达国家之间;在成长期,决定比较优势的最重要因素是资本,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发达国家在这一产品阶段有比较优势,产品主要由出到发展中国家;决而在成熟期,非熟练或半熟练劳动则成为决定比较优势的最重

4、要力量,产品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输出。试解释J曲线的成因和政策含义。一国的货币贬值后,最初只会使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恶化,只有经过一段时滞以后,才会使贸易收入增加,并改善国际收支状况,这就形成了J曲线。具体来说,在通常情况下,一国的货币贬值并不会立即引起贸易收入增加,从货币贬值到贸易收支状况改善之间,存在着以下几种时滞:1货币贬值后,本国出口商品的新价格的信息还不能立即为需求方所了解,即存在认识时滞;2存在着决策时滞,即供求双方都需要一定时间判断价格变化的重要性;3供给方国内对商品和劳务的供给不能立即增加,即生产时滞;4供给方和需求方都需要一定时间处理以前的存货,即存在取代时滞;5把商品、

5、劳务运经国际市场还需一段时间,即存在着交货时滞。政策含义在于通过缩短各种时滞,使得本币贬值能够尽快改善本国的国际收支状况。试述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基本内容并予以评价。1基本内容: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异而非绝对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异。即使一国处于全面的劣势地位,但只要存在成本上的相对差异,国际贸易仍会发生,每国都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而且贸易可以使所有国家获利。2评价:奉献: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具有其内在的合理内核,分析了国际贸易具有的各个方面利益。丰富和完善了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以及古典贸易理论,从劳动生产率或成本的相对

6、优势来探讨国际贸易的起因,为自由贸易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局限性:虽然解释了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如何引起国际贸易,但没有进一步解释造成各国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原因;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各国将进行完全的专业化生产,与现实各国实际情况相违背;该学说的假设过于苛刻,并不符合国际贸易的实际,如市场要求是完全竞争的、要素在国际间完全不能流动等假设。2、试述H-O模型的主要内容并予以评价。前提条件1两国要素禀赋不同2不同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要素比例不同1基本内容:每个国家应专业化生产密集使用本国相对丰裕且廉价要素的产品进口该国相对稀缺且昂贵的要素密集产品。即劳动丰裕的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丰裕的国家出口资本密集型

7、产品。如果两个国家都贯彻这一原则进行生产、交易,则各国的资源会得到更有效配置,福利水平将会得到提高,世界福利水平也会提高。2评价:奉献:从一国经济资源优势解释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从实际优势出发决定贸易模式;从贸易对经济的影响分析贸易的作用。局限性:禀赋并非贸易发生的充分条件;对需求因素未予以充分考虑,影响了理论对实际情况的分析;过分强调静态结果,排除了技术进步及实际存在的情况,影响了理论的适用性。国际收支调整的弹性论、吸收论和货币论对货币贬值影响国际收支的效果均有论述,阐明各派观点并作简要评论。1弹性分析方法,指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运用汇率与价格的变动对经常项目失衡进行调节,由于这一机制与进出

8、口商品的供求弹性密切相关,所以被称为弹性论。/货币贬值可以提高外国商品相对于国内商品的价格,但贬值能否改善国际收支取决于国际贸易中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在国内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当一国的进出口商品需求弹性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即nx+g1,则货币贬值就能发挥其扭转贸易状况、改善国际收支的作用。评价:存在货币贬值的时滞效应,即一国的货币贬值后,最初只会使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恶化,只有经过一段时滞以后,才会使贸易收入增加,并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只考虑了货币贬值对国家收支的直接影响。2吸收分析方法,指只有当一国商品、劳务的产出的增加超过其吸收能力的增加时,该国的国际收支才能得以改善。供给方面:当一国生产要素

9、尚未被充分利用而存在闲置的生产能力时,由贬值引起的出口需求上升就可能进而引发产量扩大,使国民收入增加。需求方面:如果一国进出口需求弹性满足马歇尔一勒纳条件时,贬值即可使国际收支得到改善。政府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角度:如果一国采取贬值政策的同时放松那些保护性或限制性的贸易政策,使资源配置的扭曲得以降低,那么,贬值就可以增加国民收入,改善国际收支。评价:比弹性分析法更为全面。货币贬值所引起的进出口变化,不仅直接影响到经常项目,同时还会直接影响到国民收入,而国民收入的变化又会影响到经常项目。吸收分析法是在接受充分就业作为主要经济政策目标以后出现的。它把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的希望寄托于增税和减少国民收入上

10、。这实际上等于在国内进行紧缩政策,而同充分就业目标不相容。这里所说的国际收支仍然指的是贸易差额,完全忽略了资本移动等在国际收支中的重要地位。它和弹性论、乘数论一样,完全忽略了国内货币供给和信用创造对国际收支的影响(3)货币分析方法,强调国际收支的货币特征,即强调货币供求在决定一国国际收支中的作用。将货币市场与国际收支直接联系到一起,认为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是因为国内货币供给超过了需求,而一国国际收支顺差则是因为国内货币供给低于货币需求。评价:不是单独考虑商品或金融市场变化的作用,而是将货币市场与国际收支直接联系在一起,是货币分析法与其他理论的显著区别。货币应是存量,不应看作流量,因而一种健全的

11、国际收支理论应把二者区别开来;货币的存量可以通过两种措施来调整,即国内信用的紧缩或扩张和国际储备的增减。一个国家可任选其一。货币论者一般都强调应当全面分析国际收支,并认为调整国际收支是一个长期过程;以现代经济学中的瓦尔拉定律作为理论基础,即认为在一个经济社会中,对商品、证券和货币的超额需求的总和必然为其他市场上的超额需求所抵消。如何区分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决定因素是什么?产业间是指一个国家进出口属于不同产业之间的产品,而产业内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在厨楼某种产品的同时又进口该种产品。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决定因素:1企业产品差异化是产业内贸易的基础。2消费者的需求偏好是产业内贸易的动因

12、。3企业内部规模收益递增是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利益来源。画图分析进口关税完全竞争条件下小国的情况与进口配额对进口国福利影响的异同1左图为小国情形的关税效应分析局部均衡:进口关税,指一国进口商品时,由海关对本国进口商所进口的商品征收的税。生产效应:国内生产量由Qi提高到Q3,生产者剩余由ICPw的面积变成IAPt,的面积,即生产者增加的福利为a;消费效应:国内消费量由Q2减少到Q4,消费者剩余由HGPw的面积变成AHEPt的面积,即消费者损失的福利为a+b+c+d。税收效应:征收关税所获得收入=进口量*关税率=Q3Q4*t,即等于矩形AEFB的面积Co净福利效应:a(a+b+c+d)+c=(b+d)

13、0,会降低社会福利水平,净损失为b+d。其中b为生产扭曲,d为消费扭曲。2右图为小国情形的配额效应分析局部均衡:配额,指一国政府为保护本国工业,规定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商品的进口数量,或对进口金额加以限制。现在假定限额为Q3Q4,且Q3Q4VQ1Q2o同理可知,生产效应=a,消费效应=-a+b+c+d,而实施配额不会给政府带来任何财政收入,即关税效应=0。故净福利效应=a-(a+b+c+d)=-(b+c+d)。(3)同:进口配额与关税都是一国干预对外贸易的政策,在保护本国产业方面能够发挥作用。异:进口配额的结果是价格的调整,而关税的结果是进口量的调整。关税政府会得到相当于关税数量的财政收入;而实

14、行进口配额的许可证收入可能属于政府或进出口商。进口配额使得能够进口的数量是明确的;但实行进口关税的结果无法掌握。进口配额是比关税更加严厉的限制措施。简述一个国家参加关税同盟后,其贸易创造大于贸易转移的条件。静态效应,贸易创造效应HG!八a 0Q2Q1贸易创造,指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所带来的贸易规模的扩大。Ph贸易转移,指建立关税同盟后,成员国之间的相互贸易代替了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从而造成贸易方向的转移。(2)在组成关税同盟前,A国假设A国为小国对来自B、C两国的商品征收相同的关税t,来自B、C两国的商品在A国的价格为PB+t,Pc+t(Pa),显然A国会从C国进口,止匕

15、时A国国内价格为Pc+t,国内生产为Qi,国内消费为Q2,从C国进口量为Q1Q20/假设A国与B国组成关税同盟,组成关税同盟后的共同对外关税仍为t,即组成同盟后A国不再对B国征收关税,但对来自C国的商品仍然征收进口关税t。止匕时B国在A国的销售价格为Pb,低于C国产品在A国的销售价格Pc+t,所以B国取代C国,成为A国的供给者,进口量为Q3Q4。组成关税同盟后,A国的进口由原来的Q1Q2扩大到Q3Q4,增加部分即贸易创造效应=Q1Q3+Q2Q4=生产效应+消费效应。除去贸易创造部分,剩下的Q1Q2部分表示,原来从关税同盟外C国进口的,但是组成关税同盟后改由从关税同盟国成员B国进口,即贸易方向发生了转移,故贸易转移为=Q1Q2。(3)A国的供需曲线弹性越大,贸易创造的福利效应就越明显。即图中A国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越平坦,则b和d的面积就越大;组成关税同盟前,A国的关税水平t越高,则组成关税同盟后贸易创造的福利效应就越大,而贸易转移的福利效应就越小;B、C两国的成本越接近,则A国贸易转移的福利损失就越小。分析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答:1大市场效应规模经济效应关税同盟建立以后,成员国之间相互出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促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