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学段阅读的要求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1506003 上传时间:2024-02-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学段阅读的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学段阅读的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学段阅读的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学段阅读的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学段阅读的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学段阅读的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学段阅读的要求(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学段目标与内容第一学段(12年级)(二)阅读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

2、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5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34年级)(二)阅读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

3、问。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56年级)(二)阅读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

4、搜集信息。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4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6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

5、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7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8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2关于阅读教学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

6、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但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

7、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但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定义。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二、评价建议2关于阅

8、读的评价阅读的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关注其阅读兴趣与价值取向、阅读方法与习惯,也要关注其阅读面和阅读量,以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语文知识的学习重在运用,其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评价的总要求。根据阶段目标,各学段的要求可以有所侧重。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语气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评价“有感情地朗读”,要以对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为基础,要防止矫情做作。诵读的评价,重在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在不同学段,可在诵读材料的内容、范围、数量、篇幅、类型等方面逐渐

9、增加难度。默读的评价,应从学生默读的方法、速度、效果和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精读的评价,重点评价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综合理解能力,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第一学段可侧重考察对文章内容的初步感知和文中重要词句的理解、积累;第二学段侧重考察通过重要词句帮助理解文章,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以及对文章大意的把握;第三学段侧重考察对文章表达顺序和基本表达方法的了解领悟;第四学段侧重考察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探究内容等方面的情况,以及读懂不同文体文章的能力。略读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浏览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有用信息。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感受

10、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的水平,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第一学段侧重考察学生能通过朗读和想象等手段,大体感受作品的情境、节奏和韵味;第二学段侧重考察在阅读全文基础上对重要段落和语句的细致阅读,具体感受作品的形象和语言;第三、第四学段,可通过考察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以及自己的体验,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词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要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应根据各学段的要求,通过小组和班级交流、学习成果展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进而考察其阅

11、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附录附录1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包括中国古代、现当代和外国优秀诗文,具体篇目可由教科书编者和任课教师推荐,这里仅推荐古诗文135篇(段)。其中16年级75篇,79年级61篇。16年级的背诵篇目都是诗歌;79年级的篇目,除诗歌外,也选入了一些短篇散文。这些诗文主要供学生读读背背,增加积累,在教科书中可作不同的安排,不必都编成课文。16年级(75篇)1江南(江南可采莲)汉乐府2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汉乐府3敕勒歌(敕勒川)北朝民歌4咏鹅(鹅鹅鹅)骆宾王5风(解落三秋叶)李峤6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贺知章7回

12、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贺知章8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9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王之涣10春晓(春眠不觉晓)孟浩然11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王翰12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13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王昌龄14鹿柴(空山不见人)王维15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王维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王维17静夜思(床前明月光)李白18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李白19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20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李白2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李白22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李白23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李白24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

13、)高适25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甫26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杜甫27绝句(迟日江山丽)杜甫28江畔独步寻花(黄师塔前江水东)杜甫29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张继30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韦应物31游子吟(慈母手中线)孟郊3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韩愈33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张志和34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卢纶35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刘禹锡36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刘禹锡37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白居易38池上(小娃撑小艇)白居易39忆江南(江南好)白居易40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胡令能41悯农(锄禾日当午)李绅42悯农(春种一粒粟)李绅43江雪(千山鸟

14、飞绝)柳宗元44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贾岛45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杜牧46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杜牧47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杜牧48蜂(不论平地与山尖)罗隐49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范仲淹51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王安石51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王安石52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王安石5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苏轼54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苏轼55惠崇春江晓景(竹外桃花三两枝)苏轼56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苏轼57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李清照58三衢道中(梅子黄时日日晴)曾几59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陆游60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陆游61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范成大62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范成大63小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