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单元检测二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1505974 上传时间:2023-10-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单元检测二化学物质及其变化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单元检测二化学物质及其变化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单元检测二化学物质及其变化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单元检测二化学物质及其变化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单元检测二化学物质及其变化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单元检测二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单元检测二化学物质及其变化(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检测(二)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Al27S32Cl35.5K39Ca40Ba137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在给定的四种溶液中,加入以下各种离子,各离子能在原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滴加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Fe3、NH、Cl、IBpH为1的溶液:Cu2、Na、Mg2、NOC水电离出的c(H)1013 molL1的溶液:K、HCO、Br、Ba2D所含溶质为Na2SO4的溶液:K、CO、NO、Al32(2018届湖南株洲质检)下列有

2、关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将氟气通入水中:F2H2O=HFHFOB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Fe3O48H=2Fe3Fe24H2OC向硝酸银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AgNH3H2O=AgOHNHD往KAl(SO4)2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至沉淀的物质的量最大:Al32SO2Ba24OH=AlO2BaSO42H2O3(2018届黑龙江大庆一中月考)有Fe2、NO、Fe3、NH、H和H2O六种粒子,属于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B该过程说明Fe(NO3)2溶液不宜加酸酸化C每1 mol NO发生还原反应,转移6 mol eD若把

3、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则负极反应为Fe2e=Fe34Na2FeO4是一种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一种制备Na2FeO4的方法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如下:2FeSO46Na2O2=2Na2FeO42Na2O2Na2SO4O2,对此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Na2O2只作氧化剂BNa2FeO4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CO2是还原产物D2 mol FeSO4发生反应时,反应中共有8 mol电子转移5(2018届江西铅山一中、横峰中学联考)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Cl、Mg2、Ba2、CO、SO,现取三份100 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1)第一份加入

4、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2)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4 mol。(3)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 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 g。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AK一定存在 B100 mL溶液中含0.01 mol COCCl一定不存在 DBa2一定不存在,Mg2可能存在6(2018届河北衡水中学五调)下列各组离子或分子能大量共存,当加入相应试剂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选项离子组加入试剂加入试剂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NH、Fe2、SO少量Ba(OH)2溶液2NHSOBa22OH=2NH3H2OBaSO

5、4BNa、OH、Cl少量Mg(HCO3)2溶液Mg22HCO4OH=2H2OMg(OH)22COCK、CO、NH3H2O通入少量CO22OHCO2=COH2ODFe2、NO、HSONaHSO4溶液HSOH=SO2H2O7.(2017届吉林实验中学四模)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H、Mg2、Al3、Fe3、CO、SO、NO中的几种。若加入锌粒,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若加入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产生的沉淀量与加入NaOH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一定不含CO,可能含有SO和NOB溶液中n(NH)0.2 molC溶液中的阳离子只有H、Mg2、Al3Dn(H)n(

6、Al3)n(Mg2)111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8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8(13分)(2018届江苏扬州中学月考)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请按要求写出相应的方程式。(1)将含SO2的废气通入含Fe2(催化剂)的溶液中,常温下可使SO2转化为SO,其总反应为2SO2O22H2O=2H2SO4。上述总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O24H=4Fe32H2O,写出第二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2)pH3.6时,碳酸钙与硫酸铝反应可制备碱

7、式硫酸铝Al2(SO4)x(OH)62x溶液。若溶液的pH偏高,则碱式硫酸铝产率降低且有气泡产生,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3)ClO2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杀菌消毒剂。氯化钠电解法生产ClO2工艺原理示意图如下:写出氯化钠电解槽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写出ClO2发生器中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及数目:_。ClO2能将电镀废水中的CN氧化成两种无毒气体,自身被还原成Cl。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9(15分)(2018届山西大学附中诊断)中国自古有“信口雌黄”“雄黄入药”之说。雄黄(As4S4)和雌黄(As2S3)是提取砷的主要矿物原料,二者在自然界中共生,早期都曾用作绘画颜料

8、,因都有抗病毒疗效也用来入药。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1)砷元素有2、3两种常见价态。As2S3和SnCl2在盐酸中反应转化为As4S4和SnCl4并放出H2S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上述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氧化产物是_;反应产生的H2S气体可用_吸收。(3)As2S3和HNO3有如下反应:As2S310H10NO=2H3AsO43S10NO22H2O。若生成1 mol H3AsO4,则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若将该反应设计成一原电池,则NO2应该在_(填“正极”或“负极”)附近逸出。(4)若反应产物NO2与11.2 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用水吸收全部转化成浓HNO3

9、,然后与过量的碳反应,写出碳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所产生的CO2的量_(选填编号)。A小于0.5 mol B等于0.5 molC大于0.5 mol D无法确定10(15分)(2018届河北武邑中学调研)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某无色水样的成分进行检验,已知该水样中只可能含有K、Mg2、Fe3、Cu2、Al3、Ag、Ca2、CO、SO、Cl中的若干种离子。该小组同学取100 mL水样进行实验,向水样中先滴加硝酸钡溶液,再滴加1 molL1的硝酸,实验过程中沉淀质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1)水样中一定含有的阴离子是_,其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_。(2)写出BC段曲线所表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10、3)由B到C点变化过程中消耗硝酸的体积为_。(4)试根据实验结果推测K是否存在?_(填“是”或“否”);若存在,K的物质的量浓度c(K)的范围是_。(若K不存在,则不必回答该问)。(5)设计简单实验验证原水样中可能存在的离子:_。(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11(15分)(2018届山西五校联考)某班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过氧化氢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1)甲组同学拟配制5%的H2O2溶液,他们先从文献查得H2O2的稳定性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则配制H2O2溶液时应滴入几滴_(填“稀硫酸”或“氨水”)。(2)乙组同学向一支试管中加入2 mL FeCl2溶液,再滴入几滴甲组同学配制的H2O2溶液,最

11、后滴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H2O2与Fe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另取一支试管,向其中加入SO2与BaCl2混合溶液2 mL,再滴入几滴5%的H2O2溶液,现象是_。(3)丙组同学取2 mL KMnO4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几滴5%的H2O2溶液,发现溶液逐渐褪色,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_(填化学式)。(4)丁组同学向一支试管中加入2 mL 5%的H2O2溶液、0.5 mL乙醚、1 mL 1 molL1 H2SO4溶液和34滴0.5 molL1 K2Cr2O7溶液,发现上层乙醚层为蓝色(CrO5的乙醚溶液),一段时间后上层蓝色消失。乙醚的主要作用是_。开始时,H2O2溶液与K2Cr2O7酸性

12、溶液反应生成CrO5,该反应属于_(填“氧化还原”或“非氧化还原”)反应。一段时间后,乙醚层中的CrO5与水相中的H作用生成Cr3并产生无色气泡,从而使蓝色逐渐消失,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单元检测(二)1B解析:A项,Fe3具有强氧化性,能把I氧化成I2,不能大量共存;B项,能够大量共存;C项,此溶液可能是酸也可能是碱,HCO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因此不能大量共存;D项,Al3和CO发生双水解反应,不能大量共存。2B解析:A项,将氟气通入水中发生的反应为2F22H2O=4HFO2,故A错误;B项,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发生的离子反应为Fe3O48H=2Fe3Fe24H2O,故B正确;C项,向硝酸银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