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检测题「附答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1505787 上传时间:2023-11-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检测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检测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检测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检测题「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检测题「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检测题「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检测题「附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检测题附答案 一、积累运用(20分)1.以下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A.邓骘(zh) 贤而辟(p)之 辄(zh) 怠(di)B.谒(y) 省(xng)视 叱咄(du) 如晤(w)C.轩邈(mio) 负箧(qi) 比栖(x) 媵(yng)人D.缥(pio)碧 泠(lng) 烨(hu)然 虐(n)待2.以下说法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A.?四知选自?后汉书杨震列传,作者范晔,宋朝史学家。B.“前四史是指?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C.?与妻书作者林觉民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该文是1911年作者加入广州起义前夕写给妻子的绝笔书。D.?与朱元思

2、书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字叔庠。3.以下诗句朗读停顿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A.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C.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D.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4.以下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A.嘤嘤成韵(和谐的声音) 鸢飞戾(至)天 猛浪假设奔(马一般)飞奔B.援(引述)疑质理 走(跑)送之 口体之奉(供养)C.使之肖(像,似)我 可以模拟(体会)得之 君子好逑(配偶)D.左右流(寻求,择取)之 宛(仿佛)在水中央 浅草才(刚)能没马蹄5.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1)?与朱元思书中运用拟人的手

3、法描写山势的句子是 。(2)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 ,父母岁有 , 无冻馁之患矣。(宋濂?送东阳马生序)(3)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 。(?诗经关雎)(4)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 。(?诗经蒹葭)二、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下文,回答下列问题。(14分)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

4、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那么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假设神人;余那么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假设人也。盖余之勤且艰假设此。6.写出下面加点字的读音。(2分)(1)嗜学 (2)叱咄7.解释以下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1)录毕,走送之(2)俟其欣悦(3)寓逆旅(4)皆被绮绣8.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用法

5、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2分)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战于长勺B.当余之从师也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足肤皲裂而不知 气可以养而致D.以衾拥覆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9.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假设人也。10.选段写了作者幼时求学的艰难和成年后求师的艰难这两方面的内容,其中“求师的艰难表现在哪三个方面(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12分)使 贪刘 基客有短吴起于魏武侯者,曰:“吴起贪不可用也。武侯疏吴起。公子成入见曰:“君奚为疏吴起也武侯曰:“人言起贪,寡人是以不乐焉。公子成曰:“君过矣,夫起之能,天下之士莫先焉。惟其贪也,是以来事君,不然君岂能臣之哉

6、且君自以为与殷汤、周武王孰贤务光、伯夷天下之不贪者也,汤不能臣务光,武王不能臣伯夷,今有不贪如二人者,其肯为君臣乎今君之国,东距齐,南距楚,北距韩、赵,西有虎狼之秦,君独以四战之地处其中,而彼五国顿兵坐视,不敢窥魏者何哉以魏国有吴起以为将也。周?诗有之曰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吴起是也。君假设念社稷,惟起所愿好而予之,使起足其欲而无他求,以威魏国之师,所失甚小,所得甚大。乃欲使之饭粝茹蔬被短褐步走以供使令,起必去之。起去,而天下之如起者,却行不入大梁,君之国空了。臣窃为君忧之。武侯曰:“善。复进吴起。(选自刘基?郁离子)【注】大梁,战国时期魏国的都城。1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1

7、)客有短吴起于魏武侯者 短:(2)汤不能臣务光 臣:(3)西有虎狼之秦 虎狼:12.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A.天下之士莫先焉夫子何命焉为(?墨子公输)B.不然君岂能臣之哉谓为信然(?隆中对)C.以魏国有吴起以为将也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五柳先生传)D.臣窃为君忧之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且君自以为与殷汤、周武王孰贤(2分)(2)惟起所愿好而予之,使起足其欲而无他求。(2分)14.请概括公子成劝说魏武侯起用吴起的三个理由。(3分)(三)(2022四川南充)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

8、14分)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那么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人之为学,不日进那么日退。独学无友,那么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那么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假设既不出户,又不读书,那么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

9、今人可不勉乎(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注】资:资费、费用。审问:详细考究。审,详细。稽:探究,考察。庶(sh)几:差不多。子羔、原宪:二人都是孔子的学生。勉:勤勉,努力。15.解释以下画线的词。(4分)(1)或遇其叱咄( ) (2)不幸而在穷僻之域( )(3)俟其欣悦,那么又请焉( ) (4)独学无友,那么孤陋而难成( )16.画线的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A.既加冠 假设既不出户 B.无车马之资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C.俯身倾耳以请 夫以孔子之圣 D.益慕圣贤之道 曾益其所不能17.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_(2)人之为学,不日

10、进那么日退。_18.甲乙两段文字所谈的都是为学之道,其中所说的道理,共同之处有哪些(3分)_三、写作(40分)19.根据要求作文。古人云“知行合一“知易行难,“知者可贵,“行者更可贵。“行者,用行动诠释生活的意义,用行动抒写生命的美丽。当我们抱怨环境脏乱时,为什么不俯下身去当我们接受善意的微笑时,为什么不报以同样的微笑当我们自怨自艾时,为什么不走向更广大的世界行动,就在举手之间。做一个“行者,行动着,感悟着,收获着请以“做一个行者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参考答案1.B(A.pb;C.xq;y。)2.A(范晔为南

11、朝宋史学家。)3.C(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4.C(拟:揣度,推测。)5.(1)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2)廪稍之供 裘葛之遗 (3)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4)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平时多练习。)6.(1)sh (2)ch(注意“sh不要读成“q,“ch不要读成“q。)7.(1)结束,完了 (2)等待或等到 (3)旅馆 (4)通“披,穿(此题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中,要对重点实词重点记忆。)8.B(B项两个“之都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无实义。)9.因为内心有足以高兴的.事(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比不上别人。(注意要翻译出重点词语。)10.叩问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

12、。(概括文意即可。)11.(1)短:揭短。(2)臣:让担任大臣。(3)虎狼:像虎狼一样。考查的三个词均有词类活用现象。(1)短,形容词用作动词,揭短;(2)臣,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臣,让担任大臣;(3)虎狼,名词作状语,像虎狼一样。12.B(B项“然:代词,这样。A项“焉:兼词,于之/语气词,与“为合用,表示疑问语气。C项“以:介词,因为/连词,用来。D项“之:代词,这件事/动词,到去。)13.(1)况且您自己认为,与殷汤、周武王相比,谁更贤明(2)只要是吴起想要的、喜欢的就给他,让他满足欲望没有其他的需求。解答这类题,关键词解释正确是关键。(1)“且可以联想到?愚公移山“且焉置土石中的“且,

13、译为“况且;“以为意思为“认为;“与孰贤可以联想?邹忌讽齐王纳谏“吾与徐公孰美中的“与孰美。(2)注意“予“足“欲的意思,分别是“给“满足“欲望。另外,第(1)句中的疑问语气要翻译出来。14.能力超凡的人如果不贪图钱财,不会甘为人臣;有了吴起这样的将军,其他五国才不敢轻举妄动;如果吴起离开,天下士人都将退却离开,魏国将无人可用。(明确公子成劝说的三个方面:首先针对吴起的“贪提出能力超凡的人可以贪图钱财,然后针对吴起的“才提出能力超凡的人可以震慑其他五国,最后揭示吴起离开魏国的后果魏国无人可用。)附:课外文言文参考译文有一个向魏武侯揭吴起短处的门客说:“吴起贪心不能重用。武侯(于是就)疏远了吴起

14、。公子成入宫觐见说:“君王为什么疏远吴起呢武侯说:“有人说他贪心,我因此不喜欢他了。公子成说:“您错了,以吴起的能力,天下没有人能超过他。正是因为他贪心,所以来侍奉您,不然您怎么能让他称臣呢况且您自己认为,与殷汤、周武王相比,谁更贤明务光、伯夷是天底下不慕名利的人,因此汤不能让务光称臣,武王不能让伯夷称臣,现如今如果有像他俩一样不贪的人,难道(他们)能愿意给君王您作臣子吗现今君王的国家,向东要抵御齐国,向南要抵御楚国,向北要抵御韩国、赵国,向西还有如虎狼一样狠毒的秦国,君王孤单地凭着四面受敌的土地处在他们中间,那五国也只是屯兵观望,而不敢觊觎魏国,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魏国有吴起担任大将。周?诗说有雄壮威武的将军,公侯才能管理好城池,吴起就是这样的将军。您如果顾念国家,只要是吴起想要的、喜欢的就给他,让他满足欲望没有其他的需求,从而壮大魏国的军队,这样做失去得很少,收获却特别大。您想让他吃粗粮蔬菜,穿粗布短衣,徒步行走来听您发号施令,吴起一定会离开。吴起离开了,天底下那些像吴起一样的人,就会退却而不进入大梁,则您的国家就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