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新生入园焦虑情绪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1505743 上传时间:2023-12-2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缓解新生入园焦虑情绪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缓解新生入园焦虑情绪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缓解新生入园焦虑情绪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缓解新生入园焦虑情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缓解新生入园焦虑情绪(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缓解新生入园焦虑情绪每年新生入园时我们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幼儿与父母高高兴兴的进入幼儿园,就在爸爸妈妈们与孩子要挥手说再见的时候,背后便传来了幼儿一阵阵撕心裂肺的哭声,有的使劲扯住爸爸、妈妈的衣服不放,执意要跟家人回家;有的干脆在发现家人悄无声息走了之后,便哭喊着夺路追出门去等到第二天家人再送其上幼儿园时就会变本加厉的大哭大闹拒绝上幼儿园,甚至有部分幼儿以回家之后不与家人对话,睡到半夜起床哭闹说不上幼儿园来相抵制面对幼儿的焦虑、不快乐情绪使得平日将孩子视如珍宝的的家长,每天也总是处于紧张之中,例如部分家长,往往在将幼儿送入教室之后,久久不肯离开,有的或趴在窗户上偷偷的关注自己孩子的表现,有的干

2、脆孩子在里面哭她在外面哭。如何改变上述出现的情况,减轻幼儿入园的焦虑情绪呢?针对此问题我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实践探讨研究。认为出现幼儿入园焦虑的原因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幼儿园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使幼儿从心理上产生一种不安全感,不能很快摆脱对家人的依恋情结。尤其一些性格内向的孩子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二、现在入园的幼儿多数是独生子女,长期自由散居,形成对集体生活的不适应。幼儿从出生日起在家中一直处于中心地位,整天被成人关心宠爱,因此多数幼儿在家为我独尊,随心所欲,不懂得尊重、分享、合作等,更不会约束自己,当他进入幼儿园之后不再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自己以“我”为中心的意识得不到满足。三、家庭

3、教养方式不当。有的家长在幼儿入园之前,一般在日常生活中喜欢一切包办代替,孩子吃喝拉撒均由家人操劳,以致不少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极差,自己不会穿脱衣裤,不会拿勺吃饭,造成一些幼儿一到幼儿园开饭或午睡时就愁眉苦脸,缺乏最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因而,容易产生焦虑。另有部分家长在幼儿未入园之前当其不听话时常常以“再不听话,就送你上幼儿园”等类似的教养方式对幼儿进行教育,久而久之,使幼儿从心理上有了一种对幼儿园的恐惧感。针对以上情况,在新生入园时采取一些对策,将会收到了很好的成效,具体做法如下:一、提前了解,先入为主,为幼儿建立最初的安全情感纽带。根据情感需要理论,在人的成长发展中,安全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

4、尤其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初到一个陌生的环境,离开了三年多来一直对自己呵护备至的亲人,这对于他们幼小的心灵可以说是一个痛苦的情感体验过程,会有一种不安全感,觉得无依无靠、心神不宁,乃至吃不香、睡不实,情绪上难免会焦虑紧张。因此为使幼儿在入园时不对老师有一种陌生感,同时也为使老师对每个幼儿的性格、兴趣等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以便做到幼儿入园哭闹时能够“有备无患,对症下药”,减轻其入园的焦虑情绪,可采取“提前了解,先入为主”的做法。一方面在幼儿报名入园时请家长填写调查表,内容主要包括幼儿的兴趣爱好、性格、幼儿的呢称等等诸多内容,教师可通过此调查表对幼儿的个性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另一方面教师在幼儿入园前对每

5、位幼儿进行家访,使得在家访过程中与幼儿进行第一次的近距离接触,建立最初熟识的印象。这样在幼儿入园的第一天,当他听到老师亲切的叫出他的呢称,说出他的喜好,用他平时喜爱的事或玩具吸引其注意,幼儿心理上对环境的陌生惧怕感会自然减轻,从而有助于缓解幼儿入园的焦虑情绪,达到稳定情绪的目的。二、提前融入感性经验,激发幼儿入园的欲望。从个体心理反应的角度分析,人在要进入新的环境时由于对诸多情况的不熟悉,就会从心底自然的产生一种排斥感。对于即将入园的幼儿来说从温暖的小家进入幼儿园这个大家,是他迈入社会的第一步,周围环境变换较大,需要有一个适应新环境的过程,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幼小的孩子还不能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

6、自己不适应的感受和情绪,就会出现哭闹,随之的焦虑情绪便显现出来。诸多的教育事例证明,如果提前让其接受一些感性经验,为幼儿做好心理准备工作,将有助于使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避免入园的焦虑情绪。因此,在幼儿入园的前几个周,可允许家长带领幼儿提前观摩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使幼儿在观摩活动的过程中激发起想上幼儿园的欲望;另外还可以利用双休日的时间开展亲子园活动,活动的主要内容应为教师与幼儿一同游戏,让幼儿在游戏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拉近与幼儿园、与教师的亲切感,体验幼儿园活动的快乐,这样可为幼儿入园后尽快适应生活做好铺垫。三、优化幼儿园的教育环境,满足入园幼儿的情感依恋需要。世界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过:

7、“环境对个人的影响远比遗传重要,他甚至决定一个人的智愚和成败。”由此可见,环境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潜移默化作用。根据这一点,我们可从幼儿的心理需要入手,主要优化好两方面的环境一是教室的空间环境布置。在新生入园时要求每一个接小班的教师在创设教育环境时一定要注重环境的温馨,给幼儿创造一种家的感觉,对于初入园的幼儿来说在一种家的温馨感觉支配下他会很自然的减轻心理上的焦虑,会较容易的融入到幼儿园活动当中。例如在创设区角时教师将娃娃家的小床也做上床套,让幼儿可以在上面躺一躺,在小桌子上放上一部“电话机”,这样当幼儿哭闹的时候就可以到娃娃家“打个电话”缓解心理上的紧张情绪,有助于较快的适应环境。还

8、有在玩具的投放上要注意依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注意色彩鲜艳、便于操作、趣味性强及数量要多,这样在幼儿哭闹时可以利用玩具分散其注意,同样会收到缓解焦虑情绪的效果。二是优化人文环境,即要求每一位教师要时刻对幼儿给予情感关怀。哪怕是一抹微笑,一个眼神,一下抚摸都要让幼儿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细心照料,使他产生对老师的信任感,满足其在家中已习惯了的“自我为中心”的情感依恋需要。四、做好家长工作,架设家园共育的桥梁。幼儿园的教育,实际上是家园共同的教育,它就如同一车四轮,车轮必须超同一方向行驶才可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尤其对于即将入园的幼儿来说家长是否有正确的育儿态度能否做好幼儿入园的准备工作,对于消除或减轻幼儿

9、入园的焦虑情绪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可针对即将入园的小班家长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请家长协助幼儿园做好幼儿入园前的准备工作,活动可安排邀请教育专家来园为家长们进行专题讲座,使家长们在聆听专家的讲座当中,更新教育观念;提前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们介绍班级教育工作安排情况等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将会使家长朋友们很自然的融入到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中来,在幼儿未入园前他们就会比较有目的的引导幼儿与居住在周围地区的同龄儿童一起游戏、交往,使幼儿初步积累与人交往的技能与经验等,在家庭中也能够主动放手培养幼儿的一些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如:让幼儿学习自己脱衣裤、鞋袜,自己吃饭,自

10、己大小便等。在幼儿入园后,我们可通过建立幼儿发展小档案,教师、家长及时记录幼儿的发展情况进行有效的沟通,及时地调整教育的策略,使幼儿的焦虑情绪以最快的时间化解,很快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以上是缓解幼儿入园焦虑情绪的一些比较行之有效的办法,这样做之后,其效果是入园新生哭闹现象明显减少,从入园第一天算起,三天后幼儿就能够愉快的入园,并在老师的提示下,主动与爸爸、妈妈说再见。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彼此的压力大幅度减轻。通过此次问题的探究也使我深刻的认识到在幼儿入园前开展一些相关的活动有助于促进幼儿的适应环境的能力,它启发我们在今后应该实施托幼一体化的教育管理模式,这样会更好的减轻和缓解幼儿入园的焦虑情绪,从而促进幼儿身心更加健康全面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