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作文让学生心怀坦然1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1504505 上传时间:2023-08-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面对作文让学生心怀坦然1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面对作文让学生心怀坦然1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面对作文让学生心怀坦然1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面对作文让学生心怀坦然1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面对作文让学生心怀坦然1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面对作文让学生心怀坦然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面对作文让学生心怀坦然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面对作文 让学生心怀坦然(一)在报告开始之前我先讲一个故事,唐太宗年间,在长安城的一个破屋磨坊里,有一匹白马和一头黑马非常要好。有一天,白马被唐玄奘选中,上西天取经去了。17年后,白马凯旋而归,回来看望黑马。老朋友见面,自然格外话多。说起一路的风险和半生的体验,黑马非常羡慕,吃惊地说:“太神奇了,这么远的路,我想都不敢想。”而白马却说:“其实我们走的距离是差不多的,我向西域前进的时候,你也一步没有停止。但不同的是,我有一个遥远但清晰的目标,而你却被蒙住了眼睛,一直围着一个磨盘打转。”看着往昔同在一个屋檐下的穷伙计,如今名闻天下,衣锦还乡,黑马不由得自惭形秽,面红耳赤。当我在教育的园地里耕耘了1

2、7个年头,读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反思自己作文教学中的一些困惑和遗憾,是否自己也是故事里的那匹黑马呢?我的教育生命该如何拓展宽度和长度呢?作为语文教师,要使自己成为作文教学上的高手,就不应该忽略目标对一个人的巨大的导向作用。你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成就,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在教育的生命历程里,要通过人生目标来实现自己的教育价值,就不应该忽略以下几个字,那就是:积累、示范、实践和反思。今天我的报告也就从这八个字展开。一、“积累”是成就作文大厦的“原材料”。蒲松龄的一部聊斋志异借谈鬼说狐,针砭时弊。他生活在农村,传说他为了写聊斋志异,在他的家乡柳泉旁边摆茶摊,请过路人讲故事,讲完了故事就

3、可以免费喝茶。他回家再进行加工,不管哪个朋友说到什么奇闻轶事,他都要记录下来,然后写到自己的作品里头。天长日久,他收集了500多个故事,这些故事成为他创作的主要素材。从故事的讲解中,我们会发现古人积累写作素材的观点是:“素材源自生活”,这个故事中同时也包含了人们积累作文素材的一般道理,而这个道理借用古人的说法那就是:“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引导学生积累作文的素材有以下多种途径。改造式积累,解决作文的给养语言单调的问题。想象式积累,培养学生思想灵动和丰富想象力问题。使用式积累,培养学生在作文中使用古今语言的能力。观察式积累,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和记录生活的能力。改造式积累,解决作文的给养语言单调

4、的问题。我们在平时的阅读中,偶尔会与精美的散文相遇;在老师讲授的课文片段中,我们的心偶尔也会被文字的美感扣击得心潮澎湃。因此有些美文会被我们念念不忘,文章中的精彩片段也会经常被我们提起。当这样的语言和文字的信息在我们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印象的时候。这些词语或者句子就可以成为我们材料积累的对象。但是为了避免在材料积累时犯下简单搬运的错误,我们就需要把材料改造后再积累下来。例如:“树干上挑着几枚枯叶,迎风抖着。”我们就可以对它改造后进行积累:“房屋上挑着几丛断草,在风中瑟瑟地飘动着。”改造式积累除了可以积累句子之外,还可以积累词语、故事等。改造式积累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例如:电影、电视、新闻、连环画

5、等。其中文字和图像中包含的故事也可以成为我们作文材料积累的对象。对这类内容进行改造的时候,可以进行如下的操作。1、改造情景和氛围例如:“秋雨打着她们的脸。一堆堆深灰色的乌云,低低地压着大地,让人感到一种窒息。已经是深秋了,森林里那一望无际的林木都已光秃,老树阴郁地站着,让褐色的苔掩住它身上的皱纹。无情的秋天剥下了它们美丽的衣裳,它们只好枯秃地站在那里。”这个片段描写就是学生在学习完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 之后,对暴风雨来临之前大海上空的乌云变化之景进行改造后积累下来的文字,他们积累时所使用的方法是:学习完课文以后,挑选自己喜欢的片段进行改造式的仿写来完成的。2、改造季节和色彩例如:秋天带着落叶的声

6、音来了,早晨像露珠一样新鲜。天空发出柔和的光辉,澄清又缥缈,使人想听见一阵高飞的云雀的歌唱,正如望着碧海想着见一片白帆。夕阳是时间的翅膀,当它飞遁时有一刹那极其绚烂的展开,于是我也被感染了。 这是学生学习济南的冬天以后,对其间优美的写景片段想象后积累而成的,他们在积累的时候,把冬天换成了秋天。景物的色彩也由“冷色”变成了“暖色”。3、改造人物和主旨例如:假如我是位诗人,我就要用优美的诗句赞美雄伟的大坝;假如我是位画家,我就要用绚烂的色彩描绘刚毅的山峰;假如我是位舞者,我就要用优美的舞姿使观众感受三峡的美,那种特殊的美。你可能从未看过,三峡那种柔媚不乏刚毅的美。瞧,挺拔峻立的山影儿投在了微微荡漾

7、的水波里,一层层刚毅的山影儿,一波波柔媚的水镜,仿佛让人觉的,似乎只有仙镜才有这种美 ,这种特殊的,柔媚里不乏刚毅的美。以上的片段就是学生针对三峡录像资料的解说词进行改造后积累下来的。想象式积累,培养学生作文丰富想象力问题。相传有一年,鲁班接受了一项建筑一座巨大宫殿的任务。这座宫殿需要很多木料,鲁班就让徒弟们上山砍伐树木。由于当时还没有锯子,他的徒弟们只好用斧头砍伐,但这样做效率非常低,工匠们每天起早贪黑拚命去干。累得精疲力尽,也砍伐不了多少树木,远远不能满足工程的需要,使工程进度一拖再拖,眼看着工程期限越来越近,这可急坏了鲁班。为此,他决定亲自上山察看砍伐树木的情况。上山的时候,由于他不小心

8、,无意中抓了一把山上长的一种野草,却一下子将手划破了。鲁班很奇怪,一根小草为什么这样锋利?于是他摘下了一片叶子来细心观察,发现叶子两边长着许多小细齿,用手轻轻一摸,这些小细齿非常锋利。他明白了,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细齿划破的。后来,鲁班又看到一条大蝗虫在一株草上啃吃叶子,两颗大板牙非常锋利,一开一合,很快就吃下一大片。这同样引起了鲁班的好奇心,他抓住一只蝗虫,仔细观察蝗虫牙齿的结构,发现蝗虫的两颗大板牙上同样排列着许多小细齿,蝗虫正是靠这些小细齿来咬断草叶的。这两件事给鲁班很大启发,发明了锯。启示:大多数人在经历相同的事件的时候,在治好伤口以后就把这件事忘掉了。而鲁班善于通过想象从不同的角度思考

9、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从读故事里我们明白了作文的一些道理,凡是那些“公式化”的语言或者故事是非常俗套的,要想把文章写得“脱俗”,必须要创新。要创新,就必须打破僵死的框框,为学生插上一双想象的翅膀。使用式积累,培养学生在作文中使用古今语言的能力。有这样一则外国谚语:如果你想翻墙,那么请先把你的帽子扔过去。意思是说,当你想翻过一道很高很高的墙,你把帽子扔过去了,这样就会想方设法翻过去。因为你的帽子在那边,你已经别无选择了。正如某人对一条平常绝不敢跳的深沟,竟然能一跃而过,那是因为后有野兽紧紧相逼。想想古时要出关的老子,幸亏被关尹出面拦下,限期完成文章,才使老子不得偷懒,留下了千古绝唱,否

10、则,这世界就永远不会有道德经了;想想屈原流离楚国九死不悔而作离骚;想想秦国末期,项羽“破斧成舟,而背水一战”威名远播;想想凡高,世皆笑之,其悲愤忍痛割耳,后作名画星夜,照其心之抑郁,而历史成就他于千古。启示:对于学生的作文而言,最初的阶段的语言使用能力和借鉴能力的培养,也来自于教师的“逼”,学生逼迫自己每一篇文章里都要出现名家的语言,教师采用加分的手段逼着学生借鉴名家经典的词句 ,随着使用数量的增加和时间的推移,语言在写作中被积累和沉淀下来,学生会对自己作文的语言少一些无奈,教师也会对学生的作文少一些抱怨。观察式积累,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和记录生活的能力。中国古代素有“三耕”之说“目耕”(读书)、

11、“舌耕”(教书)、“笔耕”(写作)。这是针对教师教学而言的,我今天把这连续的三个劳动迁移到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过程上谈谈,学生走进社会生活或者广阔自然去“目耕”生活或者自然,来到课堂上“舌耕”自己的所见和所感,最后根据自己的见闻和感受进行“笔耕”(写作),记录故事的梗概或者故事的发展阶段储备起来,作为作文的素材。1、“看察式”想象积累通过视觉的帮助,我们由眼前的一个事物想象出另外一个相似或者相关的事物,然后把它积累下来,作为我们的作文素材。例如:看到黑色的天空上点缀了明亮的星星。我们可以通过“星星”想象如下文字:星星燃烧着清冷的火焰,眼前的一池湖水里好像也铺满了星星,渐渐的,星星们沉到了湖水的底

12、层。他们好像在湖水的当中点燃了许多小小的燃烧着清冷火焰的小蜡烛,一阵微风吹来,吹皱了湖面,烛焰也逐渐模糊起来,原来它与水已经融为了一体。2、“听察式”想象积累通过听觉把眼前的声音作为我们想象的引子,然后调动我们对另外一种声音的联想或者思考。例如:夜晚听到远处飘来缥缈的二胡之音,我们就可以想象在遥远的乡下,我们的奶奶在一个炎热的夏天的夜晚,守在我们的小床前给我们摇动着蒲扇赶走蚊子时所发出的声音。我们还可以想到学校举办的“音乐之声”的晚会上自己独奏小提琴获得奖励的故事。如果我们把这些故事收集起来,在作文时就不会因为资料缺乏而苦恼了。3、“嗅察式”想象积累当我们的嗅觉接触到曾经熟悉的某种味道或者气味

13、的时候,我们总要根据气味对某个人或者相似的事物进行联想,而这种想象所生成的材料就可以被我们收集并储备起来,成为我们日后写作的素材。下面是使用这样方法,作者由学校的饭菜气味想象到在乡下生活的母亲,从而表达自己的思乡情感。例如:食堂里饭菜的味道随着从饭口飘出来的热气溢满了这个屋子,我的鼻子在各种菜香飘散的空气中,似乎闻到了家乡饭菜的香味,妈妈忙碌的身影也在这充满饭菜之香的空气里逐渐浮现在我的眼前。4、“触察式”想象积累我们通过身体的某个部位直接去接触所观看的事物或者人物,通过这种方法对自然或者人物进行感受或体验,我们就会在头脑中想象出一些新形象,然后收集与这些新形象有关的故事,这个过程就是“触察式

14、”的想象积累。当我们用脚踩在满地的枯黄的落叶上,通过叶子的落下的接触感受,就会想到落花。例如:眼前的槐花,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天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5、“尝察式”想象积累借助人们的味觉器官,对眼前的某种食物进行品尝,就会因此而引发我们对另外一个事物的想象。然后把想象到的事物用文字进行收集,这就是一种通过味觉手段进行的积累。例如:自己的嘴里吃着甜甜奶糖就会想到妈妈在早晨给自己热的一杯牛奶,由此想到妈妈对自己甜甜的呵护。这样的材料可以形成文字后被收集起来,就可以成为我们日后的作文材料。二、“实

15、践”是提高写作水平走向成功的“肥沃土壤”我们把“写作”这个词语分开解释,可以理解为“写”是一种外在的行为表现,而“作”可以理解为大脑的一种高级加工和创造过程。大脑内在的“作” 决定外在的“写”的行为,换言之,在写作这种活动中,内在的思想决定外在的写作行动。因此,我们通过实践活动有效的训练学生的写作,要重视两个相关的活动内容。这正如于永正老师所说的:“写作训练必须以内容题材为主,以精神训练为主,以方法和技术为中心的作文训练必定使学生怕写作文。”这真是精辟的论述,我们都说好作文就是将最真实的想法记录下来,但没有丰富的精神生活,怎么能有感而发,怎能下笔如有神!学生精神训练的途径非常简单,在落笔之前,

16、开展小组合作说作文的活动,学生把头脑里所想的内容进行前期加工,小组成员之间进行思想的交流和加工,只要头脑里存在作文,并且这种存在是合理的,健康的,那么他的笔下才极大有可能是正确的。作文训练要抓牢精神训练,总结成一句话:“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比怎样写更重要。”教给学生作文实践的方法,在实践中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1、“反方向”使用材料我们在选择考场作文的材料时,要遵循这样的选择规律:先选自己经历的,后选自己听来的。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亲眼观察到的景物、亲身经历过的事件,给自己带来的感受才会更加深刻,印象才会更加清晰。在真正的作文时才会更容易展开情节和故事。而那些只是用耳朵听来的故事,因为头脑里没有深刻的印象,使用时就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不便。那么,是不是选择了自己亲身经历的材料就可以脱俗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