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1503639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3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科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中班科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中班科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中班科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中班科学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班科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科学教案(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班科学教案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很有必要细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胜利、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中班科学教案1活动目标:1:初步知道影子的形成是由于物体遮住了光线这一科学原理。2:尝试从不同的方向照耀物体,获得光源、物体和影子之间关系的阅历。3:引导幼儿获得有关“光和影子”的感性阅历,激发幼儿的探究爱好,求知欲望。4:能大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影子带来的乐趣。5:能仔细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活动重难点:获得影子形成是有物体遮住光的科学原理。理解光源与物体影子的关系。活动打算:投影

2、仪、小手电筒每人一个、玩具娃娃、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活动过程一:导入嬉戏(手影嬉戏)。1:老师在投影仪下用手做各种手影,幼儿揣测这是什么。师:咦,老师的这双手好奇妙啊,快看看老师的手变了什么东西啊?(小鸟)师:小鸟在干什么啊?(它在飞)师:快看又变什么了?(小狗在叫啊)二:操作活动1:请幼儿拿起手电筒打开,让光照在桌上,视察有无影子(无)。再将玩具放在桌上让光照到玩具上,视察有无影子(影子出现了)。移动手电筒,视察影子的改变。关掉手电筒,影子消逝。2:探讨为什么会有影子?影子为什么会改变?老师一次小结:因为光照耀到物体上物体把光拦住就形成影子。光线位置较高时,影子就短。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较少的

3、光线。当光线低斜时,影子就长。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更多的光线。3:幼儿二次操作视察透亮与不透亮物体影子的区分。老师二次小结:因为光照耀在物体上物体将光拦住光无法透过就形成影子,透亮的物体无法将光完全拦住,所以影子就比较模糊。三:找影子1:我们人有影子吗?除了人以外还有什么也有影子?影子会不会动?2:带领幼儿到操场上找寻答案。3:幼儿讲解并描述自己的发觉,老师帮助幼儿总结订正。延长活动:踩影子幼儿两两一组互踩对方的影子,两方幼儿都要留意尽量别让对方踩到自己的影子但要想方法踩到对方的影子。教学反思影子是幼儿生活中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但却又是最易让幼儿忽视的,因为幼儿的视察是无意识的,我们应当将幼儿无

4、意识的视察与老师有意识的引导结合起来,走出教室,融入自然,关注幼儿生活,才能引起幼儿的极高校习爱好。中班科学教案2活动目标:1、激发探究爱好,乐于在活动中动手操作。2、通过动手操作,发觉生活中可以吸水的东西。3、发展视察力和动手操作的实力。活动打算:1、学问阅历打算。(1)老师应充分了解生活中有哪些东西可以吸水。(2)幼儿已相识一些常见的操作材料。2、物质材料打算。(1)八宝粥瓶子人手一个(里面装有毛巾,盖子上开一个小口),杯子人手一个。(2)每组一盆水,海绵,布,棉花,沙,石头,水果网,泡沫,积木,毛线等材料若干。图表一张。活动过程:1、以变魔术的形式,引起幼儿的爱好。(1)将一杯水倒入八宝

5、粥瓶子里,请幼儿猜猜水能否倒回杯子,并以试验证明。(2)出示另一个瓶子(里面装有毛巾),猜猜看结果是否一样,并验证。(3)集体探讨水到哪里去了?2、引导幼儿自己变魔术,找寻缘由。(1)激励幼儿像老师一样变魔术。(2)打开瓶盖,发觉水是被毛巾吸掉了。(3)幼儿探讨,生活中还有那些东西可以吸水。3、幼儿自由选择一至两种材料,再次试验。4、沟通自己是用什么材料吸水的,并以结果记录在图表上。活动结束:老师总结,活动结束,让我们去外面找找还有哪些东西是可以吸水的。活动延长:幼儿回家后可接着探讨家中有哪些东西是可以吸水的。活动反思:新纲要强调:“科学教化应亲密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

6、为科学探究的对象。”因此,我以幼儿的科学教学为切入点,尝试了通过生活化的幼儿科学教化。在活动设计和组织实施中,我也遵循了纲要中的多种原则。在本活动中,我以谈话导入,调动了幼儿已有的阅历,激发了幼儿活动的爱好。通过供应多种幼儿身边熟识的操作材料进行操作、视察、猜想、思索中体验、获得有关的学问阅历。中班科学教案3设计意图: 纸,虽然是幼儿平常常见的一种物品,但幼儿并不对各种纸的特性及用途进行探究,在相识纸的过程中,特别有必要给幼儿创设一个能充分探究、尝试、感知的活动,以引起幼儿探究纸的隐私的爱好。活动目标:激发幼儿探究纸的隐私的爱好,体验发觉的欢乐。让幼儿感知不同纸张在水里的改变,能用语言与同伴沟

7、通探究的过程与结果。让幼儿尝试通过探究、探讨客观的记录事实。活动打算:师生共同收集砂纸、卡纸、牛皮纸、面巾纸、电光纸、手工纸、报纸、瓦楞纸等。水盆5只,抹布5块。记录纸幼儿人手一份。活动过程引导幼儿视察纸的外形有哪些不同之处,让幼儿初步感知纸的不同类型,并让幼儿依据生活阅历揣测且指出不同纸张的不同用途。引导词:你们桌子上的纸看起来有哪些地方不一样?摸一摸有什么地方不一样?猜一下,它们都能做什么用?请幼儿先揣测纸遇到水会怎样,然后用桌子上的操作材料一一试验,说出不同的纸遇到水后的不同反映。猜猜各种纸遇到水以后会变成怎样。找找哪些纸可能会烂,哪些纸可能不烂,将手中的纸分一分。试试一张张将纸放入水里

8、,验证刚才猜想的结果。议议纸怕不怕水。引导词:假如纸到水里去了会怎样?全部的纸到了水里以后都一样吗?请幼儿探讨为什么有的纸怕水有的纸不怕水,教幼儿要疼惜纸张。比比哪些纸(不)烂,哪些纸烂的慢(快),哪些纸不怕水。讲讲将探究过程中的发觉讲给大家听一听。小结:我们用的纸有的很怕水,一沾水纸就坏了,我们在用的时候肯定要当心,尤其是我们的书本。引导幼儿探讨不同纸的不同用途。想想不同的纸有什么不一样的用处。以小组为单位,请幼儿记录自己视察的结果。记记将自己的发觉用记录纸记录下来。与不错的幼儿一起处理泡坏的纸,整理桌面结束活动。中班科学教案4活动目标:1、 能仔细、细致、有序地视察物体。2、 能用比较的方

9、法找出两幅图的不同之处。活动打算:1、 色调、造型差异的纸飞机。2、 幼儿操作材料。活动过程:1、 视察、比较两种纸飞机的不同。(1) 老师出示红色纸飞机。提问:这是什么?它是什么做的?(2) 老师出示蓝色纸飞机。提问:这是什么?它是什么做成的?(3) 找出不同之处。提问:这两个纸飞机一样吗?除了颜色不同,还有哪些地方不同?小结:大家视察的很细致,把这两个纸飞机从机头到机尾都做了比较。纸飞机除了颜色不同,他们的机身、机翼、尾翼也不一样。2、 出示一张用过的纸。提问:这张纸除了可以折纸飞机外,还有什么用?小结:这张纸可以还可以,我们应当节约用纸。3、 完成幼儿操作材料。(1) 视察画面,理解用途

10、。(2) 交代操作要求。(3) 幼儿完成操作任务,老师提示根据肯定的依次视察比较。(4) 沟通、验证操作结果。(5) 幼儿相互沟通。4、 结束,整理中班科学教案51、了解动物诞生的基本方式-胎生、卵生,有探究动物诞生的爱好。2、能辨别常见动物的诞生方式,会进行正确的分类。3、对动物感爱好,乐意关爱动物,有接着探究动物诞生的爱好。1、课件-动物怎样繁殖后代2、动物妈妈和动物宝宝图片若干。3、课件-小鸡是怎样诞生的一、音乐嬉戏:动物宝宝找妈妈,了解胎生动物的特点。1、听音乐,仿照动物。(1)老师:老师:珍宝们,你们真能干!所以今日有三个动物挚友想请你们帮忙,你们情愿吗?(2)听!他们来了,幼儿揣测

11、它们是什么小动物,它的妈妈在哪里呢?我们一起找妈妈。(3)依次播放小猫走、小兔跳、小马跑音乐,幼儿仿照,在背景图中,找到猫妈妈、兔妈妈和马妈妈。2、通过找妈妈,初步感知宝宝与妈妈在外形上的相像性。(1)老师:动物宝宝和它的妈妈长得怎么样?它们长的很相像,就是大小不一样。(2)观看熊猫是怎样诞生的。老师:熊猫是怎么诞生的?熊猫诞生的时候,和妈妈长的怎么样呀?小结: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靠妈妈给他的养份渐渐地长大,最终干脆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这种生宝宝的方式叫胎生。二、观看课件,了解卵生动物的特点。1、课件演示(1)老师:我们再来看看小鸡是怎样诞生的?老师:小鸡诞生的时候,是什么呀?(鸡蛋)之后怎么

12、变成小鸡的?(2)师幼共同观看小鸡的诞生过程鸡妈妈一起先生出的是什么呀?后来小鸡又是从哪里出来的?你还能想出哪些动物也是这样诞生的呢?(3)老师总结:像这种汲取卵里面的养分,诞生后经过孵化,才发育完全,这种诞生方式叫做卵生。2、比较小马和小鸡的诞生图,初步感知其中的区分三、幼儿小组合作,感知推断。1、幼儿操作,推断哪些是卵生动物哪些是胎生动物。老师:今日,老师带来了许多动物宝宝,请小挚友来推断一下,谁是卵生宝宝,谁是胎生宝宝。2、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四、评价老师:这次活动我们学了很多学问,知道动物的两种生殖方式,胎生动物和卵生动物,还有许多动物不属于这两种生殖方式,小挚友课后和爸爸妈妈一起

13、找找这些动物的资料中班科学教案6活动目标:1.知道通过拓印可以复制物体表面的纹理。2.了解拓印的基本方法,情愿尝试用多种材料进行拓印。3.主动探究拓印的奇妙,对拓印活动产生爱好。4.对科学探究感爱好,体验主动探究带来胜利的心情。5.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活动打算:供幼儿探究拓印用的各种树叶,厚薄不一的图形片、雪花片、积木贴好在底板上,铅笔等。树叶拓印画(示范用)。拓印制作过程图。活动过程:(一)出示树叶拓印画,引发幼儿对拓印的爱好。1.老师:这里有一幅惊奇的图画,从这幅画里你能看到什么?画里藏着什么?(二)引导幼儿视察拓印画,探讨怎样制作拓印。1.老师:拓印画里德树

14、叶是怎么画进去的呢?(可以先让幼儿猜一猜,引起他们对拓印的爱好,再让幼儿看看拓印的制作方法)2.老师依据图示的拓印方法,和幼儿探讨制作方法:选择自己喜爱的东西贴在底板上,在上面覆盖一张薄一点的白纸,并将这张纸夹住固定好,然后用铅笔在有树叶或积木的地方画。(留意点:树叶老师已经固定好了、底板的夹子怎么夹、铅笔怎么拿、画在什么地方等。)(三)引导幼儿运用身边的材料尝试拓印。1.老师:拓印奇妙吗?你想不想也来试试?你准备拓印什么东西呢?你知道怎么拓印吗?2.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拓印尝试和探究。(老师赐予刚好的提示和帮助。)(四)相互沟通各自拓印的过程,并探讨分析成败的缘由。1,老师:请幼儿说说刚才拓印的是什么?拓印出了了吗?为什么?2.引导幼儿发觉:只有表面凹凸不平地东西才能拓印出印迹,其中较薄的东西,如树叶、薄的雪花片很简单就拓印出来,而过厚的东西也不简单拓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