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温州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1502323 上传时间:2024-03-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危机下温州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金融危机下温州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金融危机下温州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金融危机下温州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金融危机下温州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危机下温州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融危机下温州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通过构建可持续盈利成长能力模型,探讨危机下,温州民营企业的可持续问题,以期能为人们从更深一个层面来了解温州民营企业,帮助民营企业渡过危机,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份。 关键词:金融危机;温州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 温家宝总理前期在广东调研时强调,中小企业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扶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城乡就业、维护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温州而言,中小企业中大部分是民营企业,而民营经济早已成为温州经济发展最大的品牌,并已成为推动温州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截至2007年底,温州

2、市共有民营企业60892家,个体工商户259197户,合计注册资金(本)1254亿元。温州全市拥有注册商标81942枚,驰名商标80个,省著名商标188个,还拥有38个中国名牌产品,157个国家免检产品,其中绝大部分为民营企业所拥有。2007年,温州市民营经济增加值为1741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超过80%,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0个百分点。民营经济是温州市主要税收来源,2008年第一季度全温州市来自股份公司、私营企业和个体经营的税收收入合计35.40亿元,同比增长34.68%,占全市税收比重为69.93%。 企业作为社会的细胞,它是经济发展的动力,而经济又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关键。在未来社会发展的

3、过程中,特别是面对目前金融危机环境下,必然要求企业要坚持走持续发展的道路,也即在追求价值实现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创造性活动,其生存能力和发展的潜力伴随肌体的健康成长而不断延续。 一、企业可持续发展与相关模型 美国资深财务学家罗伯特C希金斯和詹姆斯C范霍恩教授都对公司可持续增长进行了深入研究。前者将公司可持续增长定义为“在不需要耗尽财务资源的情况下公司销售所能增长的最大比率”,后者将其定义为保持“与公司现实和金融市场状况相符合的销售额增长率”。 1.销售的可持续增长率模型 销售的可持续增长率模型受到了企业的普遍关注,但它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首先,企业可持续销售增长率假设企业内部管理效率与外

4、部市场环境不变,虽有一定合理性,但隐含的假设是企业内部营运资本管理已实现最优,这显然与大多数企业的管理现状不符。其次,企业可持续销售增长率假设销售增长率等于净资产收益率增长率,因而使企业可持续增长率的应用受到一定局限。从一个较长时期来看,如果企业资本结构合理,企业固定成本为零,则销售增长率可能等于净资产收益率增长率。否则,由于财务杠杆与经营杠杆的作用,而使该结论在短期内不成立。第三,可持续增长率使用销售增长率而非净资产收益率增长率,一方面与企业财务目标不符,另一方面也使其难以直接用于企业价值的评估与判断。使用企业可持续销售增长理论,容易使企业简单追求销售的增长而忽视企业盈利的增长和企业价值的增

5、长,亦不能较好地体现企业财务能力的核心可持续盈利成长能力。 2.可持续盈利成长能力模型 企业盈利可持续发展的资金来源一方面来自于企业留存收益,另一方面来自于新增主权资本。因此,企业增加主权资本将对企业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然而前述企业可持续销售增长模型却恰恰没有考虑这一点。 企业理财的目标是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是企业可持续盈利成长能力最大化。因此,在其他条件既定的情况下,也就是追求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最大化,而企业销售增长并非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增长,因此,在企业可持续销售增长模型的基础上,有必要进一步讨论可持续盈利成长能力模型。该模型较好地体现了企业财务能力的核心可持续

6、盈利成长能力。 较多的财务杠杆利益、提高企业权益净利率,从而不断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该模型充分考虑了企业内、外部环境,并从企业的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及研发投入等各环节,综合反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 二、金融危机对温州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冲击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在汇率变化、材料提价、退税减少等种种不利因素的制约之下,以轻工产品为主的温州民营企业在今年放缓了增速。2008年前三季度温州市生产总值1693.46亿元,同比增长9.0%,增幅同比回落5.4个百分点。民营企业的兴衰已对温州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目前全球经济危机环境下,凡是产品附

7、加值低、科技含量不高的企业,遭遇的影响比较大;而科技含量高、品牌优势明显、产品附加值高的企业受影响较小。高新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技术。这使其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有了本质区别,较少的员工规避了劳动力成本的增加,精细的产品用不了多少原材料,优惠的政策使其免受退税变化的影响,而独一无二的核心技术让他们掌控卖方市场。 虽然这几年温州市企业技术创新有了一定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兄弟城市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一是从总体上看,温州市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不是很强,发展后劲严重不足,还不能适应温州经济发展的要求。大多数企业主要以传统制造业为主体,层次不高,主要产业的共性技术

8、和关键技术的开发应用水平较低;产品以低技术、低附加值为主,科技含量不高,缺少国际品牌;主导技术仍以引进和模仿为主,缺少核心技术和重要专利。二是企业技术开发投入还是不足,技术开发方式单一,且资源配置不尽合理。 我国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决定了民营企业的融资更加困难,金融危机的冲击,使温州民营企业的融资更是雪上加霜。经调查,自有资金是温州民营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79.3%的企业依靠内部的积累满足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金融机构贷款是温州民营企业资金的第二种来源,51.7%的企业依靠国有商业银行、地方股份制银行及信用社贷款获取资金;企业内部集资是温州民营企业资金的第三种来源,30.2%的企业依靠企业内部集资

9、获取企业所需的资金;向亲朋好友借款成为温州民营企业资金的另一种来源,28.4%的企业是依靠向亲朋好友借款获取企业所需资金;企业间拆借和民间金融贷款(储金会、合作基金会)也成为温州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其中,有11.6%的企业通过企业间拆借获取资金,有8.6%的企业通过民间金融贷款获取资金。尽管金融机构贷款是温州民营企业获得资金的主要渠道之一,但仍有63.8%的企业认为商业银行贷款难,认为银行贷款容易的企业只占样本总数的15.9%。这说明银行并不青睐民营中小企业。 三、对策研究 根据以上可持续盈利成长能力模型,结合当前危机给温州民营带来的冲击,温州民营企业面对困境的同时,也获得了新的发展时机: 1

10、.技术开发投入不足是制约温州民营企业竞争力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因素。因此,温州民营企业要重视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提高技术开发资金的投入,除自主开发外,要有效借助企业间的合作与科研院所的联合开发。借助于目前政府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实行产业转型和结构优化升级的有利时机,遵循市场,抓住时机,按照市场需求,调整企业产品结构、市场结构,使温州民营企业向专、新、特、精方向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2.企业融资。温家宝总理在广东调研时强调,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其中一条即为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他指出,要认真落实好已出台的金融支持政策,确保第四季度中小企业贷款快于各项贷款增长。金融机构要简化中

11、小企业贷款程序,单独安排信贷规模,重点满足符合产业和环保政策,有市场、有技术、有发展前景的企业流动资金需求。温州民营企业要切实抓住这个有利时机,选好、选准项目,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3.温州民营企业的规模普遍偏小,因此应大力发展企业自身的主营业务,以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主营业务是一个企业的核心业务、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资源、是一家企业未来稳定盈利的根本所在、是代表企业盈利持续性的基本因素。美国著名的管理理论家德鲁克也说过,一个企业的多元化经营程度越高,协调活动和可能造成的决策延误就越多,极大地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根据1999年财富杂志的统计,500强企业中,单项产品销售额占企业总销售额比重在9

12、5%以上的有140家,占500强总数的28%,主导产品销售额占总销售额70%95%的有194家,占38.8%,相关产品销售额占总销售额70%的有146家,占29.2%,而无关联多元化的企业则凤毛麟角,不成气候。这说明500强普遍立足主业,发展核心专长。因此温州民营企业间要通过各种渠道(政府的、协会的等)实行企业联合、兼并,提高与大企业的配套协作能力。 4.此外,温州民营企业生产能力利用率普遍偏高,其主要原因是企业设备老化,新设备添置不足,造成已有设备满负荷运转。据调查,在温州民营企业中,生产能力利用率超过80%的企业占到近60%,这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十分不利的。所以温州民营企业要注意对生产能

13、力的控制,在保持比较的生产能力利用的同时,保证设备和生产技术人员的休整、更新、提高。 温家宝总理最近指出,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财税支持;支持中小企业实行产业转型和结构优化升级;加强和改善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对于温州而言,中小企业中绝大部分是民营企业,因此,有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后,温州的民营企业要着力于产业对接,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管理经验和人才,练好内功、优化结构,内外兼修,并充分利用经营机制灵活、“船小好调头”的优势。相信温州的民营企业在经历这场“金融风暴”的洗礼后,能够汲取经验,不断提高自身面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和应对能力,并能逐步发展、壮大,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