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维权岗复核总结材料3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1502299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少年维权岗复核总结材料3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青少年维权岗复核总结材料3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青少年维权岗复核总结材料3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青少年维权岗复核总结材料3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青少年维权岗复核总结材料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少年维权岗复核总结材料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少年维权岗复核总结材料 “青少年维权岗”工作总结 在院党组的关心和支持下,在老同志的帮助下,通过虚心的求教,扎实的工作,青少年维权岗工作得到了顺利的过渡,取得了新的成绩,总结如下: 一、保质保量完成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办理工作。 202X年,本院公诉科共受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计29件1人,分别占公诉科全年案件、人数的7.39%、5.26%,罪名涉及到盗窃、抢劫、销赃、交通肇事、妨害公务、强奸、销售假药等。与往年相比,无论在案件还是人数上均有上升,并且所涉及到的罪名也有所增加。 在办理案件过程中,针对青少年案件的特点,在查清犯罪事实的基础上突出审查的重点,包括犯罪嫌疑人的年龄,法定从轻、减轻、免除

2、处罚的情节,犯罪嫌疑人犯罪的原因和动机,犯罪嫌疑人所处的社会和家庭环境,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在侦查及审判阶段是否受到侵犯。第四,定期发出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跟踪考察表,让在押的未成年犯填写,掌握其思想动态。在工作中,未成年人案件办案人员一直把握这样一条原则:案件的办理完毕并不表示我们工作的结束,使这些失足的青少年真正走上健康成长的道路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三、加强宣传力度,争取更多人对青少年维权工作的关注。 加强宣传工作的目的有两个,其一是要通过宣传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其二是要通过宣传使青少年维权工作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基于此,我们重点选择了宣传的方向。 学校是未成年人

3、相对集中的地方,是我们工作的一个重点。为此,在202年,我们特别制作了一批关于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XX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等相关的法律知识的宣传资料,于2X年11月赴XX县区第一中学,在学生中进行宣传、散发,并专门组织人员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回答学生的提出的问题,我们的目的是要激发和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从结果来看,这样的活动不仅得到了学校老师的欢迎,在学生中同样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社区同样是一个未成年人相对集中的地方,因而也成为我们青少年维权岗工作的一个方向。202X年0月6日,我院专门派出一名主诉检察官到XX县区硖石镇联塘里社区上了一堂题为我市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

4、原因及如何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的专题讲座,参加讲座的人员不仅有青少年,还包括很多家长。这次讲座活动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通过一系列的宣传工作,不仅使本院的青少年维权岗扩大了社会知名度,也引起社会对青少年维权工作的关注。另外,本院在202X年向社会公布的青少年维权服务热线电话(号码为230766)多次接到群众的来电咨询,均有针对性地作了解答。事实证明,这也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提高我们服务水平的途径。 四、及时掌握当前未成年人的法律素质、心态和想法。要做好青少年维权工作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要了解青少年的基本动态,这是我们考虑工作的一个思路。在202X年我们也对此进行了尝试。于2

5、02X年11月份面向学生散发了一批问卷调查,就法律知识、日常生活情况、与父母交流情况等方面提出了若干问题。问卷收回后,我们看到同学们对于这样的方式还是欢迎的,绝大多数同学都作了认真的回答,其中一些同学的见解甚至反过来使我们的思路得以拓展。事实证明,这是一条大有可为的工作途径。 五、依法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犯罪活动,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依法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犯罪活动,是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作为指控犯罪的检察机关来说,发现犯罪,指控犯罪是我们的本职工作,也是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如我们在办理的一系列针对在校学生的犯罪案件中,依法从严打击,并及时做好宣传工作,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定的反响。 内容总结(1)青少年维权岗复核总结材料 “青少年维权岗”工作总结 在院党组的关心和支持下,在老同志的帮助下,通过虚心的求教,扎实的工作,青少年维权岗工作得到了顺利的过渡,取得了新的成绩,总结如下: 一、保质保量完成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办理工作(2)四、及时掌握当前未成年人的法律素质、心态和想法(3)事实证明,这是一条大有可为的工作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