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起)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课雨下得有多大教学设计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1502005 上传时间:2023-09-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三起)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课雨下得有多大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苏教版(三起)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课雨下得有多大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苏教版(三起)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课雨下得有多大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三起)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课雨下得有多大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起)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课雨下得有多大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雨下得有多大教学内容: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4648页。教材分析:本课是三年级上册“关切天气”单元的第3课。本课将引导学生探讨天气的一种重要现象下雨,并制作和应用雨量器。本教材的设计意图是通过组织学生视察、描述、探讨、制作、测量,学会浅显地看云识天气,制作简洁的雨量器,会用雨量器进行观测,收集有关数据,并能对所得数据进行简洁分析,从而得出某些结论。通过本单元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对描述天气的几个方面已有了确定了解,对气象工作者是如何工作的也有所了解,并能有意识地运用测量工具来收集一些数据,这为本课的学习作了充分的打算,也为后面的视察与测量单元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较为明显的几种云的

2、形态和颜色来推断哪种云会下雨。2能够制作简洁的雨量器并用来测量雨量的大小,知道用“毫米”表示雨量的大小。3培育仔细细致、实事求是、长期记录的科学看法和科学习惯。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了解雨下的大小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教学难点:自制雨量器并测量降雨量。教学打算:学生自带大的塑料瓶、胶带、蜡笔、剪刀。教学过程:一、 看云识天气1回忆: 下雨前,天是怎么样的?你能描述一下吗?2观赏: 刚才有同学说到下雨前天是阴沉沉的,乌云密布。老师这儿有许多云图,请你观赏一下(用挂图或课件出示各种各样的云图,包括积雨云、雨层云等能下雨的云,也包括高积云、高层云、卷积云、卷层云等不大可能下雨的云。可让学生描述各种云

3、的形态、颜色、数量,在小组中沟通)。3揣测: 你认为什么样的云会下雨?为什么?(学生说出自己的猜想和理由) 4统计: 对学生的猜想作一简洁的统计,可以看到许多学生都认为积雨云、雨层云会下雨。5评价: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过长期视察也发觉积雨云、雨层云等最有可能下雨。看来,同学们都成了“看云识天气”的小专家了。设计意图: 本环节引导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阅历进行有根有据的揣测,并统计出学生较为一样的看法。既进行了统计概念的培育与统计方法的指导,又可使学生对“看云识天气”有一个较为正确的相识,而且体会到了胜利的欢乐。二、 比较雨的大小1谈话: 平常总听到你们在唱“大雨哗啦啦、小雨淅沥沥”你认为衡量大雨

4、、小雨的标准是什么?你又是从哪些方面来看出雨的大小的?(学生会说出听天气预报,看雨珠的大小,看下雨时溅起的水花,下雨后积水的深浅,地面的湿度等)2视察哪场雨下得大。供应两幅不同下雨量的图片,让学生视察、比较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哪幅图中雨下得大,为什么。3思索: 怎样精确知道大多少呢?4沟通想法,达成共识:可以用小尺、刻度等工具来测量雨的大小。设计意图:“云雨比较雨的大小”这一过程很自然。比较雨的大小学生也很感爱好。哪一幅图中雨下得大,不难推断。重要的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为什么。原委大多少,则能引发学生去思索:可不行以像测量气温那样,用类似温度表一样的工具来测量呢?这种情境的创设将激发学生主动

5、投入到设计雨量器的环节中来。三、 制作雨量器1老师确定学生刚才的想法,告知学生测量雨量大小的工具叫雨量器,雨量的大小用毫升(ml)作单位。(板书:毫升ml) 2出示气象台运用的雨量器,引导学生视察气象台的雨量器。 3谈话: 雨量器的类型许多,最简洁的是一个透亮的容器,外面贴着刻度。(老师出示事先制作好的简易雨量器展示)大家想不想做一个,用来测量雨量的大小?制作方法很简洁,打开书本47页,先自学一下。提示:制作时将刻度分得小一些。请组长分发材料,各小组合作完成。4学生制作,老师巡察,适时指导。5展示学生自作的雨量器。设计意图:出示气象台运用的雨量器,既可进一步刺激学生的制作欲望,还可使学生对气象

6、员的工作有进一步的了解。出示老师事先制作的简易雨量器,是对学生的制作起示范作用。因为三年级上学期学生的操作实力还不强,老师还需适当扶持、点拨,当好“引路人”。 让学生相互展示自己组的雨量器,一是取长补短,相互启发,便于改进;二是充共享受胜利的喜悦,保持探究的热忱。四、 利用雨量器测量雨量的大小1 组织学生探讨运用方法。(1) 打算怎样运用雨量器?该留意些什么?(2) 量雨时应从哪儿起先读数?量雨前我们还必需做一个什么工作?(3) 怎样读出雨量的大小?(4) 下次测量前怎么办?(5) 用大小不同的雨量器量雨,行吗?2把学生带到指定的收集雨的地点,用喷壶模拟雨云向每个学生的雨量器里“降雨”。假如当

7、天下雨,那是最好的。假如不下雨,最佳方案是将试验桌放置成“U”型,让学生将雨量器放中间,老师模拟降雨。3指导学生读出雨量的大小。4再次模拟降雨。在测量之前,提示学生倒掉雨量器里的水,使水面与最低刻度相平。老师可使每组学生雨量器里的降水数量大致相同。让学生发觉大小不同的雨量器是可以用来测量雨量大小的。但有一个前提条件:刻度应当相同。(学生制作的都是柱状的雨量器,不管直径大小如何,它的刻度应当是匀称的,不同的雨量器之间的刻度如是相同的,则测出的雨量的大小也应当是相同的。)设计意图:对三年级学生来说,雨量器是他们首次接触的特别的测量工具。因此,对它的运用方法有必要进行探讨,通过探讨明白运用方法和留意

8、点,指导自己的测量。通过两次测量,学生能够娴熟地驾驭运用方法。五、 激励学生实际应用1谈话: 同学们,今后下雨时,我们可以用雨量器测测降雨量了!2 思索: 在外面收集雨水时应当留意些什么呢?3沟通留意点: (1) 应当把雨量器放在人少的地方,以免雨量器被碰倒。(2) 应当把雨量器放到空旷的地方,不要被树和房子拦住。(3) 应当想方法把它固定住。请同学们坚持测量,并做好记录。两个月后,我们将进行总结。设计意图:学会实地科学测量,这里就显出拓展活动的重要意义。老师可以借此不断激发学生对天气的关注,对云的关注。当学生等到天下雨时,亲自由雨天进行测量探讨,那种融入大自然的感觉是不言而喻的。学生对自己的“杰作”得以运用的胜利感,将大大激发学生对天气探讨的热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