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1.2探索宇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1501103 上传时间:2023-10-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1.2探索宇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1.2探索宇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1.2探索宇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1.2探索宇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1.2探索宇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1.2探索宇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1.2探索宇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1.2探索宇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天体和星空考点:1 地球的宇宙环境 2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3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4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学习目标:1、使学生掌握关于天体、天体系统的基本概念2、了解宇宙中一些天体的特征和区别,初步认识各类天体系统之间的层次关系,从而加深对地球的宇宙环境的理解。3、理解地球是宇宙中非常普通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并分析其原因。4、激发学生对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为建立正确的宇宙观打下基础学习重难点:天体的概念、天体系统的层次、地球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学习过程: 一、 天体自然天体人造天体1、 概念: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 (聚

2、集态的星体及星际物质) 注:不作特殊交代的天体均指自然天体2、 几种常见天体的观察(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并总结讲述学生自己平时的生活所见) 3、几种常见的天体恒星1) 定义:从质量、组成、形状、发光与否等角度总结 交代:数目多少(肉眼所见6000多颗) 夜空里的点点繁星差不多都是恒星2)运动特点:(由恒星的“恒”字引发学生分析“北斗七星图形变化”图说明特点) 结论:恒星在不停的运动变化之中 相对位置似乎固定不变,故称“恒星” 3)光年-计量天体距离的单位(强调“距离”) 分析知识点: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 (8分钟) (1. 5亿公里) 距离地球次运的恒星是 (4.2光年) 现在能够探测到的最远天

3、体距离地球 多远?星云(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与恒星比较总结星云特点, 可 以从形态、质量、体积、密度、物质组成、观察 特点几方面列表比较分析并小结)二、天体系统1、 概念:运动着的天体与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的不同 级别的系统。2、 层次:读课本P.3”宇宙中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示意图”分析回答: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课堂练习11.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 )A.太阳 B.比邻星 C.金星 D.北极星2、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小到大的排序正确的是( )A.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总星系B.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总星系C.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D.地月系-银河系-总星系-河外

4、星系3.关于天体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外星系是目前所知道的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B.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C.一个星座就是一个天体系统 D.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是月球4.以行星为中心的天体系统时( )A.太阳系 B.地月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三、九大行星1、 顺序: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冥口诀:水晶球,火烧木变土,天海边小行星带位置:火烧木生成的灰尘2、 九大行星分类:1) 类地行星:水金地火2) 巨行星:木土3) 远日行星:天海冥课堂练习25.一下叙述正确的是( )A.小行星带位于金星和地球轨道之间 B.九大行星中地球公转周期最短C.木星是九大行星中体积和质量最大的一颗行星D.地

5、球在类地行星中最小 6.夜看星空,点点繁星多数是( )A.星云 B.卫星 C.恒星 D.行星7.如果地球离太阳太近,则地球上会( )A.只有晶体和固态物质 B.没有大气 C.没有原子 D.只有分子8.在晴朗的夜晚,我们用肉眼或借助望远镜,可以看到闪烁的_、在星空中有明显位移的_、圆缺多变的_、轮廓模糊的_、划破夜空的_和拖着长尾的_。借助天文望远镜和其他空间探测手段,还可以探测到存在于星际空间的_和_等。所有这些通称_.它们之间相互_和相互_,形成_。9.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在九大行星中地球的_、_、平均密度和_、_运动有自己的特点,但并不特殊。但它是目前已知的太阳系中_的行星,主要

6、是因为:地球处在一个较_和_的_中,同时又具备了_所必需的_、_、_等条件。四、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通过对P.4太阳系九大行星的比较数据表的出为什么地球上存在生命分析1、 地球的质量适中,可以形成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2、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的气温有利于生物的生存3、 自转周期适中不快不慢4、 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致热和原始地球重力收缩结晶水汽课堂练习参考答案:1.A 2.C 3.B 4.B 5.C 6.C 7.B课后作业1.在研究宇宙发展演变的理论中,有一种说法叫“宇宙膨胀说”,这种学说认为万有引力常量G在缓慢地减小。根据这一理论,在很久很久以前,太阳系中地球的公转情况与现在相比( ) A.公转半径R较大 B.公转周期T较小 C.公转速度V 较小 D.公转角速度较小2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1)麦哲伦船队在环球航行过程中,经过太洋依次是 、 、 。当船队绕过好望角回到欧洲的途中,见到沿岸大陆的植被呈现规律地更替,这是以 为基础的 地带性规律。(2)哥伦布于1492年、1493年两次横渡大西洋去美洲,分别用了37天和20天的时间。第二次比第一次少用17天,原因是 (选择填空)。A顺着北大西洋暖流航行B顺着东南信风航行C顺着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航行D顺着本格拉寒流和巴西暖流航行参考答案:1. B2(1)大西洋 太平洋 印度洋 热量 纬度(2)C 学后记:- 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