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古诗文鉴赏和名著专题复习资料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1496287 上传时间:2024-01-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古诗文鉴赏和名著专题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一古诗文鉴赏和名著专题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一古诗文鉴赏和名著专题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一古诗文鉴赏和名著专题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一古诗文鉴赏和名著专题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古诗文鉴赏和名著专题复习资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一古诗文鉴赏和名著专题复习资料王湾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赏析“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一句。 参考:这两举一小景(顺风而来的白帆)与大景(开阔平静的江面)互相映衬,精妙传神。(2)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 参考:海日用“生”江春用“入”,将景物拟人化而富有生机,而“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涵自然理趣。(3)主题诗人离乡远游来到北固山下时,一轮红日已浮出江面,展现在眼前的是山青水绿的江南春景。又见空中大雁向北飞去,想起鸿雁传书的故事,心中涌起对故乡

2、洛阳的思念。杜牧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1)这首诗是怀古咏史之作,它题咏的是哪一件历史事件?参考:赤壁之战。(最后两句议论,诗人未从正面去评论这次战争胜败的原因,而是提出了一个与事实相反的假设。)(2)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参考:运用了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别出心裁。(3) 鉴赏“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是议论,诗人未从正面去评论这次战争胜败的原因,而是提出了一个与事实相反的假设,并别出心裁地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3、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

3、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1)这首词体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参考: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2)上阕描写了怎样的景色?参考:幽静、充满自然生机、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象。上阕写眼前之景:溪水边兰草初生,松林间沙路洁净,萧萧暮雨中传来杜鹃的鸣叫。这里没有市朝的喧闹之声,远离官场的恶浊之气,自然的美景和生机令人心旷神怡。(3)赏析下阕。参考:下阕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生发感慨和议论,劝阻人们不要徒发自伤衰老之叹,体现了诗人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性格。王建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

4、不知秋思落谁家?1这首诗通过渲染中秋望月的特定环境气氛,营造了怎样的意境?参考: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2赏析“中庭地白树栖鸦”一句。参考:不明写月光,用“地白”二字写月光照射庭院的凄美意境,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之感(使人联想起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树栖鸦”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练,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3赏析“冷露无声湿桂花”一句。参考:这“桂花”可能既指庭中桂花,也指月中桂树。这就暗写诗人望月,使诗的意境更悠远,更耐人寻味。“无声”二字,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4、赏析“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两句。参考:前

5、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第三句才明点望月,而且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并且诗人不采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把自己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5. “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的“落”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请你说说它的表达作用。参考:一个“落”字,化抽象为形象,新颖妥帖,富有动感,仿佛那秋思也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6、千里共婵娟。1分别概括上下阕的主要内容。参考:上阕写月下饮酒,词人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 下阕写对月怀人,词人由感伤离别而转为对离人的祝福。2这首词反映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全词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参考: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幻想超脱物外,但积极的出世态度终于战胜了消极“遁世”的念头,表现了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全词的感情基调是乐观的。3简要分析这首词的艺术特色。参考:全词深沉婉曲,流转自如,以美丽的想像,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深高远的境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4请简述你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诗句所蕴含的哲理的理解。参考:人月无常,自古皆然。人的悲欢离合同月

7、的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的常理,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既然如此,惟望各自珍重了。5赏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两句。参考:这虽然是作者对子由说的,其实也包括普天之下离散的人在内,反映了诗人的旷达胸怀、乐观情致和良好愿望,已成为离人们相互寄托美好祝愿的名句。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1)开头两句写早春之景,后两句转入议论,通过对比手法,突出早春的可爱象征大地春回的淡远草色,远胜过晚春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2)赏析“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两句。参考:这两句抓住早春最有代表性的景物小雨中的草色,描摹出了早春特有的景致:细

8、雨蒙蒙春草乍生,远看有草色,近看却似有似无,若隐若现,准确地透出了早春的信息。用“如酥”为喻,让人感到春雨的可贵。“草色遥看近却无”是全诗最为精彩的一句。(3)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参考: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4)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9、。(1) 全词流露出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流露出词人热爱农村的思想感情。(2)赏析“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两句。参考:这两句在夏夜中靠嗅觉和听觉来捕捉景物特征,给人印象鲜明而深刻,从中流露出词人热爱农村和丰收在望的喜悦之情。“蛙声一片”已透出天将下雨的信息,为下文写天气突变埋下伏笔。(3)上阕描写了哪四种声音?有何作用?参考:蝉鸣、鹊啼、蛙叫、人声。既渲染了欢乐的气氛,也烘托出夏夜的寂静。(4)词的下阕给人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参考:乌云骤起,月光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暗了,渐渐地,雨飘落下来,词人知道骤雨将至,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说来也巧,当年曾经见过的茅店,依

10、然在社林边,词人此时的心里是何等的高兴啊!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1)诗人在诗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参考:晴空中鹤飞冲天的动人图景。(2)这首诗与以往写秋天的诗文有何不同?参考:这首诗一反前人悲秋的感慨,抒发了奋发进取的豪情。也激发了读者的凌云壮志。(3)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有何作用?参考:议论、抒情、写景相结合,寓意深刻,形象鲜明。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题目中“闻”的意思是(听到),“左迁”的意思是(贬官)。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参考:对友人的同情、怀念

11、和关切。3、此诗首句出现了两个具有节令特点的景物“杨花落”“子规啼”二者的作用是什么?“杨花落”展现了暮春之景,给人以飘零和落寞之感;“子规啼”是哀啼,这是化用了典故,抒写离别之恨,二者都是以景衬情。4、试分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诗人将月亮人格化,无知无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意境新颖,令人回味无穷,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真挚而深沉的牵挂和思念。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1、这首诗叠词的使用使这首诗质朴、清丽,情趣盎然。特别是后两句,一个饱含离愁的少妇形象跃然纸上,意蕴深沉,

12、风格浑成,是极难得的佳句。2、主题:写天上的神话,表达人间的悲情,写进天下多少痴情男女的离恨与相思,抒发对天下有情人难成眷属的同情和有情人离别的相思之苦。(三)名著专题汤姆索亚历险记马克吐温:美国作家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竞选州长百万英镑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汤姆索亚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汤姆生性顽皮,厌恶教会学校里枯燥无味的生活,幻想着能像绿林好汉一样过着新奇冒险的生活。他喜欢“恶作剧”,但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在危险面前,他很少想到自己的安危,而是处处替别人着想。他勇敢机智,在困境中永不绝望,沉着地面对各种困难。总之他是一个不断成长的孩子,他的身上充满了

13、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格调,是一个富于幻想、真实善良、勇敢机智、乐于助人的儿童。在洞中探险时,汤姆他们遇到了困境,他是如何应付的?为了持久地照明,汤姆十分注意节约蜡烛;为了鼓励蓓姬,让她不丧失求生的欲望,他装作很有信心的样子;为了让别人能够听到他们的声音,他在黑暗中大声喊叫;他小口地吃东西,争取能够节省一些食物;为了在黑暗中能够找到回来的路,他想出了拿着风筝线探路的方法。如何评价汤姆索亚这个人物形象汤姆向往历险,是一个儿童的天性汤姆的历险是他对教会学校里枯燥无味生活的反抗,是可以理解的,他的行为在今天不值得提倡,更不能仿效。我们可以学习他富于幻想、真实善良、勇敢机智、乐于助人的品质。狼专题常识积

14、累 作者常识 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淄川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文体常识 本文选自聊斋志异。聊斋志异是我国著名的文学作品,是短篇小说集,共有491篇。“聊斋”是蒲松龄的书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3)启示:1 一切像狼一样的恶人都是以害人始,以害己终,最后都自取灭亡的。 2 人有狼没有的智慧、勇气和力量,人能战胜狼,战胜像狼一样的恶势力。 3 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必须善于识破他们的假象,并且不存在任何幻想,勇于斗争。 狼的角度不要以为凭借自己的凶狠狡猾,就可以为所欲为,这样做的下场只能是自取灭亡,不要贪婪等屠户的角度运用头脑、做事果断、镇静、机智、勇敢、勇于斗争、善于斗争等(4) 有关狼的成语:杯盘狼藉 豺狼成性 豺狼当道 鬼哭狼嚎 虎狼之势 虎穴狼巢 狼狈为奸 狼吞虎咽 狼心狗肺狼烟四起 狼子野心 如狼似虎 声名狼藉 引狼入室 前门去虎,后门进狼 前怕狼,后怕虎 谚语:狼头上长角 - 装样(羊) 狼装羊肥 - 不怀好意 狼装羊笑 - 居心不良 狼头上括竹笋 - 装羊(羊) 狼行千里吃肉 - 本性难移 狼窝里荞孩子 - 性命难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