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机组叶片模拟实验报告_0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1496046 上传时间:2022-09-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电机组叶片模拟实验报告_0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风电机组叶片模拟实验报告_0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风电机组叶片模拟实验报告_0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风电机组叶片模拟实验报告_0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风电机组叶片模拟实验报告_0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风电机组叶片模拟实验报告_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电机组叶片模拟实验报告_0(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风电机组叶片模拟试验报告 风电机组叶片模拟试验报告 (注: 本试验各种数据结果欢迎引用, 无需任何费用) 作者: 林檀礼 试验概况介绍 1、 证明风电机组三根针 叶片存在理论错误。 2、 发觉风叶最佳迎风面不是风轮与风向的正对面。 3、 发觉一根主轴同时装有前后二组叶片不会提高负载实力。 4、 发觉风轮有一个最佳叶片数, 多于或者少于最佳叶片数, 风轮转速都会变慢。 一、 试验证明: 风电机组三根针 叶片设计是极大的错误 (2011 年 2 月18 日试验) 简 介 风电机组三根针 叶片结构是否合理早有争辩, 例如风能技术论坛 版主郑先生就曾写有一篇一根杆子三根针 能高效获得风能吗? 的文章

2、, 对三根针 理论进行了推理否定。 目前风电机组在设计风轮上完全照搬了飞机螺旋桨理论, 即风轮的转速与叶片宽度和叶片数成反比 , 在这个理论的影响下,人们得出了一叶片、 二叶片风电机比三叶片风电机有更高性价比 的结论。 郑先生认为这个结论是错误的, 因为螺旋桨理论的含义是由于一个叶片风阻小, 可以获得较高的叶尖速比, 也就可以产生较高的风能, 但它是把叶片作为一种动力源, 而风电机与此相反, 假如在风的作用下, 二个叶片风轮的转速可以超过三叶片风轮的转速是不行能的, 多一个叶片就应当多获得一份风力。 为了能对风电机组三根针 理论作出客观的评判, 本人利用手中现有的简洁材料, 对大采风面风叶与三

3、根针 风叶进行了比较试验, 并得出初步结果: 风电机组三根针 风叶设计的确是极大的错误: 受风面积太小, 风能奢侈严峻, 假如能对三根针风叶结构进行改进, 在不变更三根针 叶片长度的状况下, 只要加大采风面积, 就有可能获得五倍于原功率的风能。 (一) 打算工作: 图 1、 这是本人买的百叶轮 玩具风车, 就用这个作试验。 作试验只要大百叶轮就可以了 , 这个大轮有 16 条风叶。 图 2、 把大百叶轮 重新安装在小竹竿上, 并用照相机三角架固定, 将电风扇面盘取下, 这样送风更稳定。 图 3、 起先作试验, 按了几次开关都特别灵敏, 只要电风扇一转动, 百叶轮就会马上跟着一起转动。 图 4、

4、 这是工具, 焊锡丝是用来增加风轮单边重量, 是用来测定风轮扭力的。 (二) 试验过程 图 5、 随机选风轮一个点, 固定一小节焊锡丝后再打开电源, 如风轮仍可照常转动就再增加一节焊锡丝, 这样连续试了几次, 最终认定加了五节焊锡丝后风轮虽然仍可以正常启动运转, 但感觉启动已经较牵强。 重新试了几次, 加了五节焊锡丝的风轮都可以正常启动运转。 图 6、 由于焊锡丝是集中固定在风轮的一个点, 这就造成了重心不对称, 风轮转动时抖动很历害, 为防止翻倒, 在三角架上压了一只小台钳。 图 7、 这是已经加了五小节焊锡丝的百叶轮。 断电送电几次, 百叶轮均可以正常启动运转。 图 8、 断开电风扇电源,

5、 用剪刀剪下三条风叶, 再打开电源, 发觉剩下 13 条叶片的百叶轮无法启动运转, 试了几次都无法启动运转。 图 9、 取下一节焊锡丝后, 再打开电风扇开关, 剩下 13 根叶片的百叶轮又能正常启动运转了, 试了几次, 均能正常启动运转。 图 10、 再用剪刀剪下二根叶片, 电风扇送电后, 还剩 11 根叶片的百叶轮无法启动运转, 试了几次都无法启动运转。 图 11、 再取下一小节焊锡丝, 剩下三节焊锡丝与 11 根叶片的百叶轮又能正常启动运转了, 试了几次均能正常启动运转。 图 12、 再剪掉 2 根叶片, 打开电风扇, 剩下三节焊锡丝与 9 根叶片的百叶轮无法正常启动, 试了几次均无法启动

6、运转。 (本照片漏拍了! ) 图 13、 再取下一小节焊锡丝, 打开电风扇, 剩下 9 根叶片与二小节焊锡丝的百叶轮又能正常启动运转了, 试了几次均能正常启动运转。 14、 再翦掉 3 根叶片, 打开电风扇, 剩下二小节焊锡丝与 6 根风叶的百叶轮无法正常启动运转, 试了几次都无法正常启动运转。 15、 再取掉一小节焊锡丝, 打开电风扇, 剩下一节焊锡丝与 6 根风叶的百叶轮又能正常启动运转了, 试了几次均能正常启动运转。 16、 再剪掉 3 根叶片, 打开电风扇, 剩下 3 根叶片与一小节焊锡丝的百叶轮仍能正常启动运转, 试了几次均能正常启动运转。 说明三根叶片与 6 根叶片效果差不多, 都

7、能使带一小节焊锡丝的百叶轮正常启动运转。 图 17、 这是剪下的叶片。 图 18、 这是试验结束时的场面。 (三) 试验总结: 通过本次简洁的小试验, 发觉目前风电机组普遍采纳的三根针 式风叶存在极其严峻的设计错误: 受风面积太小, 风能奢侈严峻, 若能对三根针 式风叶进行改进, 在不增加风轮直径的状况下, 发电功率有望提高到原来的五倍。 附: 风电机组用百叶轮风叶 的可能性探讨 百叶轮是古代中国民间的创建独创, 在风能玩具中早已得到广泛应用。 百叶轮 受风面积可依据须要自由设计, 这种风轮牢固坚固, 风叶可用薄钢板 (如 0. 25mm 厚度不锈钢板) 制作, 除有受风面积大的优点外,整个风

8、轮还有重量轻、 不着火, 不会变形、 不怕雷击等优点, 在制造上不需模具, 生产过程不会产生环境污染, 成本低, 应当是一种特别有发展潜力的风叶形式。 若用百叶轮做风电机组风叶, 无需变浆及导航迎风结构, 塔筒可用电力钢架形式, 方向位置完全固定。 变流器可用本人独创的低成本高牢靠性直驱变流器, 避雷器用本人独创的齿盘式风力发电避雷器 , 风电成本将大为降低, 故障概率会大幅削减, 风电成本有望低于煤电成本(古今中外农用水平轴风力车均无变浆导航结构, 对准主要采风方向就能运转, 因为风向变更三四十度, 百叶轮照样可以转动) 。 相关链接: 齿盘式风力发电避雷器 专利推广: /lightning

9、%20conductor. htm 新型低成本高牢靠性风电变流器技术推广: /converter. htm 二、 叶轮转速测试试验(2011 年 2 月 26 日) (一) 打算工作: 图 19、 2011 年 2 月 18 日试验还有很多项目未做, 始终耿耿于怀。 前二天到福州电子城转了一天, 最终发觉有卖光电数字转速计 , 买了一台回来。 图 20、 这次要做前后风轮对比试验 , 所以要用二个百叶轮 玩具风车,这是刚买来的风车。 图 21、 找了二根大小差不多, 长度相同的竹杆。 图 22、 用二个照相机三角架分别固定, 这二个相机三角架长度不同, 但二根竹杆长度一样, 二根竹杆一端都落地

10、, 所以二个百叶轮高度事实上是相同的。 用嘴轻轻吹一下, 二个百叶轮都能敏捷转动。 二个百叶轮直径相同都是 240mm ,都是 16 根风叶。 图 23、 测转速, 要在圆心处贴一黑纸, 并在黑纸上贴上专用反光条。 我在每块黑纸上都贴了四块反光条, 所以测转速时要将所测数据除以 4 才是真正的每分钟转速数据。 电风扇只有高速、 中速、 低速三档开关可供选择作试验。 (二) 转速测试 图 24、 百叶轮正面对准电风扇, 电风扇用高速开关时, 测值为 1270 (317. 5 转/分钟) ; 中速时测值为 954. 5 (273. 6 转/分钟) ; 低速时测值为 804 (201转/分钟) 。

11、结论: 电风扇风速愈大, 百叶轮转速也愈高, 电风扇风速低, 百叶轮转速也低。 图 25、 百叶轮位置不变, 在后面再放一个百叶轮, 二个百叶轮相叠, 之间距离120 mm 。 电风扇用高速档, 前面百叶轮测值为 1159 (289. 6 转/分钟) , 后面百叶轮测值是 868 (217 转/分钟) , 转速差为 72. 6 转/分钟。 电风扇用中速档, 前面百叶轮测值为 932 (233 转/分钟) , 后面百叶轮测值为795. 6 (198. 9 转/分钟) , 转速差为 34. 1 转/分钟。 结论: 二个百叶轮近距离相叠, 风速愈大, 前后百叶轮转速差也愈大 电风扇高速档时, 一个百

12、叶轮转速是 317. 5 转/分钟, 二个百叶轮相叠时, 前面百叶轮转速是 289. 6 转/分钟, 转速差为 27. 9 转/分钟。 电风扇中速档时, 一个百叶轮转速是 273. 6 转/分钟, 二个百叶轮相叠时, 前面百叶轮转速是 233 转/分钟, 转速差为 40. 6 转/分钟。 结论: 单独一个百叶轮与二个百叶轮相叠时的第一个百叶轮相比, 风速愈大, 转速差愈小。 (三) 大小风轮转速试验 图 26、 移开双叠百叶轮的后面百叶轮, 原前面百叶轮的位置不变, 将大百叶轮换成直径 170mm 共有 12 根叶片的小百叶轮。 电风扇用高速档时, 小百叶轮测值为 2120 (530 转/分钟

13、) , 中速档时, 测值为1644 (411 转/分钟) , 低速档时, 测值为 1402(350. 5 转/分钟) 。 结论: 在相同风速下, 直径小的百叶轮转速更快, 直径大的百叶轮转速更慢。 (四) 风向与转速试验 图 27、 在纸上划线, 分别标上左右各 20 度、 40 度、 60 度、 80 度、 90 度标线。 百叶轮用 16 根风叶的大百叶轮, 竹杆底部对准圆心, 以百叶轮轴针作瞄准方向定位。 在纸上分别压上一把钳子和一把锤子以防标纸移位。 图 28、 电风扇用高速档时, 百叶扇正面对准电风扇, 测值为 1286 (321. 5 转/分钟) 。 图 29、 将百叶轮左转 20

14、度, 测值为 1291 (322. 7 转/分钟) , 转速比正面对风还更快一点。 图 30、 将百叶轮右转 20 度, 测值为 1014 (252. 8 转/分钟) 。 图 31、 将百叶轮左转 40 度, 测值为 1276 (319 转/分钟) 。 图 32、 将百叶轮右转 40 度, 测值为 484 (121 转/分钟) 。 图 33、 将百叶轮左转 60 度, 测值为 1060(265 转/分钟) 。 图 34、 将百叶轮右转 60 度, 百叶轮会正反时针方始终回摇摆, 不会旋转。 图 35、 将百叶轮左转 80 度, 测值 504 (125. 8 转/分钟) 。 图 36、 将百叶轮右转 80 度, 百叶轮倒转, 测值 477 (119. 2 转/分钟 倒转) 图 37、 将百叶轮左转 90 度, 方向与电风扇垂直, 百叶轮不会转。 图 38、 将百叶轮右转 90 度, 百叶轮倒转, 测值为 488 (122 转/分钟) 。 结论: 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