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西师大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教学知识练习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1492482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西师大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教学知识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五年级西师大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教学知识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五年级西师大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教学知识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五年级西师大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教学知识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五年级西师大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教学知识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西师大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教学知识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西师大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教学知识练习(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西师大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教学知识练习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牧童(唐)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1、这首诗描写的景物有( ),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恬淡的水墨画,使我们心灵感到宁静。(多选)A、草场笛声 B、湖水灯光C、黄昏月夜D、明月蓑衣2、对诗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理解正确的是()A、田野上的草长了六七里那么远,笛子的声音响了三四下。B、放眼望去,田野上草色葱茏,侧耳倾听,晚风中牧笛声声。C、草长得很茂盛,铺满了田野,晚风中传来三四声的笛声。3、这首诗按由_到_的顺序,给我们描绘了一幅_图。

2、A、近、远;牧童晚归B、远、近;牧童晨起C、远、近;牧童晚归休息4、诗人吕岩在牧童一诗中先向我们展示了原野_的广阔画面,又让我们听到了悠扬的笛声,还通过描写牧童饭饱之后不脱蓑衣便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的情景让我们感受到了牧童_的心境。A、绿草如茵;无忧无虑、天真烂漫B、绿草如茵;心绪忧愁;C、荒草遍地;天真烂漫5、首句“草铺横野六七里”描述了_的感受,第二句“笛弄晚风三四声。”描述了_上的感受,侧耳倾听,晚风中牧笛声声,未见牧童,先闻其声,给人以无限美好的_。A、视觉、听觉、想象空间B、听觉、视觉、想象 C、视觉、感觉、猜测2. 读下面的古诗,并完成填空。稚子弄冰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3、。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1这首诗的作者是_,“稚子”的意思是_。2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夸张B.比喻C.拟人3翻译本诗最后两句。_3.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1长相思是_,该词的作者是清代的_。2用曲线画出该词中表达中心的句子。3词的上下两片开头反复运用“一程”“一更”有什么作用?_4. 课内阅读。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_,_。1将古诗内容补充完整。2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元:_九州:_3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爱国诗人_,这首诗是他在临终前写给_

4、的,交代的事情是_,表达作者_的感情。4写出两句爱国的诗句。_,_。5.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1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_6. 阅读理解。(一) 示儿南宋 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1九州在诗中是指_,乃翁是指_。2诗中,临终前,诗人的遗憾是(用原

5、句回答)_,诗人的遗恨是(用原句回答)_,诗人的遗愿是(用原句回答)_。7. 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a、蓬头稚子学垂纶,_。b、儿童散学归来早,_。c、_,飞入菜花无处寻。8. 古诗阅读。秋夜将院出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彻岳上摩天。_,_。1将古诗补写完整。2说说下列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1)将晓:_(2)摩天:_(3)三万里河:_(4)胡尘:_3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这首诗表达了诗人_的心情。9. 快乐阅读(阅读短文,回答问题)。荔枝生巴峡间,树形_。叶如_,冬青;华如_,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_,壳如红缯,膜如紫绡,_,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

6、日而_,二日而_,三日而_,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1)按原文填空。(2)这段文字选自 ,作者是_,_代诗人,字_。我们还学过他的写植物的诗是_(3)用“”画出文中的排比句。(4)文中所用的说明方法是( )。A、打比方B、作比较C、举例子(5)短文说明荔枝的特点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多项选择)A 整体部分 B 主要次要C 外内 D 时间先后E 内外 F 形、色、香、味10. 古诗阅读。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_,_。_,_。1默写古诗2解释下列词语。解:_ 供:_傍:_ 阴:_3诗中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_。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象。B.这首诗前

7、两句描写了男耕女织,昼夜忙碌,一派繁忙的景象。C.这是一首送别诗。D.“供”是多音字,在本诗中读音是“gng”。5诗的后两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_。11. 课内阅读,回答问题。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诗中“绿”字用得好,说说好在哪里。_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12. 课内阅读。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1这首诗是_代著名诗人_临终前写给_的。2解释下列字词。元:_乃翁:_3用诗中的原句填空。(1)诗人的遗憾是_。(2)诗人的遗愿是_。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13. 古诗阅读。乡村四

8、月绿遍山原白满川,_。_,才了蚕桑又插田。1把古诗补充完整。2这首诗是_朝的_写的,描写的是_季的情景。3“子规”是一种什么鸟?()A.啄木鸟B.杜鹃鸟C.画眉鸟4诗中“_”“_”两个字反映了农事的紧张和繁忙的程度。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14.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解释下面两个字在文中的意思。羞:_直:_2诗中有四个词语形象地写出了李白面对着一桌的山珍海味吃不下去,心绪茫然的情景,把它们找出来,写在下面。_3诗歌的最后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李白怎样的情怀?_页码 / 总页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