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产后出血原因分析及护理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1488932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3.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产后出血原因分析及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3年产后出血原因分析及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3年产后出血原因分析及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3年产后出血原因分析及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3年产后出血原因分析及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产后出血原因分析及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产后出血原因分析及护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产后出血原因分析及护理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并对预防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进行了探讨,以期能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方法:对56例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分析发现,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产后出血的护理干预措施主要有产前的健康教育,产程的严密观察及产后的精心护理。结论:针对不同的产妇,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和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产后出血;原因分析;护理干预产后出血是产科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产妇阴道出血量超过500ml,就能确诊为产后出血,其发生率约为2%-3%,特点是出血量大

2、,病情发展迅速,如抢救不及时,可危及产妇的生命,但是如能及早给予产妇有效的护理干预和正确的治疗,可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本文对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56例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了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现汇报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2150例产妇中发生产后出血的56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其中年龄最小者18岁,最大者43岁,平均年龄28.4岁,初产妇41例,经产妇15例,阴道分娩27例,剖宫产29例。1.2 方法对56例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出血量的计算

3、采用容积法辅以称重法收集分娩后24小时内的出血量。2 结果2.1 出血原因分析本研究中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2.6%,56例产后出血的产妇中,产后子宫收缩乏力35例,胎盘因素10例,软产道损伤9例,凝血功能障碍2例。详见表12.2 治疗效果所有产后出血的产妇经及时抢救和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未出现产妇因产后出血死亡的情况。3 讨论3.1 产后出血原因分析产后出血是产科的常见病,也是引起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本研究了发现,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3.1.1 产后子宫收缩乏力56例产后出血的产妇中因子宫收缩乏力而出血的有35例,占62.5%,居产后出血原因的首位。引起产妇子宫收缩乏

4、力的相关因素有很多,只要能影响产后子宫平滑肌收缩功能的因素均可导致子宫收缩乏力,常见的原因有产妇精神紧张、滞产、使用镇静或麻醉药物、高龄产妇、合并全身性疾病(妊高症、心脏病、血液病、肝病等)、人工流产史、多胎妊娠、巨大儿、子宫畸形、二次剖宫产等等。3.1.2 胎盘因素因胎盘因素导致的产后出血占到了17.86%,主要表现为胎盘滞留、胎盘粘连、胎盘植入和胎盘及胎膜残留等,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是第3产程处置不当,过早的揉捏子宫,牵拉脐带导致胎盘剥离不全,胎盘部分剥离或植入时剥离而血窦不闭合,而未剥离的胎盘影响子宫收缩而出血。据临床观察,胎盘大多在胎儿娩出后10分钟内娩出,有相关报道称,第3产程时间小于

5、与大于10分钟,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明显不同。3.1.3 软产道损伤本组中因软产道损伤所致的出血为9例,占到了产后出血原因的16.07%,造成软产道损伤主要是由于急产、巨大胎儿、产钳助产以及会阴侧切术。在产前要积极治疗产妇的合并症,分娩过程中,助产人员要正确的使用催产素,避免医源性的急产。对巨大儿要尽量行剖宫,防止出现软产道的损伤。对行会阴侧切术的产妇要注意预防感染,并积极促进伤口早愈合。3.1.4 凝血功能障碍这一类原因在产后出血中占的比例较小,在本组中只有2例,占3.57%,但凝血功能障碍所致的产后出血却非常凶险,如羊水栓塞所致DIC,如抢救不及时,重则产妇很快死亡,轻则要切除子宫,给产妇及其

6、家庭造成严重创伤。所以要加强产前检查,以及对全身性疾病的积极治疗,产时要密切注意观察羊水栓塞的早期症状,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抢救。3.2 产后出血的护理干预措施预防产后出血的护理要点:做好产前检查监测工作,加强健康教育,严密观察产程及生命体征,严格交接班制度执行是预防产后出血的关键所在。有效的预防措施和高质量的产科护理可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和产妇死亡率。3.2.1 产后出血的预测鉴于产后出血的危险性,在产前应该加强对产后出血的预测,可以使用全国产后出血防治组拟定的评分表来评定产妇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机会,并根据得分情况,具体制定护理干预措施。近年来,剖宫产率越来越高,这也是产后出血的一个原

7、因,应引起足够的重视。3.2.2 产前护理干预做好产前检查和健康宣教工作。通过仔细的询问孕妇的情况,并认真做好产前检查,全面了解孕妇的健康状况和心理状态,及时掌握孕妇的不良因素,并有针对性的开展产前健康宣教,让孕妇充分了解怀孕的有关知识,指导孕妇产后的自我保健和科学育婴知识,帮助其控制或减轻紧张、焦虑,甚至恐惧的不良心理情绪,可有效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3.2.3 产时的护理干预严密观察各个产程中产妇的情况,及时发现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并及时给予正确的处置。在产时要适时给予催产素,指导产妇正确利用腹压,避免产程过长,注意保护软产道,防止损伤。胎儿娩出后,要适度的牵拉脐带,以协助胎盘的娩出

8、,并注意观察胎盘的完整度,以防胎盘、胎膜残留。3.2.4 产后护理干预分娩后要密切观察产妇的血压、脉搏、宫底高度、子宫复旧情况,特别要注意阴道出血量的观察,嘱其及时排尿,以免影响子宫收缩。护士还要严格交接班制度,对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重点交接,重点观察。综上所述,产后出血最主要的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与软产道的损伤也是常见原因。这些因素中的很大一部分,我们通过产前、产时以及产后的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是可能减少或者避免的。所以要针对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做好护理干预,保证产妇的生命健康。参考文献1乐杰.妇产科学(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3.2张新宇.妇产科护理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3.3李晓松.基础护理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