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9年高考语文压轴卷(含解析)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1486489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2019年高考语文压轴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江苏省2019年高考语文压轴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江苏省2019年高考语文压轴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江苏省2019年高考语文压轴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江苏省2019年高考语文压轴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2019年高考语文压轴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2019年高考语文压轴卷(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2019年高考语文压轴卷(含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中国高科技企业走向世界的 绝不会一帆风顺,难免还会遭遇这样或那样的 。对此,我们要有充分认识,并时刻做好准备。一旦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不知道哪天就会被人 。这样严酷的现实,中国企业必须时时警醒。A.历程 骚扰 一网打尽 B.进程 掣肘 釜底抽薪 C.历程 骚扰 釜底抽薪D.进程 掣肘 一网打尽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文明不仅是倡导、教育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梳理中外社会文明史就能发现,一个社会的文明素养,既是历史演进的结果,也是持续管理的

2、结果。去日本旅游的人,往往会感慨其公共文明: 。 , 。 , 。什么是现代社会的“勿以恶小而为之”,法律写得明明白白以至日本媒体写社论提醒国民要尊重对方国家的风俗、习惯、礼仪一丝不苟的垃圾分类、不留一片垃圾的体育赛场、井然有序的公共场所等究其源头,1948年出台的轻犯罪法功不可没即便如此,上世纪80年代,日本人在走出国门时也产生过大声喧哗、不守秩序的不文明现象A. B. C. D.3.下列诗句涉及的传统节日,按农历一年内先后排序正确的一项是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鬟相亚。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A. B. C. D. 4

3、下面是某市对三类人员使用微信情况的调查统计表表一:使用微信时间每周使用微信时间在校大学生上班族退休人员 13.5小时 7小时 5.5小时表二:使用微信主要目的主要目的排名在校大学生上班族退休人员1聊天刷朋友圈阅读2刷朋友圈阅读聊天3抢红包聊天刷朋友圈4阅读抢红包抢红包对上面图表蕴含的信息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调查的三类人员中,在校大学生使用微信时间远超上班族和退休人员。B.相较于在校大学生,上班族和退休人员更经常利用微信的阅读功能。C.微信使用频率高,使用者已经产生依赖,严重影响使用者的学习和生活。D.建议微信使用者,特别是在校大学生,不要沉迷于微信的社交娱乐功能。二、文言文阅读(20

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放翁家训(节选)陆游吾生平未尝害人。人之害吾者,或出忌嫉,或偶不相知,或以为利,其情多可谅,不必以为怨,谨避之,可也。若中吾过者,尤当置之。汝辈但能寡过,勿与贵达亲厚,则人之害己者自少。吾虽悔己不可追,以吾为戒,可也。祸有不可避者,避之得祸弥甚。既不能隐而仕,小则谴斥大则死,自是其分,若苟逃谴斥而奉承上官,则奉承之祸不止失官,苟逃死而丧失臣节,则失节之祸不止丧身。人自有懦而不能蹈祸难者,固不可强。惟当躬耕,绝仕进,则去祸自远。风俗方日坏,可忧者非一事,吾幸老且死矣,若使未遽死,亦决不复出仕,惟顾念子孙,不能无老妪态。吾家本农也,复能为农,策之上也。杜门穷经,不

5、应举,不求仕,策之中也。安于小官,不慕荣达,策之下也。舍此三者,则无策矣。汝辈今日闻吾此言,必当不以为是,他日乃思之耳。暇日时与兄弟一观以自警,不必为他人言也。吾少年交游,多海内名辈,今多已零落。后来佳士,不以衰钝见鄙,往往相从,虽未识面而无定交者亦众,恨无由遍识之耳。又有道途一见,心赏其人,未暇从容,旋即乖隔。今既屏居不出,遂不复有邂逅之期,吾于世间万事,悉不贮怀,独此未能无遗恨耳。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学,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自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生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5.下

6、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若中吾过者,尤当置之 中:造谣中伤B. 杜门穷经,不应举 杜:堵塞C. 不以衰钝见鄙 鄙:轻视D. 勿令与浮薄者游处 游:交往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对于伤害过自己的人,陆游认为大多情有可原,不必去怨恨,但要注意避开这类人,不再与之交往。B. 人的天性中都有懦弱的一面,面对灾祸时便不能以强者姿态同命运抗争。于是,厮守田园成为唯一选择。C. 面对日益败坏的世风,陆游反复叮嘱子孙以务农为上策,即使不得不踏入仕途,也要不慕荣华,不失臣节。D. 才气过人的年轻人最容易变坏。作父兄的一定要勤加检查约束,督促其读圣贤之书

7、,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行。7. 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汝辈但能寡过,勿与贵达亲厚,则人之害己者自少。(5分) (2) 又有道途一见,心赏其人,未暇从容,旋即乖隔。(5分) 8. 陆游是从哪几个方面训诫子孙的?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910题(11分)江月杜甫江月光于水,高楼思杀人。天边长作客,老去一沾巾。玉露团清影,银河没半轮。谁家挑锦字,灭烛翠眉颦。9. 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5分) 10. 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6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 君子生非异也,_。(荀

8、子劝学)(2) _,来吾道夫先路!(屈原离骚)(3) 长风破浪会有时,_。(李白行路难)(4) 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5)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_。(韩愈师说)(6) 大江东去,_、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7) 富贵不能淫,_,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8)血沃中原肥劲草,_。(鲁迅无题)五、现代文阅读(一)(15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4题。把你的脚捆起来苏童一鸣几乎走遍了中国。他的青春时光就像无数箭头标向这里、那里,他要到这里去,他又要到那里去。一鸣的父亲是这么批评儿子的:中国那么大,你每个地方都要去吗?在家里呆着你就会死吗?就会死吗?我没说呆

9、在家里就会死,我不过是想去看看洞庭湖。一鸣说,你发那么大火干什么?我已经在家呆了二十多天了,我没去过洞庭湖,我一定要去一次洞庭湖。一鸣很少去正视父亲的脸和眼睛,他认为这是一种减少冲突和口角的好办法。一鸣也很少想起父亲,但是在开往邵阳的火车上一鸣做了一个梦,他在梦中感到了某种危险,他看见父亲在身后摸索着什么,摸出了一条绳子,他听见了父亲的声音:我要把你的脚捆起来,把你的脚捆起来,捆起来。一鸣的双脚乱踢乱蹬了一番。后来一鸣和美丽的修兰恋爱了。一鸣记得他第一次向父亲出示修兰的照片时,父亲的眼光近乎审视一个危险的罪犯。我们就要结婚了,一鸣说。结婚?刚刚认识就要结婚?父亲怔了一会儿,突然有点忸怩起来,结

10、婚当然好,不过我还没有准备,什么准备都没有呢。不用你准备,我们当然是旅行结婚。一鸣说,是我结婚,要你准备干什么? 我猜到你们会旅行结婚。父亲皱起了眉头,他的双手不安地揉着膝盖,而他的目光也沉下去,凝视儿子的腿,儿子的脚,父亲的手轻轻拍着膝头,我是说你们旅行回来,结婚,总得办一办,总不能弄得偷偷摸摸的吧? 我和修兰都不喜欢这一套。一鸣挥了挥手说,修兰家在厦门,就在海滨,我喜欢那地方,也许结了婚就住那儿了。一鸣记得父亲就是这时候开始沉默的,父亲盯着他的脚,一鸣觉得他的双脚脚背似乎被乱针刺着,他就来回挪移着他的脚。他听见父亲的呼吸声很急促,父亲的手伸到桌上摸索着什么,一鸣冲过去抓过小药瓶,把高血压药

11、片塞进父亲的嘴里,但父亲把药片又吐出来了,与此同时他的手继续在桌上摸索着,一鸣听清了父亲的嘟囔声,他在说,绳子,绳子,绳子呢? 绳子?一鸣突然想起了他在去洞庭湖的旅途上做的那个梦,他说,你真的想找绳子?你真的想把我的脚捆起来?父亲的神情恍然若梦,他慢慢地开始安静下来,不,谁说我要绳子?父亲终于摇了摇头,我的血压太高了,我老了,谁捆谁还不知道呢。新婚旅行的目的地是一鸣以前想去而未去的西双版纳森林。就在他们离开厦门登上火车的时候,一封加急电报送到了修兰的家中,内容恰恰是所有人最害怕的那种:父病危,速归。修兰的母亲拿着电报冲进站台时,火车已经远去,她只好返身来到邮局给一鸣家里回了份电报,言简意赅:一

12、鸣已在途中。一鸣不知道父亲的事情,也不知道父亲在脑溢血的情况下又转危为安了。一个月后一鸣回到家中,看见家里的每扇门窗都贴着双喜剪纸,所有的墙壁都粉刷过了,所有的旧家具都油漆过了,而新家具都在一鸣的房间里摆放得有条不紊。一鸣的两个妹妹都在家里忙碌着,她们用谴责的眼神扫视着一鸣和他的行囊,一鸣觉得家里的气氛有点异样,他推开父亲的房门,看见父亲坐在床上,父亲枯瘦的脸上有一种灿烂的微笑一掠而过。你还是回来了,父亲说,你还知道有个家。你又病了吗?一鸣走近父亲的床边。什么叫又病了?好像我老在给你添麻烦?父亲表情又归于漠然,他说,天有不测风云,可我这里什么都安排好的,不会给你添麻烦。一鸣后来从妹妹手里接过了

13、那封电报。一鸣已在途中。他念出了声音。一鸣念那封电报时觉得那六个字像六颗钉子钉在心上。一鸣的妹妹说,你把电报撕了吧,别让父亲看见它,他一看见它就伤心。我把它收起来。一鸣说着小心地折叠好那份电报,把它塞进了衬衣口袋,然后他站在父亲的房门口沉默了很久。后来,一鸣成了他父亲的好儿子。一天,一鸣看见父亲的脚后跟在地上磨蹭着,他听见父亲说,鞋底下沾着什么东西?一鸣蹲下来看父亲的鞋底,果然沾着东西,是一张皱巴巴的纸。是什么纸?上面写着什么字?父亲说着把膝盖慢慢抬高,右手慢慢地伸向鞋底。父亲戴上了老花眼镜凑近了那张纸,是份电报,父亲说,我想起来了,是那份电报,说你已经走了,走了。一鸣已在途中。一鸣也已经看清了那份电报,他觉得奇怪的是它早被藏起来了,什么时候掉到了地上?但一鸣来不及细想了,他看见父亲的手指突然松开了那份电报纸,父亲的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