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能的利用李津军》阅读附答案李津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1486473 上传时间:2022-07-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能的利用李津军》阅读附答案李津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体能的利用李津军》阅读附答案李津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体能的利用李津军》阅读附答案李津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体能的利用李津军》阅读附答案李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能的利用李津军》阅读附答案李津(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体能的利用李津军阅读附参考答案李津人体能的利用 李津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能源问题显得愈加突出起来。如今,一些科学家已经开始把课题转向人体能的开发利用上。所谓人体能,简而言之就是由人体散发出来的生物能量,它主要表现为机械能和热能。在人的生命过程中,人体能随时随地作用于周围环境,如运动时大量发热,行走时的体重施压于路面等。据科学家测算,一个人一昼夜所产生的人体能,如全部转化为热能的话,可以把相当于他自身体重的水由 0加热到 50,而全世界 60 多亿人每年浪费掉的人体能,则相当于 12 座核电站生产的电力。科研人员研究发现,人体所具有的生物能,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转换成电能。比如,当一个人坐着

2、或者站立时,会产生持续的重力能。如果采用特制的重力转换器,把重力能转换成电能,就可以输入蓄电池,也可以直接利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一位工程师,将一种发电装置埋在行人拥挤的商场和火车站等处的地毯下面,当行人在踏板上不停地走过时,与踏板相连的摇杆不停地被压下,使中心轴持续地旋转,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英国一家超级市场,特意在市场入口处转门下方的地下室里,安装了一套发条式能量收集转换装置。熙熙攘攘的顾客不停地进进出出,其推动门的能量统统被收集起来,并转化为电能,借此为公司提供了照明、打字、电梯、空调等用电。将人体热能收集起来,然后转换成电能,也是一条经济实用的途径。美国新泽西州建造的美国电信电话公司总部

3、大楼,每个房间的内壁都具有一种特殊效用,它能够有效地吸收全楼 3000 多名员工身体所散发的热量,随后将其转换成电能储入蓄电池,用以提供照明、电脑操作及调节楼内室温所需的电力。美国匹兹堡大学也设计了一个热量收集系统,该系统将学生和教师释放的热能,电灯、厨房以及从窗外射入的阳光等所产生的热量,统统聚集到一个中央设备中,再由地下的管道重新分散。据说,此系统在寒冷的冬季,完全可以供学校的 10 座大楼取暖之用。其实,这一系统完全可以具备双重用途,即在炎热的夏季里,还可以当作制冷设备使用,从而使大楼中的环境非常舒适。科学家们认为,人体能价廉而无污染,且收集转换并不复杂,既能自收自用,也能零存整取,如能

4、将人体能充分地利用起来,无疑将为人类生活做出极大的贡献。相信人体能将会得到多方面、多层次地开发利用。5. 下列对 “人体能 ”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人体能,就是由人体散发出来的生物能量,主要表现为热能和电能。b. 人体能随时随地作用于周围环境,如运动时大量发热,行走时的体重施压于路面等。c. 人体能可以先收集起来,再转换为电能,造福人类。d. 人体能价廉而无污染,收集转换也不复杂,我们应多方面、多层次地开发利用。6.下列关于人体能转换成电能的解说,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人体产生的生物能量,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转换成电能。b. 一个人坐着或者站立时产生的重力能可以输入蓄电池,也可以直接利用。c

5、. 行人在踏板上不停地走过产生的电能,可以带动发电机发电。d. 英国一家超级市场,安装了特制的推动门,这种门通过不停转运所产生的电能,可以提供公司的日常用电。 6. 下列关于人体能转换成电能的解说,符合文意的一项是7. 下列推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人体能课题是在能源问题显得愈加突出的前提下,由一些科学家着手研究开发的。b.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体能的开发和利用,前途将越来越宽广。c. 人体能的开发和利用得到人们的认可和接受,主要原因是其价廉而无污染,加之取用灵活方便。d. 人体能在美国得到了广泛开发和利用,但人体能只能转换成电能,是其发展的一个缺陷。参考答案解析:5 . a( “主要表现为热能和电能 ”有误。)6.a(b 项,要经过特制的重力转换器,把重力能转换成电能; c 项,不是人体产生电能带动发电机发电,而是通过踏板下的摇杆使中心轴持续旋转,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 d 项,是推动门在人的不停的推动下产生能量,先被收集起来,再通过一定的设备转化成电能。 )7.d “人体能只能转换成电能 ”有误,从文末一句即知,人体能的开发是多方面、多层次的。科教兴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