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彩瓷器鉴赏的基础知识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1486365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2.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粉彩瓷器鉴赏的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粉彩瓷器鉴赏的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粉彩瓷器鉴赏的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粉彩瓷器鉴赏的基础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粉彩瓷器鉴赏的基础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粉彩瓷器鉴赏的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粉彩瓷器鉴赏的基础知识(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粉彩瓷器鉴赏的基础知识粉彩瓷器按照时代特征看,可以分成清三代、清中晚期、 民国、现代四个阶段,我们将在不同的文章中分别讨论。“收藏之道,不在于辩真伪,而在于保值升值。”这是收 藏大师们提出的又一精辟见解。起初我认为这句话是废话, 辩真伪是保值升值的基础,如果是假的怎么可能保值升值? 经过他们的解释,我明白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他们是意思 是收藏时应该把着眼点放在保值升值上,而不是放在辩真伪 上,能够保值增值的藏品,必定是真品。那么怎么确认一件粉彩藏品能够保值增值呢,这就要从 粉彩的工艺、材料、装饰技法说起,这就是粉彩瓷器的鉴赏 基础知识。一、绘画 绘画是粉彩装饰的最基本的过程,工艺比较复杂,极为

2、 讲究。在鉴赏绘画水平时,关键要把握以下几点:1、绘画颜料首先要了解现代粉彩通常采用什么颜料,然后从绘画颜 料上辩识是否存在前代的颜料,也就是采用反推方法。现代 粉彩通常采用以下几种颜料:(1)生料(珠明料)这也是青花的颜料,在 1300 度高温下呈现蓝色,在750-850 度低温下呈现黑色。我们在粉彩图案上看到的黑色 轮廓线条,就是这种生料绘成的。(2)艳黑(特黑) 烧制以后呈现光亮的黑色。主要用来画人物的头发、 眼睛、题字等等。如果发现头发、眼睛、题字等的颜色与黑 色轮廓线条的颜色是一样的,就属于偷工减料了,保值升值 的可能性比较小。(3)麻色 透明的深锗色。分成深浅两种。主要用于绘制花朵

3、、羽毛、 老年人的皮肤等等。(4)油红(西洋赤)透明的赤橙色。主要用于画人物的衣服、款式印章等。 油红调色比较困难,调得太厚,烧制以后很容易发黑。如果 发现红色线条的颜色发黑、发暗,基本上属于次品,无升值 空间。2、粉彩用笔绘制粉彩的笔很多,各种笔的成本不一样,大师通常只 用好笔。(1)画笔画笔中关键要注意一种笔,单料笔。单料笔主要用于点 动物的眼睛、画动物的毛发,以及各种精细纹饰。单料笔的 质量要求很高,也很容易磨损,是画笔中成本最高的一种。 如果粉彩画中,发现单料笔用笔不多,或者单料笔质量较差, 该粉彩属于精品的可能性比较小。(2)彩笔彩笔质量和成本差异很大。彩笔主要用于绘制动物的羽 毛、

4、人物的颜面、山水的山石、树木的树皮等。仔细观察这 些部位的精细程度和表现效果,可以发现彩笔质量上的差异 连好笔都不肯用的粉彩,属于精品的可能性比较小。(3)填色笔填色笔中要注意一种笔,洗染笔。粉彩的色阶是通过 洗染来达到的,笔的质量差异将导致洗染效果的差异,如果 洗染过渡不自然,不平滑,肯定是用了差笔了,这种产品几 乎没有升值空间。3、绘制与过稿1、绘制分低手、高手两种情况。低手通常先用淡墨水绘制纹 饰的轮廓,然后再用生料的绘画颜料勾画轮廓。这种情况下, 很容易出现我们小时候练描红毛笔字的情况,第二次描绘出 来的线条不够流畅。高手直接用生料的绘画颜料勾画轮廓, 不需要画两次,所以通常线条极为流

5、畅。什么是精品,看一 看线条就知道了。2、过稿过稿主要用于批量生产同种纹饰的份彩。批量生产的 份彩价值,还不如单件生产的低手作品。中国那么大,批量 生产 1000 件同样的份彩瓷器,撒到各个城市的古玩市场上, 根本就见不到,所以必须从绘画技法上去看是不是过稿份彩 过稿的过程是这样的:先是大师级的画师在瓷器上勾画轮廓 然后生产工人用浓墨描画轮廓,用 2-4层的毛边纸(或者宣 纸)用水浸湿,再用毛巾吸干保持潮湿,覆盖到浓墨纹饰上, 拍打毛边纸,浓墨纹饰就印到毛边纸上了,再将毛边纸覆盖 到新瓷上,再拍打毛边纸,这样浓墨纹饰又印到新瓷器上了。 然后描图工人再根据新瓷器上的浓墨纹饰(这时候已经变成 淡墨

6、纹饰)用绘画颜料描画。过稿过程通常不是大师动手, 由生产工人完成,大师必须将时间和精力放在新产品的创作 上。因为是生产工人完成,所以在两个环节很容易露出过稿 的破绽:一是用浓墨描画大师所画的轮廓时,很容易出现线 条不流畅,二是用绘画颜料描画新瓷器上的轮廓线时,很容 易出现线条不流畅。另外,过稿的过程是湿毛边纸倒来倒去、 拍来拍去的过程,图案很容易走形。要掌握识别过稿粉彩的 技术,最好先到工艺美术品商店去练眼力,那里的作品大部 分是过稿粉彩。有时候,区分低手作品和过稿作品很难。我们的经 验是,凡是构图精美但线条不流畅的作品,基本上都是过稿 作品。低手因为艺术水平还不够,没有机会成为画原稿的人 才

7、。 二、填色颜料 这里主要介绍现代粉彩的填色颜料,如果发现这些颜料以外的颜料,要考虑前代产品的可能性 (反推法)。 现在仿古作者,经常既仿五彩又仿粉彩, 是多面手。多面手就会养成一个坏毛病,就是偷工减料,追 求效率,业内称为“四碟八碗型”作家。所谓四碟就是装绘画 颜料的四只碟,所谓八碗就是装填色颜料的八只碗,他们仿 制的作品颜色不够丰富。如果颜色太丰富,一方面填色过程 变得复杂,效率降低;另一方面协调色彩比较困难,容易露 出马脚。如果发现色彩丰富的作品,不是前代作品就是现代 大师作品。 有些拍卖会的专家,看粉彩水平不高。你拿 一件清三代的粉彩给他看,他很可能说清三代粉彩颜色不是 这样的,其实他

8、也不知道现代粉彩用的是什么颜色。真正有 水平的专家,不仅能够说出清三代的颜色,也能够说出你的 藏品用了什么年代的颜色,可惜浮躁的今天,愿意化这种工 夫的人实在才少了。收藏者接触古代粉彩的机会比较少,练 眼力可以从现代粉彩入手,先熟悉现代粉彩的颜色。当新颜 色出现时,应该考虑是不是古代作品。(1)透明色颜料 透明色颜料共有 9 种,能够在瓷器画面上透底,它们 是:大绿色、深绿色、淡绿色、嫩绿色、淡水绿色、灰绿、 淡蓝紫色、锗石色、雪白。 初学者如果记不住那么多颜 色,只记住三种基本色,绿、紫、锗就行了,然后记住绿色 有深浅不同。雪白实际上是无色的玻璃体。 (2)不透 明色颜料 不透明色颜料共有

9、8种,不能够在瓷器画面上透底,具有覆盖作用,它们是:绿色、深绿、浅豆绿、淡黄、 粉红、鲜紫、蓝色、玻璃白。(3)净色颜料 净色颜料是粉彩中的一种特殊颜料,不单独填色使用(因为烧制 以后颜色没有光泽)。净色颜料有两种用法;第一,先用玻 璃白打地底,然后用净色颜料洗染;第二,先用净色颜料填 色,然后用透明色颜料罩 净色颜料有三种,大绿色,淡绿 色,淡黄色。(4)洗染颜料 粉彩与五彩的基本区别,是采用洗染工艺,而不是平涂工艺,于是画面出现层次 感,所以洗染颜料与净色颜料是粉彩的灵魂。现代洗染颜料 有 6 种,他们是:胭脂红、深黄色、淡玫瑰色、淡灰色、紫 红色、蓝色。 女性朋友在颜色上的敏感,远远超过

10、男性, 特别是那些时髦的年轻女性,反正我自叹不如。如果女性采 用傻瓜收藏法,往往能够取得不俗的成绩。我们做过试验, 一个没有收藏经验的女性,告诉她傻瓜收藏法的原则,然后 她去地摊挑粉彩,既不要看底也不要看款,将挑到的粉彩送 拍卖公司拍卖,拍卖公司不但收她送的藏品,而且估价往往 是采购价的 10 倍以上。反过来,有收藏经验的男性往往没 有那么幸运。傻瓜收藏法中的其中一条原则,就是数洗染颜 色的数目,排除“四碟八碗型”作品。大师作品通常不会出现 在地摊上。 三、 从填色技法上,能够看出一件粉彩作 品的制作难度。当然,难度越大的作品,价值越高。现代填 色技法有以下 7种: 1、洗染法主要看明暗转折的

11、变化以及立体感。2、打底法主要看底色是不是均匀、浅薄。 3、平填法 主要看是不是填满或者有没 有填出轮廓线,颜料是不是厚薄均匀。 4、接色法主要看不同颜色之间的衔接是不是自然、是不是逐渐变化。5、罩色即使普通工人罩色,水平也不低,不必在意。6、吹色法技术难度极大,有些大师也不敢用此方法。7、扒花法 非常费工,不是珍品,不愿意采用这种方法。 此外一些高难度技术,因为太费工,现代人更不愿意采用。 四、眼球冲击力 颜色釉是火与土的艺术,粉彩却是绘画 艺术。什么是艺术水平高?这很难说,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见 解,很难用文字描述,也没有一个统一标准。 我们主张 用眼球冲击力来把握艺术水平。如果收藏者经常看粉

12、彩作品, 头脑中就形成一种印象,再看到类似风格的作品时,就麻木 了。有一天,有一件作品突然闯进你的眼球,让你多看几眼, 回家以后,其画面还挥之不去,这件作品往往艺术水平就比 较高。我们应该知道,人们在审美情趣上是具有趋同性的, 能够吸引你眼球的作品,同样也能吸引其它人的眼球。 五、粉彩作品常见的毛病 粉彩作品常见的毛病通常出现 在填色上。主要有以下几种:1、浮料就是填颜色时冲掉了线条。2、颜色 就是在烧制过程中,颜料发生流淌,越过了原来的位置。3、皱色就是烧制以后填色颜料出现皱纹,那种很细的回缩皱纹。4、发惊 就是颜色上出现裂纹。 5、炸 就是渗开的意思。粉彩不 是元青花,不应该有晕散。 6、起刺 就是颜料出现了上 突的刺。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除非珍品,一点毛病都没 有的粉彩瓷器是很难找到了。收藏讲究缘分,可遇而不可求。 如果你遇到了一件完全没有毛病的份彩,不是过去的官窑作 品,就是现代大师作品,是很值钱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