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硅谷的知识管理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1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1485272 上传时间:2023-04-1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845.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硅谷的知识管理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1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论硅谷的知识管理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1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论硅谷的知识管理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1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论硅谷的知识管理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1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论硅谷的知识管理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1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硅谷的知识管理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硅谷的知识管理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1(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硅谷的超常型默示知识管理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本成果受到中国人民大学“985工程”中国经济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的支持。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方 竹 兰关键词:知识 制度 中国摘要:硅谷之所以成为美国原始型创新经济的代表,其奥秘在于其超常型知识管理的制度系统,探索这一制度系统奥秘,对于中国从引进改良型创新经济向原始型创新经济过渡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硅谷超常型知识管理的制度环节大致为:促使年轻人自我发现超常型默示知识的诱导制度。对超常型默示知识进行可持续评价的特殊机制。超常型默示知识的竞争和超越机制。促进超常型默示知识拥有者合作的隐型组织模式。超常型默示知识与超常型明示知识之间的相互激励

2、机制。Key words : Silicon Valley Supernormal tacit knowledge SystemSummry: There is a institutions of supernormal tacit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Silicon Valley. Silicon Valleys induction mechanism keeps young people discovering supernormal tacit knowledge. Silicon Valley has persistence evaluation mecha

3、nism to supernormal tacit knowledge. Silicon Valley has an supernormal tacit knowledge-based competition and overtaking mechanism. Silicon Valley has the connotative organizational setup to promote cooperation among the owners of supernormal tacit knowledge.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正在努力发展创新经济,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经济的发展阶段分为引进

4、改良型和原始创新型。美国已经处在原始型创新阶段,中国还只是处在引进改良型阶段,中国如何从引进改良型创新经济向原始型创新经济过渡,需要学习美国的经验。硅谷是美国原始型创新经济的发源地和栖息地,学习美国的创新经济经验,最好的切入点是研究美国硅谷的知识管理。硅谷之所以成为美国原始型创新经济的代表,其奥秘在于其超常型默示知识的管理制度系统,探索这一制度系统奥秘,对于中国创新经济的发展十分必要。一、我们可以把经济发展中的知识分成两大类,明示知识和默示知识。然后再将明示知识和默示知识分别分为两类:图一:明示知识是可以用语言和文字系统表达的知识。分为常规型明示知识和超常型明示知识:常规型明示知识是在前人提出

5、的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概述的知识,如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种教科书;超常型明示知识就是在大多数人还普遍处在未知状态下首次提出的知识,比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纳什的博弈论。默示知识是不能够用语言和文字系统表达,通过个人的经验、技能、手艺、兴趣、爱好、天赋、灵感、激情,发散性表达的知识。默示知识涉及那些只有个别人才掌握的知识, Polanyi的一个著名谚语这样说道:“我们知道的远比我们能够表达的多”。 这些知识很难向组织中的其它人传授,从而很难共享。默示知识可以分为常规型默示知识和超常型默示知识。常规型默示知识是一般人身上具有的特殊的技能、手艺和经验。比如说会修车。超常型默示知识是指具有经济和社会开创

6、性价值的特殊天赋、灵感、兴趣、爱好和激情。比如说发明家。表一:创新经济的发展当然需要超常型知识,既需要超常型的默示知识也需要超常型的明示知识,但是更需要超常型的默示知识,因为超常型默示知识的经济社会的增值性更强。我们可以根据使用超常型的默示知识和超常型的明示知识的比例,将创新经济阶段分为原始型创新经济和改良型创新经济。我们说美国处于原始型创新经济阶段,就是指美国更多地使用了超常型默示知识,中国处在引进改良型创新阶段,就是指中国更多地使用了超常型明示知识。从时间序列角度,超常型默示知识处在超常型明示知识之前,超常型默示知识通过一定时间的积累,可以生成为超常型明示知识,然后又有新的超常型默示知识产

7、生;超常型明示知识和超常型默示知识各自相对独立存在,既有一个互相补充的关系,也有一个互相转化的关系。但是超常型默示知识总是领先于超常型明示知识。我们从超常型默示知识往往存在于超常型明示知识之前的时间特征可以断定,年轻人中存在着大量的超常型默示知识,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年轻人不能从理论上系统地表达自己的知识,但是却能够凭借激情和天赋进行创业?年轻人可能在明示知识的拥有上比不上中老年人,甚至在常规知识上也不如中老年人,但是在默示知识的拥有上,尤其是超常型默示知识的拥有上比中老年人更有优势,在中老年人的明示知识辅佐下,年轻人的超常型默示知识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这就是人类知识分布的多样性和复

8、杂性。我们对于这种知识分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的了解才刚刚开始。设定超常型默示知识的主要拥有者是年轻人,对于年轻人的创业的激励实际上是对于超常型默示知识运用的激励,我们就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解释硅谷成功的原因-为年轻人运用超常型默示知识创新创业提供了其他地区所无法相比的制度环境,一个显而易见的现象是硅谷著名企业创立者的年龄一般都不超过30岁。表二、硅谷著名企业创立者的年龄:Age distribution of the founders of leading enterprises in Silicon ValleyCompanyFoundationFounderAgeOracle1977Larry

9、 Ellison33Apple1976Steve Jobs21Apple1976Steve Wozniak26Cisco1984Len Bosack29Cisco1984Sandra Lerner29Sun1982Vinod Khosla27Sun1982Bill Joy28Sun1982Andy Bechtolsheim26Sun1982Scott McNealy28Google1998Larry Page25Google1998Sergey Brin25eBay1995Pierre Omidyar28eBay1995Jeff Skoll30Yahoo1995David Filo29Yaho

10、o1995Jerry Yang27Netscape1994Marc Andreessen23Intel1968Robert Noyce41Intel1968Gordon Moore39Intel1968Andy Grove32HP1939Bill Hewlett26HP1939David Packard26From:Start-Up _What we may still learn from Silicon Valley, P27设定超常型默示知识大量地存在于年轻人身上,硅谷成为年轻人创办高新技术企业成功的福地,就显示出硅谷存在超常型默示知识管理的制度系统。二、硅谷的超常型默示知识管理制度系统

11、既包括显性的制度结构如法律、规则,也包括隐形制度结构如文化、习惯、行为规则等。在很大程度上更体现在硅谷的文化、习惯,价值观等隐形制度结构中。著名硅谷研究专家罗文教授很明确指出:政府在美国计算机工业和随后硅谷公司兴起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是政府并未给该地区任何特殊待遇。既然硅谷能够在正式制度条件一样,没有给予任何特殊待遇的条件下发展成创新经济的栖息地,肯定有他自己的非正式制度-文化或习惯,这是在研究硅谷超常型默示知识管理的制度结构时,特别需要关注的。(rowen 2001)硅谷超常型默示知识管理的制度环节大致为:1、硅谷具有促使年轻人自我发现超常型默示知识的诱导制度。超常型默示知识具有个体性

12、和潜在性特点,不能用文字和语言系统表达。即便拥有者个人都很难完全认识到,何况其他人更难事先发现,硅谷的制度系统中明显存在着对于超常型默示知识拥有者的诱导制度,其诱导强度比任何地方都显著。我们可以通过硅谷之母斯坦福大学的教育过程看出这一特点。斯坦福大学的教育过程充满对于年轻人自我发现超常型默示知识的诱导,学校不局限于给学生灌输书本上的知识,而是激励学生在校其间充分认识和发掘自己身上潜在的天赋、灵感、兴趣、潜能。一旦学生在校其间发现了自己的天赋、灵感、兴趣、爱好、特长和潜能等,希望马上到实践中去实现,学校积极支持学生在校期间就创业。为了使学生对自己的超常型默示知识尽可能早地自我发现,学校的各类课程

13、安排了高密度的专题讨论类课、学科研究类课程、问题思考类课程,和企业、社会的实习类课程。还有大量的跨学科研究讨论会。教师的工作论文往往需要在与学生进行的专题对话中,互相启发共同研讨,进一步完善,学校充满了既严肃认真,又自由民主的学术空气。在充分的研究讨论中,学生逐步认识到自己能干什么,想干什么,充满创业的刺激和冲动。可以这样说,学生一进斯坦福校门,就不是一个书本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自己的潜在的创新型默示知识的发现和实现者。每年,斯坦福创业网都会发起全球性的创新锦标赛,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解决一个待解的难题。对于参加竞标赛的学生团队来说,如果他们具有解决现实科学研究难题的初步方案,视为能揭开“

14、神秘事物”的面纱,那么他们将受到资助使他们的创新成为现实。这种自由探索的活动成为学生自我发现和自我实现的机会。2、硅谷具有对超常型默示知识进行可持续评价的特殊机制。超常型默示知识具有模糊性、试错性特征,连拥有者自己在自我发现后都不能及时地给出定量分析和投入产出预测,考虑到对超常型默示知识的分析评价异常困难,硅谷的制度结构就给予超常型默示知识拥有者一个尝试期,扶持期。在硅谷,爱好、灵感、兴趣、特长都可以实验,鼓励创新,即使失败也可以重新选择。允许尝试,宽容失败使创新者在多次选择和重新选择的过程中完成对自身超常型默示知识的自我评价,硅谷对于失败的容忍度,甚至非常明显地区别于东部地区。硅谷人之所以对

15、失败采取非常宽容态度,是基于对导致成功的超常型默示知识的评价难度的清醒意识。 斯坦福大学的前校长唐纳德.肯尼迪坦率斯承认:我们在选择是为这个或那个还是其它科学投入的时侯,往往非常困难很难做出取舍,虽然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你不可能真正知道下一个成功将是什么。我们也不可能知道我们正在从事的哪件事情将为人类带来巨大的福祉,只能在探索的过程中逐步趋近。 3、硅谷具有超常型默示知识的竞争和超越机制。 超常型默示知识具有动态性和阶段性特征,当一段时间内的超常型默示知识经过发展成为了超常型明示知识甚至成为常规型明示知识后,其阶段性功能开始下降,应该有新的超常型默示知识引领创新潮流,否则社会的科技进步放缓,产业结构提升受阻,经济发展会缺少动力和活力。新的超常型默示知识潜藏在新一代年轻人身上,幼稚的年轻人,脆弱的超常型默示知识就像是嫩绿的幼苗需要呵护;就像将出生的雏鸟需要孵化。硅谷制度承认并推动超常型默示知识之间在空间状态和时间序列上的动态竞争,鼓励幼苗时期的超常型默示知识成长,引领新的时代潮流。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至少有五次主要的技术浪潮影响着硅谷的发展。每一次浪潮都建立了人才、供应商、金融服务提供者的网络,这种网络有助于产生下一次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