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高级中学)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1480779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11.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高级中学)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23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高级中学)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23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高级中学)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23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高级中学)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23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高级中学)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高级中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高级中学)(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 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学问与教学力量试题及答案解析(高级中学)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 28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依据要求涂黑。错选、多项选择或未选均无分。1. 学习记念刘和珍君,教师向学生介绍其他叙事性散文,以下适宜的是。A.故都的秋B.荷塘月色C.小狗包弟D.拿来主义2. 某教材设置了“现当代戏剧鉴赏”单元,引导学生品尝语言,梳理戏剧冲突,把握现当代戏剧根本特点,以下适合推举的现当代戏剧作品是。A. 闺塾B. 三块钱国币C.长亭送别D.杜十娘怒沉百宝箱3. 学习

2、校本课程“好玩的对联”时,学生梳理以下三副对联所赞美的历史人物。以下梳理出的答案,正确的选项是。(1)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2)金石文章空八代:江山姓氏著千秋:(3)玉茗堂中传蝶梦;临川集上插芳馨: A.屈原;韩愈;汤显祖B.屈原;苏轼;王实甫C.杜甫;苏轼;王实甫D.杜甫;韩愈;汤显祖4. 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是“品尝小说语言,赏析人物形象”,以下教学环节与这一教学目标相吻合的是。A.了解红楼梦的创作背景B.介绍出场人物之间的关系 C.感受王熙凤鲜亮的共性特征D.体会作者的小说创作风格5. “竹”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往往具有高洁、超脱、坚韧的

3、意味。某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含有“竹”意象的诗词,以下不适合的是。 A.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B.可使食无肉,不行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C.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D.瘦石寒梅共结邻,亭亭不改四时春。须知傲雪凌霜质,不是繁华队里身6.教师引导学生研读“诸子百家经典”,以下作品适合作为该专题阅读书目的是。A.道德经论语B.庄子颜氏家训) C.商君书史记D.世说语资治通鉴7. 教学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初步了解诗歌主要内容后,有学生举手说:“教师,我读到的是海子的孤独感,而且他想摆脱孤独,所以他写到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

4、柴,周游世界” 另一同学发言:“教师,我也读到了海子的孤独感,但我认为他并不想摆脱孤独,所以他写到了从明天起, 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知他们我的幸福。他说的是通信,而没有说见面”。针对学生生疏上的分歧,以下教师的教学行为,不恰当的是。A.请学生连续共享阅读的感受,结合关键词句探究诗歌意蕴B.表扬学生的独立思考,鼓舞学生表达对作品的共性化理解C.补充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等学问,统一对诗歌主题的生疏D.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就课堂争论的问题书面表达个人见解8. 学习鸿门宴,教师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樊哙闯帐”局部,要求读出情节的紧急感,读出不同人物的心理和共性特点,以下对该教师教学行为的分析,恰当的是。A.

5、设置情境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B.以朗读促进学生深入理解作品C.通过场景再现,把握作品风格D.以角色扮演替代对课文的分析9. 一般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试验)对“课外阅读”提出具体教学建议,某教师依据这些建议使用“语文读本”,以下使用方法不恰当的是。A.教师鼓舞学生运用从精读中获得的学问和阅历,自主阅读读本B.每学期至少要用一半的课时学习语文读本.扩大学生的阅读量C.教师向学生推举语文读本中与教科书阅读单元相协作的选文 D.以语文读本所涉及作家为根底,向学生推举其他课外阅读篇目10. 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在引导学生品尝诗歌语言、赏析意境之前, 教师播放赤壁实景图片并配以气概磅礴的音乐,以下对该教学资源

6、使用的评价, 不恰当的是。A.营造情感气氛,可引领学生进入诗歌意境B.契合诗歌的意境,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C.实景再现,先人为主,影响学生开放想象D.诗歌教学播放音像资料。会降低教学效率11. 阅读我有一个梦想导学案的片段,依据要求答题。任务一:初读课文,答复以下问题。(1) 演讲针对什么人?(2) 演讲的时间、地点和场合? (3)演讲要到达什么目的?任务二:再读课文,分析文本构造。任务三:三读文本,揣摩重要语段。(1) 作者从哪些方面提示了 100 年后美国黑人的生活境况?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哪几段描述了马丁 路德 金的梦想?请梳理并分析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 (3)马丁路德金号召黑人

7、承受怎样的方式实现梦想?反对哪些做法?任务四:角色扮演,体悟作者情感。假设自己是作者,选择最宠爱的段落进展演讲,体悟其中蕴含的情感。对上述内容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选项是。A.任务一重在引导学生初步提取文本信息B.任务二重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脉络C.任务三重在引导学生深入研习文本内容D.任务四重在引导学生训练口语表达力量12. 阅读某教师教学登高的导人环节,依据要求答题。提到杜甫的诗歌,我们自然想到他特有的 “沉郁顿挫”的诗风。请看大屏幕: “沉郁指内容情感,沉即深,指内容的深刻、深广、深厚 郁即积,指内容的凝重、含蓄,也指题材严峻,意境雄浑,感情浅薄。顿挫则指情感和音韵的表现技法;从情感抒发

8、的角度,指情感跌宕起伏,千回百折。郁结难舒。” 下面,我们就通过品读登高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并探究这种诗风形成的缘由,尝试着更进一步了解“诗圣”杜甫。请同学们结合上面的解释争论:你能从登高这首诗中读出“沉郁顿挫” 的意味来吗?对上述内容的相关分析,正确的选项是。A.围绕诗风品诗,目的是引导学生从内容和形式两个角度赏析作品B.教师对“顿挫”的解释过于笼统,没有从音韵学的角度具体说明 C.教师先解释名词再引导学生争论,意在营造紧急严峻的课堂气氛D.教师解释概念,不利于学生深入思考并探究“沉郁顿挫”的含义13.阅读某会考试题,依据要求答题。结合烛之武退秦师的选文和下面的“课文背景形势图”,用选

9、文原句填空。(4 分)从形势图看,晋国处在秦、郑之间,攻打郑国对晋国最有利,而对秦国利益不大。因此,烛之武在与秦伯的谈话中,首先以“”说明即使消灭郑国,秦国也无法越过别国统治郑国;又以“”说明晋国的扩张意味着秦国力力的减弱;最终得出“亡郑”是“阙秦以利晋”的结论,成功说服了秦伯。对上述试题测试目标的分析,不正确的选项是。A.读图体会时代特点,重点考察学生读图力量B.考察学生融合不同领域学问解决问题的力量C.考察学生解读文言文和处理图文信息的力量D.考察学生对多类型文体信息的综合处理力量14. 阅读论文开掘、觉察、进展:作文教学指导的三个视角的片段,依据要求答题。作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育学生养成

10、良好的作文习惯和形成较强的表达能 力,学生一旦形成了这种习惯和力量,就将具备语言沟通的主动性和文字表达 的自信念,不但不怕作文,而且会宠爱作文,会努力写好作文。基于这种生疏, 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提出“开掘、觉察、进展”的指导理念:“开掘”就是开掘学生 的写作潜能,“觉察”就是觉察学生作文的亮点和问题,“进展”就是进展学生的 写作素养和写作共性。对上述内容的相关分析,正确的选项是。A.培育学生的写作兴趣必定能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B.高中作文教学的目标主要是开掘学生的写作潜能C.激发写作兴趣与提升写作力量相辅相成彼此促进D.想象作文是进展学生写作素养和写作共性的关键15. 阅读综合性学习“古代诗文朗读

11、展现会”活动方案的片段,依据要求答题。第一阶段,自选篇目,学生可从教科书、一般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试验)推举课外阅读篇目或其他书籍中,选择适合朗读的古代经典诗文。其次阶段,班级评优,学生自愿组合,自己排练,然后在班内展现,各班评比 12 个优秀朗读节目。第三阶段,年级展演,参演学生自聘指导教师,进展加工排练。评委团依据公开的展演评价标准。对各节目从多个角度进展评价,设置“优秀组合”“优秀个人”“最正确表演创意”“最正确诗文改编”等多个奖项,让参演的学生人人有奖。对上述内容的相关分析,正确的选项是。A.搭建校园明星成长平台,目的是激发学生的表演兴趣B.多角度评价,表达促进学生共性特进步展的教育理

12、念C.以选拔优秀学生为目的,促使他们更快、更好地成长D.评奖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无法发挥诊断和鼓励功能二、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16 题 20 分,第 17 题 8 分。第 18 题12 分,共 40 分)案例:阅读锦瑟教学实录的片段,完成第 16 题。师:作者回忆的是自己的“华年”,他的“惘然”之情,你们明白了吗?生:似乎明白了,“此情”表达的是作者对华年已逝的惘然,自己抓不住过去的那些奇特,感觉更加的迷茫、凄凉。师:现在懂这首诗的同学举手。大家相互看看,已经有很多人懂了,现在很多人考证,说锦瑟谁来说?生:据说当时李商隐和一个宫女有过一段很奇特的故事。但是后来他们分开了,这首诗

13、是用来思念这段故事的。但也有人说他是自伤身世。师:同学们很聪明。有人考证,说“锦瑟”是一个姑娘的名字,李商隐很宠爱她,但是两人后来没成,所以这首诗是表达爱情主题的。又有人说这种解释不对,“锦瑟”是一种乐器的名字,是李商隐的妻子王氏最宠爱弹奏的。明白什么了?生:这首诗是表达思念,追悼亡妻的。师:好的。又有人说,这首诗既不是爱情主题,也不是追悼亡妻,他表达的是自己诗歌创作的特点,说这首诗是李商隐六百多首诗的“序”。现在李商隐的诗集中,比较好的版本就是这本李商隐诗歌集解。“锦瑟是李商隐的一篇序文”这一观点是钱钟书先生提出来的。又有人说,锦瑟这首诗是一首政治诗,所表达的是诗人自己一生不得志的怅然之情。

14、还有人说,这首诗不能用具体的内容概括,它所包含的内容很多,既有对自己爱人的思念,也有政治上不得志的怅然假设失,可能还有很多很多我们不能把它定为某个具体的意思。所以,“一篇锦瑟解人难”啊!同学们,你们期望是哪一个?我们如何去生疏它呢?(眼神布满期盼)生:我觉得诗人创作时不行能把全部的东西都想到了,然后写成一首诗, 这些“可能”都是后人附加的。诗人是依托自己当时所处的情境写成的,所以只有了解诗人的生公平状况,才能理解。生:这个是读者和作者之间的关系。这首诗有作者的意义。而读者在读的时候会有自己的读者意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林黛玉”。师:同学们开头懂诗了,刚刚两位同学的发言,涉及我们中国古代诗论

15、格外重要的两种根底观点:“知人论世”和“诗无达诂”。这里有一个读诗的规律问题,教师读了几十年诗,现在才懂了一点点。同学们可以试着用这两种方法解读诗歌。师:给大家布置个作业。刚刚有同学说,对于李商隐的生平不太了解,那么同学们回去的作业就是去查找资料,写一篇随笔,题目是“锦瑟背后的故事”。问题:16.(1)“一篇锦瑟解人难”,请结合案例,说明教师是如何解决这个教学难题的。(10 分)(2) 请说明教师介绍锦瑟主题的不同讲解可以起到什么作用。(10 分)案例:阅读下面的学生作文,完成第 17-18 题。查找有人说,人生就像一株蒲公英,风一吹就散,飞到各处,但是只有一处最为适合。说的不错,人生也需要走很多弯路,我们一边成长,一边查找,查找那最适合我们的将来。对我来说,查找就是人生。有人说,活着和生活不同。那是由于活着需要的是物质.而生活需要的是精神。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渐渐觉察,原本只考虑自己的大脑也开头为别人着想。原本并不在意相貌的自己也开头梳装装扮,而这就是在查找欢快。人这一生,就是为了得到这样或那样的东西而存在,没有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