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改良膨胀土路基施工指导意见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1478195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改良膨胀土路基施工指导意见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公路改良膨胀土路基施工指导意见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公路改良膨胀土路基施工指导意见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公路改良膨胀土路基施工指导意见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公路改良膨胀土路基施工指导意见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路改良膨胀土路基施工指导意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改良膨胀土路基施工指导意见(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宝南线金湖段改良膨胀土路基施工指导意见根据JTJ033-9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和现场试验成果,为确保公路路基施工质量,对公路改良膨胀土路基施工提出如下指导意见:1、原材料要求石灰:要求为三级或三级以上石灰。石灰进场以前,应提供石灰等级报告和测试结果:石灰进场后,按批次抽查石灰等级,并做好现场堆放工作。土料:取土坑应清理现场,平整场地,把表层有机质土层揭除,作好排水措施。有机质含量超过5%的土和强膨胀土不能作为路堤填土。原材料具体要求和检验规定见表1。表1 路基填土使用的石灰和土料质量标准项目质量标准检验规定石灰有效CaO+MgO含量70%测试时间:每批石灰的进场前,堆放10天以上的石

2、灰使用前按照JTJ057-94规程的TO8011和TO8012执行未消化残渣含量(5mm圆孔筛余率)17%测试时间:每批石灰的进场前按照JTJ051-93规程的O115-93执行素土有机质含量5%肉眼观察确定。当土的颜色较深,有臭味,有植物杂质时分析测定按照JTJ051-93规程的TO151-93执行自由膨胀率90%自由膨胀率试验按照JTJ051-93规程的TO124-93执行石灰改良土胀缩总率0.7%按路基施工技术规范执行按照JTJ051-93规程的TO121和TO125执行CBR8%上土前试验按照JTJ051-93规程的TO134执行2、施工机械和质量检测仪器2.1 施工机械稳定土拌和机、

3、铧犁翻拌机、中拖破碎机、18吨-25吨静压碾(可用羊足碾、气胎碾、突块碾和三轮平碾)、XS190振动压路机。2.2 质量检测仪器路基填土质量检测的主要仪器见表2。表2 路基填土质量检测的主要仪器仪器名称仪器参数仪器检定电动重型击实仪锤重4.5kg感量1g的电子称称量容许误量50g落高45cm钢尺量测容许误量0.5cm击实筒体积997cm3游标卡尺量测容许误量1cm3分析天平200g/0.01g正常使用条件时,每年送计量检测部门检测:检测合格后由试验人员专职使用;发生非正常使用情况,随时送计量检测部门检测。1000g/0.1g电子称10kg/1g温度计0-50/0.50-300/1自动控温箱在3

4、0-300范围控制恒定温度温度变化幅度:2用合格温度计自检水准仪S2正常使用条件时,每年送计量检测部门检测:检测合格后由试验人员专职使用;发生非正常使用情况,随时送计量检测部门检测。钢尺10-30m/1mm滴定管50ml/0.1ml量筒50-100ml/0.5ml3、施工工艺(1) 编写施工组织设计书。(2) 膨胀土路基段路堤施工应尽量避开雨季作业,并应做好地面防水措施,路基施工横坡不小于2%以加强横向排水;在降雨前将松填土快速碾压后用防水布覆盖,防止雨水浸泡;路基两侧排水边沟畅通,保证地基和已填路堤不被浸泡。(3) 现场取土进行标准击实试验,“湿法”和“干法”都进行试验。(4) 在路堤施工之

5、前,需要对天然地面进行处理。首先把地表以下耕植土层挖除,再向下翻耕20cm,把翻耕层粉碎后拌入5%的消石灰,消石灰用稳定土拌和机拌匀,然后碾压到压实度不少于87%。(5) 改良膨胀土路基填筑要求分段进行。每一段的长度约100m-200m。路堤填筑施工工序要紧密衔接,连续施工,分段完成。路堤填筑后不应间隔太久修筑路面或在越冬后修筑路面。冬季停工前应覆盖一层厚度不少于25cm的素土保护层,保护层要求碾压到压实度不低于85%。(6) 对于天然含水量高于最优含水量7%以上膨胀土,为了“砂化”和快速降低含水量,宜采用二次掺灰工艺,先在取土坑加2%生石灰,至少堆放三天焖灰,每天翻拌一次,使上体“砂化”并初

6、步降低含水量,上路后用路拌法加消石灰到设计的石灰剂量,对于天然含水量较低的膨胀土,上路后采用一次掺灰(消石灰)的拌灰工艺施工。注:本指导意见石灰剂量均以生石灰质量与干土质量之比的百分率计,两次掺灰的第一次掺入生石灰则以生石灰质量计,第二次掺入消石灰则以消石灰干质量计(掺入量为消石灰量的1.3倍)。(7) 对于“二次”掺灰的工艺,第一次在取土坑掺灰前,先在地面上打方格计算每车石灰的摊铺面积,在方格内均匀摊灰,用挖土机将土料挖起堆放“焖灰”3天。在取土坑焖灰过程中,每天对焖灰进行翻拌。(8) 对于“一次”掺灰工艺,土料上路摊平后即进行掺灰,然后进行第(10)步施工。对于“二次”掺灰的工艺,在取土坑

7、旁经第一次掺灰砂化的土料上路后,首先保证摊铺均匀,为使含量均匀且压实后的厚度不大于20cm,松铺厚度要求不大于25cm。对于天然含水量高的砂化土,摊铺后用铧犁翻拌和中拖破碎,有效降低含水量,再进行第二次掺灰。(9) 当经第一次掺灰砂化的土料的含水量降低到最优含水量+5%左右,进行第二次掺灰。(10) 灰土拌和与粉碎。首先保证掺灰量的总量,其次掺灰一定要均匀。掺灰前,用轻型压路机把填土压平,地面上打方格,方格面积以每个方格内堆放一车消石灰控制,再用推土机或人工的方法把石灰摊平。用稳定土拌和机进行粉碎,至少粉碎两遍;过筛后检测粉碎两遍后灰土的土块大小。土块大小控制标准为:大于5cm的颗料含量低于5

8、%,大于2cm的颗料含量低于20%。(11) 灰剂量和含水量测试。土块粉碎后,及时进行灰剂量和含水量测试。检测灰剂量合格标准为;所有检测点的灰剂量设计灰剂量-1%。若灰剂量偏低,马上补灰并再用稳定土拌和机拌和一遍,若含水量偏高,用铧犁连续翻拌加快降低含水量。(12) 碾压。当路铺填土的含水量降低到最优含水量+3%的范围内,检测的灰剂量都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时,连续碾压到规定的压实度。每层土的碾压时间不能超过一天。按照现场试验段碾压经验,先用振动碾碾压两遍,然后用静压碾连续碾压到需要的压实度的组合碾压工艺效果较好。各施工标段因为土质和碾压设备有一定差别,需要在施工前的试验段施工中获得优化的碾压工艺

9、。(13) 桥台背后、涵洞两侧与顶部、锥坡和挡土墙等构造物背后的填土采用薄层填筑,松铺厚度小于20cm。由于施工空间的限制,该部位的土料应该在相邻路段上摊铺、掺灰、拌和后用稳定拌和粉碎到容许的料径,然后用推土机推到构造物背后,整平后进行碾压,压实度分层检测,每50m2检查1点,不足50m2至少检查1点。从路堤到路床压实度均度不低于96%控制。(14) 质量检测。主要检测项目:压实度和灰剂量,质量检测分施工单位自检、监理抽检和业主质量抽查等检测方式,施工单位灰剂量自检必须在碾压前进行,可不考虑EDTA的消耗量随时间衰减的因素;监理抽检在碾压完成后及时进行,以利于连续施工;业主质量抽查可在任意需要

10、时间进行,监理抽检和业主质量抽查的灰剂量应该考虑EDTA消耗量随时间衰减的因素。(15) 当每层填土压实度等质量指标合格后,继续下一层填土施工。(16) 横坡:路基施工坡不少于2%,且表面无坑洼现象。(17) 超宽:路堤两侧各超宽30cm,两边边坡附近的部分多压1-2遍。4、试验段施工各施工标段在正式施工前必须做试验段施工。在92区、94区和96区至少各进行一个试验段施工,每个试验段长度约100m-200m。试验段主要试验项目包括:上土工艺、石灰土拌和工艺、土料粉碎工艺、土料含水量变化过程及其控制、松铺系数的测定、碾压机械优化组合和碾压过程中压实度增长规律、改进的石灰剂量标准曲线和快速含水量测

11、试方法、标准击实试验的试样准备方法、路基压实度检测方法等。试验段施工过程中,随时用快速测试含水量的方法监理含水量变化过程,保证改良土在最优含水量到最优含水量+3%的范围内碾压。寻找不同掺灰工艺时合适的土料粉碎时间和粉碎遍数;压实过程中,每碾压一遍检测干密度的变化,确定优化的碾压施工机械组合,达到经济、快速、保证质量的优化碾压工艺。试验段施工结束经检测合格后,编写包括试验段施工过程和施工质量检测结果的试验段施工总结,提出合适的施工工艺。试验段设计大致步骤如下:(1) 施工单位编写试验段施工大纲,由监理单位和总监办批准后实施。(2) 测试取土坑原状土的含水量。当原状土的含水量超过最优含水量7%以上

12、,优先考虑二次掺灰工艺;第一次在取土坑掺2%的生石灰;当原状土的含水量在最优含水量+7%到最优含水量+5%的范围内,也可用二次掺灰工艺;第一次在取土坑掺2%的消石灰;取土坑拌和后堆上焖料时,需要用推土机或挖机分层压实使土与石灰充分接触和保水。当原状上的含水量在最优含水量+5%到最优含水量+3%的范围时,可采用路拌法一次掺灰的施工工艺,一次掺足设计石灰剂量的消石灰,连续粉碎后即碾压,当原状土的含水量低于最优含水量+3%时,直接采用上路掺灰工艺。(3) 按照施工机械安排情况,设计从挖土到碾压完成的周期,按照这个施工周期设计合适的含水量变化速率。(4) 在不同的含水量条件下,掺入设计的灰剂量后进行粉

13、碎,测试每粉碎一遍后土料的料径分布,得到最容易粉碎的含水量范围。(5) 用振动碾、静压碾采用不同有组合方式碾压试验,测试每遍碾压后压实度的增长规律。获得优化的碾压组合方式和合理的碾压遍数。(6) 编写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报告内容包括:试验段位置和层位,试验段长度,土料松铺厚度和碾压完成后的厚度,取土场土料天然含水量,拌灰工艺含水量变化过程,碾压前、碾压后、碾压后3天、7天、10天等不同时间灰剂量检测结果,各种机械组合在碾压过程中干密度增长规律,碾压后7天灰土的胀缩总率,根据上述测试资料,提出建议的施工工艺。(9) 试验段施工总结交总监办,由总监办组织审查,经批准后的施工工艺作为与试验段相同取土

14、坑、灰剂量和压实度的路段施工工艺。5、质量标准5.1 碾压前含水量:碾压前含水量在最优含水量到最优含水量+3%的范围内。5.2 碾压前灰剂量检测:施工单位在碾压前必须进行灰剂量自检,自检灰剂量合格后才能碾压。合格标准:实测灰剂量设计灰剂量-1%。5.3 石灰改良土填筑路堤的质量标准见表3。表3 石灰改良土路基质量标准检测项目质量标准检测规定规定值质量要求检测频率检查方法压实度(%)路床0-80cm96注每2000m2每床实层测4处密度:灌砂法含水量:105-110烘干法标准:重型击实上路堤80cm以下94原地面掺灰处理90灰剂量(%)路床0-80cm6%单点规定值-1%每2000m2每床实层测

15、4处附录3改进的EDTA滴定法在碾压前检测,碾压后适量抽查上路堤80-150cm及以下5%原地面掺灰处理6%宽度两边超宽各不少于0.3m50米/断面钢尺量测中线偏位(mm)5050米/断面经纬仪或全站仪检测平整度(mm)1550米/处每处用3米尺连续量测3次的最大间隙横坡(%)不小于2%50米/断面水准仪检测边坡不陡于设计值50米/断面水准仪或全站仪检测弯沉(0.01mm)不大于设计值按JIJ071-98附录1和JTJ059-95执行外观边坡顺直、曲线圆滑,碾压层面光滑无软弹和翻浆现象注:评定路段内的压实度代表值K(算术平均值的下置信界限)不得小于表列规定值。单位个测定值不得小于极值。附录1、改良膨胀土的最大干密度试验方法对于天然含水量在25%以上,灰土的最佳含水量在20%以下的改良膨胀土,在压实之前需要降低含水量。施工工艺采用在取土坑加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