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出炉)考点12 名句名篇默写-备战2020年中考语文考点一遍过5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1476910 上传时间:2024-02-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50.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出炉)考点12 名句名篇默写-备战2020年中考语文考点一遍过5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出炉)考点12 名句名篇默写-备战2020年中考语文考点一遍过5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出炉)考点12 名句名篇默写-备战2020年中考语文考点一遍过5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新出炉)考点12 名句名篇默写-备战2020年中考语文考点一遍过5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新出炉)考点12 名句名篇默写-备战2020年中考语文考点一遍过5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出炉)考点12 名句名篇默写-备战2020年中考语文考点一遍过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出炉)考点12 名句名篇默写-备战2020年中考语文考点一遍过5(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是历年中考各地区必考的内容之一。该考点实际上包括两个要素,即“名句”和“名篇”。所谓“名句”,是指那些语言凝练、含意深长,至今仍活跃在日常生活语言中的语句。所谓“名篇”,是指那些具有高度的思想艺术价值、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优秀诗文,所指既有诗歌,也有散文,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该考点的考查以古代诗文为主,兼有个别现代诗文名句。近几年来,中考对该考点的考查具有以下特点:1题型基本固定,一般为填空题。2考查的范围,基本上是古代诗词曲以及文赋中的名句,以课本上推荐诵读的名句名篇为主要考查对象,兼有课外的名句名篇。3考查形式基本固定,包括理解性默写和对上下句式默写。1请将下列

2、诗文语句补充完整。(1)几处早莺争暖树,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_,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3)醉翁之意不在酒,_。(欧阳修醉翁亭记)(4)_,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5)塞下秋来风景异,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6)无可奈何花落去,_。(晏殊浣溪沙)(7)古往今来,凡志存高远者,“无求”于名利,却“有求”于大道。虽“不戚戚于贫贱”,但有“安得广厦千万间,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济世情怀;虽“不汲汲于富贵”,但有“人生自古谁无死?_”(文天祥过零丁洋)的赤子之心。【答案】(1)谁家新燕啄春泥 (2)黑云压城城欲摧 (3)在乎山水之间也 (4)马

3、作的卢飞快 (5)衡阳雁去无留意 (6)似曾相识燕归来 (7)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留取丹心照汗青【解析】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燕、啄、摧、衡阳、雁、燕归、庇、汗青”等字词容易写错。2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1)_。闻天语,_。(李清照渔家傲)(2)_,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_!”(伯牙善古琴)(3)知不足,_;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_。(4)孔明在诸葛亮集提出“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的执政理念,这与出师表中“_,_”的主张一脉相承。【答案】(1)仿佛梦魂

4、归帝所 殷勤问我归何处 (2)伯牙鼓琴 峨峨兮若泰山 (3)然后能自反也 教学相长也 (4)陟罚臧否 不宜异同【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情景描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殷、峨、兮、陟罚、臧否”等字词的书写。3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子曰:“三军可夺帅也,_。”(论语)舂谷持作饭,_。(十五从军征)念天地之悠悠,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_,夜泊秦淮近酒家

5、。(杜牧泊秦淮)_,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_?英雄末路当磨折。(秋瑾满江红)(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李白行路难中“_,_”表现了他实现理想抱负的乐观心态。文天祥过零丁洋表达了舍生取义的生死观,能充分体现诗人崇高民族气节的诗句是:“_?_”。【答案】(1)匹夫不可夺志也 采葵持作羹 独怆然而涕下 烟笼寒水月笼沙 物是人非事事休 俗子胸襟谁识我 (2)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情景描写)题目,这

6、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葵”“羹”“怆”“沧”“汗”等字词的书写。4古诗文名句默写。(1)精诚所至,_。(庄子渔父)(2)万籁此俱寂,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3)山重水复疑无路,_。(陆游游山西村)(4)_,长夜沾湿何由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烈士暮年,_。(曹操龟虽寿)(6)_,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7)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借用典故表达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的句子是“_,_?”【答案】(1)金石为开 (2)但余钟磬音 (3)柳暗花明又一村 (4)自经丧乱少睡眠 (5)壮心不已 (6)一鼓作气 (7

7、)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默写和理解能力。(1)出自庄子渔父中“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由此句演化出八字成语“精诚所至,金石为开”。(2)至(6)要求学生熟背古诗文,并正确默写。(7)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借用了汉文帝派遣冯唐赦免魏尚并重新重用魏尚的典故,委婉表达自己渴望像魏尚一样被重用。5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客路青山外, 。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2) ,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

8、秋思)(4)观沧海中总写大海、山岛景象的句子是 , 。(5)默写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 。 , 。【答案】(1)行舟绿水前 风正一帆悬 (2)杨花落尽子规啼 (3)古道西风瘦马 (4)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5)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解析】名篇名句的默写,关键是平时的理解积累。在积累时,对重点篇目的重点句子的重点字词要做好落实,尽量做到一字不错。同时,要扩大阅读量,积累更多的诗词,加强自身的修养。本题中注意“澹澹”“竦峙”等字词的书写。6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2)晨兴理荒秽,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3

9、)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 。(李白渡荆门送别)(4)杜甫在望岳一诗中,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诗句是: , 。(5)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 ? 。(崔颢黄鹤楼)【答案】(1)濯清涟而不妖 (2)带月荷锄归 (3)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4)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5)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解析】本题是对诗词名句的默写,常见题型是对上下句式默写和理解性默写,解答此类问题首先做到掌握课内的古诗词,理解重点句子的内涵以及诗歌所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情感。本题主要注意“濯”“钟”“萋

10、萋”“鹦鹉”等字词的书写。7按要求默写。(1)故园东望路漫漫,_。(岑参逢入京史)(2)峨眉山月半轮秋,_。(李白峨眉山月歌(3)鸟向檐上飞,_。(吴均山中杂诗)(4)_,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5)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诗句是:_,_。(6)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_(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7)木兰诗中概括战争旷日持久、激烈悲壮的两句是:_,_。“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中包含的成语是_。【答案】(1)双袖龙钟泪不干 (2)影入平羌江水流 (3)云从窗里出 (4)深林人不知 (5)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6)忧郁的日子里

11、需要镇静 (7)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扑朔迷离【解析】名篇名句的默写,关键是平时的积累。在积累时,对重点篇目的重点句子的重点字词要做好落实,做到一字不错。同时,要扩大阅读量,积累更多的课外诗词,加强自身的修养。本题中注意对“羌”“扑朔”等字的书写。名师点睛考生该项答题失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字词写错。这类现象是默写失分最主要的原因。这些考生不是背不出,而是一默写在纸上就把字词写错。比如“人情练达即文章”中的“练”,有的考生错写成“炼”。这往往都是在背诵时不细心,或者是长期养成了错误书写的习惯造成的。2张冠李戴。有的考生背诵的诗文名句多了,在大脑中就出现了程序错乱,经常会出现这首诗串到另外一首诗上去的情况,或者同一首诗,前句串到后句、后句串到前句,在默写时造成张冠李戴。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考生在背诵时囫囵吞枣,不注重对诗文内容的理解,更不注重这首诗和另外一首诗的区别。3滥竽充数。这部分考生是为了将空填满,不管正确不正确,就将自己所知道的名句胡乱填上去,滥竽充数。4杜撰句子。这部分考生实在想不起来该是什么名句,就自己杜撰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