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与中医调理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1476216 上传时间:2024-01-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76.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高与中医调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高与中医调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高与中医调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三高与中医调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三高与中医调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高与中医调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高与中医调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三高”的七大预报信号1、头痛:部位多在后脑,并伴有恶心、呕吐感。若经常感到头痛,而且很剧烈,同时又恶 心作呕,就可能是向恶性转化的信号。2、眩晕:女性患者出现较多,可能会在突然蹲下或起立时发作,或突然的失去知觉倒地。4、耳鸣:双耳耳鸣,持续时间较长,有时为暂时性的,有时表现为持续数分钟、尖锐的耳 鸣音。5、心悸气短:心肌肥厚、心脏扩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这些都是导致心悸气短的因 素。6、失眠:多为入睡困难、早醒、睡眠不踏实、易做噩梦、易惊醒。这与大脑皮质功能紊乱 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有关。7、肢体麻木:常见手指、脚趾麻木或皮肤如蚁行感,手指不灵活。身体其他部位

2、也可能出 现麻木,还可能感觉异常,甚至半身不遂。“三高”的自检对照表1、高血压的症状常见的症状是头晕,常为一过性的,多在做蹲起动作时出现;头痛也是 高血压患者常出现的症状,多为持续性钝痛或搏动性胀痛,甚至有炸裂样剧痛,躲在在晨起 出现。如果高血压持续存在,还会引发肢体乏力、抽筋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眼底出血 脑出血等。2、高血脂的症状患者主要表现为疲乏无力、头晕、体型肥胖、食欲不振、胸闷、甚至 四肢麻木等。3、高血糖的症状早期高血糖是没有什么明显症状的,发展到糖尿病时会出现多饮、多 食、多尿、体重减轻等症状。易患人群1、肥胖超重者体重越重,患“三高”的危险性就越大。肥胖者中50%患有“三高”。

3、这类人血管和脏器脂 肪堆积,易加重心脏负担,影响人体分泌和代谢功能,使血管堵塞,诱发“三高”。2、职场压力大者 职场人士工作和生活压力大,精神紧张,缺乏规律,睡眠时间不足,这些都会导致各种代谢 异常的发生。3、应酬喝酒者 应酬导致喝酒、抽烟增多,是血压增高的重要因素,临床上可见,一些“酒文化”较重地区 高血压发病率明显增高。4、中老年人 随着年龄增长,动脉血管弹性变差,因而收缩压随之增高,二高血压又会使动脉壁损伤,加 重动脉硬化,形成恶性循环。5、运动少抵抗力差者 以车代步情况增多,积极运动越来越少,能量不消耗,体质下降,疾病抵御能力也变弱,使 血压、血糖调节能力不足,血脂代谢变弱,出现“三高

4、”。年轻化趋势明显,五成肥胖人群存在“三高”问题。 据医疗机构统计,高血脂、高血压和高血糖已经跃升到门诊疾病的首位。尤其应该引起 注意的是,不少年轻人也过早的得上了这些病。近几年生活压力在加大,生活节奏在加快, 尤其白领一族,经常熬夜导致睡眠不足,使正常的身体状态受到巨大威胁。过去“三高”起 码四、五十岁出现,现在二、三十岁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人数达到25%-30%。 在调查人群中,超重、肥胖人群比例达到了40%以上,其中近五成肥胖人群存在问题。不少 人是在体检时,意外知道自己的身体问题。市民孙女士说:“我以前不知道自己有病,这次 体检以后觉得三高很意外,稍微偏胖一点儿吧,我觉得我挺

5、健康的,没想到”严重后果三高”破坏的五大方面“三高”患者血液粘稠,血管变窄变脆,危及全身多个器官和组织:心、脑、肾、眼血管 病、肢体。逐步发展恶化“三部曲” 第一步:吸烟、饮酒、缺少锻炼、不良饮食、缺少睡眠、持续压力、慢性 感染等不良生活习惯逐渐形成。第二步: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等症状 显现,各项指标高于正常范围。第三步:冠心病、脑卒中、外周血管疾病引发致残致死等严重后果。治疗现状目前的临床治疗,以降低指标为目标,没有特效药物,需控制饮食,加强运动,甚至是 终生服药,有些患者的症状会失控,造成瘫痪或猝死。药物副作用过强,可使血压急骤下降, 易导致重要脏器缺血和体位性低血压

6、,甚至发生脑血栓和心肌梗塞等意外。中医认为“三高”以虚实致病,虚者以内伤为主,有因气血亏虚、肾精不足、脑髓失养 所致;实者以本虚标实为患,脾肾肺心皆可致病。饮食、七情、劳倦、六淫、遗传等皆可为 诱因。针对病因,中医通过辨证论治,整体调理,特别是流传较广,认知度和认可度都很高 的拔罐、刮痧、温灸、药浴、食疗等中医手段,通过一段时间循序渐进的调理,疏通经络, 提升脏腑功能,可以发生明显的改观。从根源上调理“三高”症状,改善体质,不易复发。“三高”的中医辨证分型调理高血糖 中医即“消渴症”。其病因复杂,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原因都可导 致消渴。病变脏腑主要在肺、脾、肾,病机主要在阴

7、津亏损、燥热偏胜,而以阴虚为本,燥 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可分为以下症型:1、肺胃燥热 【症状表现】 烦渴引饮,消谷善饥,小便频数量多,尿混而黄,形体消瘦,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滑 数。【中医调理】 调理原则为清热润燥,养阴生津。导引按跷运用循经推揉润燥法,推背部脊柱两侧膀胱经第 一侧线,从膈俞穴到肾俞,往返操作约10 分钟,指按揉肺俞穴、膈俞穴、局部阿是穴,以 胰俞穴和阿是穴为重点,此为调理消渴的经验效穴,每穴均操作3 分钟,以清热润燥。在疏 通经络气血后,采取排罐清毒,选用多罐组合,大面积疏通经络,特制罐增强吸拔力度,深 层次排出积蓄在脏腑深处的毒素,在组合穴位上,可见相应部位深红色罐像

8、,经过一个疗程 调理,燥热病邪彻底排出。2、气阴两虚 【症状表现】 多饮,多食,神疲气短,多汗,多尿,形体消瘦,大便不实,舌红少津,苔薄黄,脉细数无 力。【中医调理】 调理原则为益气养阴,草灸固本。循经通络通过准确的经络及穴位定位,采用一指禅推法、 摩法、按揉法、擦法等综合运用,开展调理。在肺俞穴、膈俞穴、局部阿是穴基础上,增加 内庭、地机穴,透热为度,以补气养阴。配合培元艾灸,特选的优质艾草,气味浓香芬芳, 由经验丰富的调理师在督脉穴位沿经络逐一温灸,时间长短结合,温煦舒适,经过一个阶段 耐心调理,逐渐改善多食、多汗、消瘦等症状,精神也恢复起来。3、肾阴亏虚【症状表现】 小便频数量多,混浊如

9、脂膏,腰酸乏力,口干唇燥,口渴引饮,形体虚弱,舌红少苔,脉沉 细数。【中医调理】 调理原则为滋阴益肾、草灸固本。自任脉的鸠尾至中极穴,以上脘、中脘、气海、关元为重 点,反复操作 5 分钟,顺时针方向摩腹、揉腹,以和中养阴。草灸固本,特选的优质艾草, 气味浓香芬芳,热力通过穴位沿经络发挥作用,培元固肾。药浴调理,采取宫廷不传益肾养 阴秘方,有效补充人体亏虚津液。在药浴过程中,药液借助热力作用,循经络周天运行。4、阴阳两亏【症状表现】 尿量频多,混浊如膏,面色黧黑,腰膝酸软,形寒肢冷,尿色清白,口渴少饮,耳轮焦干, 阳事不举,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中医调理】调理原则为滋阴温阳、补肾固涩。以点按擦

10、足滋阴法,指按曲池1 分钟,加足 三里、三阴交、太溪穴,横擦腰骶部,斜擦八髎穴,透热为度,以滋阴清热,补肾固涩。透 背熏蒸选用滋阴温阳方,药物透过背部肌肤,直接深层次作用于肝肾脏腑,行气活血,温经 通络。一段时间的调理后,形寒肢冷,尿色清白等虚寒症状可明显改善。高血压 实者有因肝阳偏亢、风阳上扰清窍、痰湿中阻所致,虚者有因气血亏虚、脾失健运、肾精不 足、脑髓失养所致。实证【症状表现】 眩晕耳鸣,头痛且胀,易怒,失眠多梦,或面红耳赤,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肝阳上 亢证,若头重如裹,视物旋转,胸闷做恶,呕吐痰涎,苔白腻,脉弦滑,为痰浊中阻证。【中医调理】调理原则为平肝潜阳、祛痰化湿。集杏堂导引

11、按跷调理,以面部、背部、肢体 为主,采用一指禅推法、摩法、按揉法、擦法等,在印堂、百会、太阳、风池穴依次调理。 掌振关元、横擦八髎穴,搓擦涌泉,起到通畅经络气血,补虚泻实之效。配合透背熏蒸,选 用专家开发和精心配制的平肝潜阳方,地道中药材煎出的有效成分,通过热力打开皮肤腠理, 循经直达脏腑,发挥内服药物无法获得的效果。正脊刮痧调理,腰部痧像的颜色红紫相间、 边缘呈不规则状、微微发热,则反映湿热之邪透发出肌肤。出痧多、面积大则说明病情越重, 痰湿或湿毒较重。虚证【症状表现】 若头晕目眩,面色淡白,神倦乏力,心悸少寐,为气血亏虚。若眩晕反复发作,经久不愈, 视力减退,心烦口干,腰膝酸软,舌红苔薄为

12、肾精不足。【中医调理】循着经络运用推揉经穴开窍法,依次对百会、太阳、气海、关元、肾俞各1 分钟,搓擦涌泉 穴,以热透为度。采用药浴调理,运用宫廷不传秘方,精选30 多味中药材煎出的药物有效 成分,有效补充人体气血能量,提升肾脏先天之本功能,借助水的温热推动药力,可以起到 良好的辅助作用。配合采用草灸固本可壮命门之火,借助艾热有效地作用于气海、关元、肾 俞等,药物借助热力沿着冲任督三脉上行,邪气由里而外经穴位排出,从而经络疏通,补虚 固本。高血脂(高脂血症) 根据程度不同,高血脂的症状也表现不一,轻者可无明显症状,严重者可有以下几种表现:肝胆湿热【症状表现】 患者平素性情抑郁,情绪不宁,善叹息,

13、伴胸闷,少腹或胁肋胀痛,脘痞嗳气,泛酸苦水, 妇女可见月经不调,经前乳胀、腹痛。舌淡,苔薄白,脉弦等症。【中医调理】 由于长期嗜食甘肥厚味之品,积蕴湿热,或加之外感湿热,导致肝胆湿热蕴结,气失疏泄, 络脉失和,湿热阻于肝络而成脂肪肝。中医调理讲求疏肝利胆、清化湿热为主。调理此类患 者,除了点穴疏通全身经络,必须重点在肝胆经络施以群罐包围疗法,达清热排浊之功,泻 其肝胆及大肠湿热,使其排便通畅,再配合药浴、熏蒸,增强皮肤通透性,促进透皮排浊功 能,一两个疗程之后蕴积于经络和血管的毒素脂肪排干净,则高血脂自然消除。脾虚痰阻【症状表现】 平时经常头晕胀痛,胸脘痞闷,甚则呕恶痰涎,身沉肢重,乏力倦怠。

14、舌淡,边有齿痕,苔 白腻,脉滑。【中医调理】 由于饮食不节或情志失调以及某些疾病因素,使脾虚失于运化,湿浊结聚成痰。中医调理当 以健脾祛痰化湿为主。循经通络重点做下肢疏通肝经、脾经,重点艾灸腰腹部和脾俞、天枢、 命门、关元等穴培补元气,以强健脾胃后天之本。配合点穴、刮痧、熏蒸等法,祛除湿浊, 疏通肝络。一段时间调理以后,则头晕胸闷症状消失,指标恢复到正常范围。气虚血瘀【症状表现】 头晕目眩,肢体无力,面色苍白,厌恶油腻,纳差呕吐,气短乏力,心悸自汗,舌淡苔白, 脉细涩。【中医调理】 气虚推动无力,血瘀淤阻经络。集杏堂排罐清毒调理,在操作技法上特别注重大面积多罐同 拔,疏通肌肤腠理,实现深层活血

15、化瘀,对于手少阴心经和足厥阴肝经气滞不畅,淤血疼痛 等定位准确,行气活血效力非常强。配合采用培元艾灸可壮命门之火,借助艾热有效地作用 于气海、太溪穴等,药物借助热力沿着心肝二脉上行,邪气由里而外经穴位排出,经络疏通, 瘀血自散。案例苏先生,患高血压、脂肪肝10 年余,伴随症状有头晕、心慌,肝区时常有胀痛感。血脂严 重偏高,血压在160/100mmhg左右,脂肪肝中度。为此他多方求治,西医、中医都去过,效 果均不明显。中医诊断:肝郁气滞、痰凝血瘀调理原则:疏肝理气、祛痰逐瘀 集杏堂调理:金针舒解+排罐清毒+洗髓通脉 调理效果反馈:客人调理半疗程后,头晕、心慌感明显减轻。坚持排罐清毒包围疗法,配合

16、 金针舒解,针对全身气机进行调整。此项目做完一个半疗程后,客人自己去医院进行检查, 报告显示血脂的各项指标均有所下降,体重明显减轻。李先生非常高兴,心情愉悦,坚持继 续调理。经过三个疗程的调理,头晕、心慌,肝区胀痛感消失,血压一直控制在 135/85mmhg、 血脂指标也正常,脂肪肝转为轻度。脸色由黑红色转成正常健康的红润色,脾气也好了许多, 不再随便发火了。一直到现在,李先生每周还来调理一次,作为巩固效果与保健。邝女士,有糖。尿。病史,以注射胰岛素为主,有高血压病史(血压 140-180/95-110mmHg), 口服降压药控制。感觉乏力,纳少,肢冷,时有头痛。中医诊断:消渴症(脾失健运,肝肾两亏)。西医诊断:、高血压 调理原则:健脾理气、调补肝肾 集杏堂调理:金针舒解+洗髓通脉+草灸固本 调理效果反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