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教案设计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1475890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一八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九一八教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九一八教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一八教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一八教案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导、作、问,4321”教 学 法 教 案 设 计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课 题授课教师授课日期课 型课 时难忘九一八徐宝雨2014年5月24日新授课1课时教 学 目 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通过引导学生对教材的深入分析,培养他们运用史料分析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过程与方法充分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采用讲述法与讨论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有效地开展师生双边活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九一八事变,激发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

2、仇恨和对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教学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教学方法读、导、作、问4321教学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环节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自主学习约18分钟导入新课:一首悲怆的松花江上,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也唱出了东北人民赶走日本侵略者,重返家园的渴望。今天,让我们一起重温那段苦难的历史。共同学习第14课,难忘九一八。一、大屏幕出示自主预习(一)九一八事变1、九一八事变的时间、地

3、点、简单的经过、结果2、日本侵略中国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3、为什么会在短短的四个多月的时间,东北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锦绣河山,全部沦于敌手呢?(二)西安事变1、西安事变的背景、时间、地点、人物。2、西安事变发生后的形势如何?3、西安事变的结果。4、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学生欣赏歌曲学生阅读课文勾画知识点,独立自主预习播放歌曲松花江上体会中国军民的亡国之痛和期盼光复故地的思乡之情,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进入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合作探究约12分钟二、师生互动,突破重难点1、对学生的展示从效果和成果方面及时给予肯定性的评价。2、教师对各小组展示自主学习后的成果展示中疏忽和遗漏的问题

4、进行补充讲解。3、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补充,释难解疑。如:蒋介石为什么奉行不抵抗的政策?西安事变发生后各方的态度怎样?各小组展示自主学习后的成果。生成问题:学生提出本节课中的疑难问题。小组讨论后回答。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课堂检测约10分钟大屏幕出示练习题(略),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学生回答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课堂小结约5分钟教师在学生谈收获的基础上进行小结。日本在1931年9月18日发动了九一八事变,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导致东三省沦亡。日军侵占东北后,又向华北进攻,华北危急,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险关头,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逼蒋抗日发动了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学生谈收获、谈感悟作业课下完成本节课的练习册 板 书 设 计 教学反思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