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初中语文:第1课沁园雪原创练习含答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1475865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部编版】初中语文:第1课沁园雪原创练习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部编版】初中语文:第1课沁园雪原创练习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部编版】初中语文:第1课沁园雪原创练习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最新【部编版】初中语文:第1课沁园雪原创练习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最新【部编版】初中语文:第1课沁园雪原创练习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版】初中语文:第1课沁园雪原创练习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版】初中语文:第1课沁园雪原创练习含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教学资料部编版初中语文1 沁园春 雪1抄写下面的句子,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zh yo。2填空。沁园春雪的体裁是_,其中“沁园春”是_,“雪”是_。上片主要是_,下片主要是_,全词将_、_、_三种表达方式自然地结合起来。3根据提示,用词中的原句填空。(1)沁园春雪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_。(2)上片中以动写静,气势奔放的句子是:_。(3)词中承上启下的句子是:_。(4)点明诗歌主旨的句子是:_。4作者在词中巧借修辞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效果,请你判断下面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1)千里冰封,万里雪飘。()(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3)大河上下,顿失滔滔。()5

2、有感情地朗诵诗词,正确把握节奏是关键,请画出下面句子的停顿。(1)望长城内外(2)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篇文章最突出的特点是语言富有文采。B下雪的时候,雪花覆盖了大地,到处红装素裹,风景异常美好。C他在老师眼里是好学生,在父母眼里是好孩子,他觉得自己就是倍受宠爱的一代天骄,事事顺心如意。D他的作文写得很风骚,特别是在遣词造句方面堪称一绝。7请写出两句古诗词中有关“雪”的句子。一、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

3、素裹,分外妖娆。8说说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1)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2)大河上下,顿失滔滔9“欲与天公试比高”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10文段中想象的内容是_11展开联想与想象,把文段最后三句扩展成一段景物描写。100字左右。 (二)对比阅读下列两首词,完成1215题。卜算子咏梅 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 一九六一年十二月 毛泽东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12陆游当时主张北伐,但皇帝不信

4、任他,卖国分子排挤、攻击他,他伤感悲凉,便作了这首词。结合这一写作背景,你认为陆游词中的“梅”暗喻什么?13“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与陆游词中“_”意境相反。14“梅”在毛泽东和陆游笔下各是怎样的形象?15你还能写出其他描写“梅”的诗句吗?写出任意连续的两句。二、表达交流16请从下面(1)、(2)两句中自选一句进行品析。(1)千里冰封,万里雪飘。(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17(2008江苏南京中考)仿照示例,以灾区一个孩子的口吻给失踪的母亲写两句话。示例:妈妈 妈妈我深信你还活着 我深信你还活着深信地震只能 深信地震只能击碎钢筋水泥 _击不碎你坚强的心 _参考答案1答案:

5、略2答案:词词牌名题目绘北方雪景论历史人物描写抒情议论3答案:(1)千里冰封,万里雪飘(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3)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4)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4答案:(1)夸张、互文(2)对偶、比喻(3)夸张5答案:(1)望/长城内外(2)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6解析:B项“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与原句语境不符;C项“一代天骄”指称雄一世的人物,用在一个学生身上显然不妥;D项“风骚”指文学才华,是名词,不能用作形容词来形容文章写得好。答案:A7答案示例: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

6、行路难)8解析:先理解词语在句中的大意,然后结合语境体会词语的表达作用。参考答案:(1)“惟余”,只剩,强化了白茫茫的壮阔景象。(2)“顿失”,立刻失去。写出变化之速、寒威之烈,使人联想到未冰封时大河滚滚滔滔的雄壮气势。9解析:根据关键词“比”判断使用的修辞手法,再根据语言环境判断主语,体会作用。参考答案: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写出群山、高原奋发的态势和竞争的活力。10解析:理解诗句内容可知,最后三句是由眼前的实景展开的想象。参考答案: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11解析:在理解原文词句的基础上,体会词句所创造的意境,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图画,然后把这幅画描述出来。要抓住雪后天晴,红日和白

7、雪交相辉映的景色特点,用细腻生动的文笔饱含感情地进行描写。答案:略12解析:结合题干中的背景提示和作者的人格品质,不难联想到梅与作者之间的相似之处,即作者用坚贞的梅自喻。参考答案:暗喻诗人坚持爱国情操、至死不向恶势力屈服的品行。13答案: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14解析:整体感知两首词的大意,结合背景体会梅在不同诗人笔下的形象。参考答案:在毛泽东笔下,梅是坚强、崇高、乐观、永生的。她迎来春天,使得山花烂漫,又同烂漫山花一道,把春天装扮得更加美好,形象昂扬乐观。陆游笔下的梅孤寂、悲愁,最后虽保持了固有的芳香,却碾落成泥,遭遇悲苦。15答案示例: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16解析:对(1)句可从用词准确的角度品析,对(2)句可从修辞的角度品析。参考答案:(1)句意境极为开阔,气魄宏大。“封”字显得凝然安静,“飘”字则显出舞姿轻盈:一静一动,相映成趣。(2)句运用比喻、对偶、拟人的修辞手法,化静为动,使原本静止的事物显得生气勃勃。17答案示例:摧毁房屋桥梁摧不毁你顽强的意志(意思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