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校核终极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1475616 上传时间:2023-09-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4.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弹簧校核终极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弹簧校核终极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弹簧校核终极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弹簧校核终极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弹簧校核终极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弹簧校核终极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弹簧校核终极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 离合器膜片弹簧设计7.1 膜片弹簧的结构特点膜片弹簧在结构形状上分为两部分。在膜片弹簧的大端处为一完整的截锥体,它的形状像一个无底的碟子,和一般机械上 用的碟形弹簧类似,故称作碟簧部分,实际起到弹性作用。其工作原理为:沿轴线方向加载, 碟簧受压变平,卸载后又恢复原形。另一部分是径向开槽部分,像一圈伸出的手指,其作用是作为分离杆,又称分离指。 分离爪与碟簧部分交界处的径向槽较宽,呈长方圆形孔,一方面可以减少分离指根部的应力 集中,另一方面又可用来安置销钉固定膜片弹簧。分离指根部的过渡圆角R4.5。7.2膜片弹簧的加载方式和变形由于膜片弹簧采用推式结构,故其正装。离合器在分离和接合时,膜片弹

2、簧的加载情况 不一样,相应的有两种加载方式和变形情况(如图7-1):(a)(b)(C)图 7-1 膜片弹簧在不同工作状态时的变形(a )自由状态(b)压紧状态(c)分离状态1自由状态当离合器盖总成未与飞轮装合以前,膜片弹簧近似处于自由状态,膜片弹簧对压盘无 压紧作用。2接合状态 当离合器盖总成与飞轮装合时,离合器盖前端面向飞轮前端面靠拢。此时,离合器盖通过支点o对膜片弹簧施加载荷P,膜片弹簧逐渐变形直到离合器盖和飞轮完全贴合为止,1此时为接合状态。同时在压盘处也作用有一载荷P,把P称作压紧力。支点o和压盘接触处之间的高度11变化称作大端变形九,膜片弹簧分离轴承相对于压盘高度的变化称之为小端变形

3、九。123分离状态分离轴承以P2力作用在膜片弹簧的小端,当力达到一定值时,膜片弹簧被压翻。分离时在膜片弹簧的大端处及小端处将进一步产生附加变形九和九。此时膜片弹簧大端处的1f2 f变形九=九+九。11b1 f7.3膜片弹簧的弹性变形特性如前所述,膜片弹簧起弹性作用的部分是其碟簧部分。碟簧部分的弹性变形特性和螺旋 弹簧是不一样的,它是一种非线性的弹簧,其特性和碟簧的原始内截锥高H及弹簧片厚度h 的比值H/h有关。不同的H/h值可以得到不同的弹性变形特性。一般可以分成下列四中情况 (如图7-2):图7-2膜片弹簧的弹性特性曲线1. H 、迂 h这种弹簧的刚度大,可以承受很大的载荷,适合于作为缓冲装

4、置中的行P为增函数,程限制弹簧。2. H *2 h特性曲线中间一段很平直,变形增加时,载荷P几乎不变,这种弹簧称零刚度弹簧。3.迈 H 22 h特性曲线具有更大的负刚度不稳定工况区,且具有载荷为负值的区域。这种弹簧适于 汽车液力传动中的锁止机构。7.4膜片弹簧基本参数的选择在设计膜片弹簧时,一般初步选定其全部尺寸,然后进行一系列的验算,最后优选出最 合适的尺寸。其尺寸符号示意图见图7-3:7.4.1膜片弹簧外形几何尺寸参数1. H/h比值的选择设计膜片弹簧时,要利用其非线性的弹性变形规律,因此要正确选择其特性曲线的形 状,以获得最佳的使用性能。一般的汽车汽车膜片弹簧:H/h=1.52.0。取:

5、 H/h=1.8, H=4.5mm, h=2.5mm。2. R及R/r的确定比值R/r对弹簧的载荷及应力特性都有影响。从材料利用率的角度,比值在1.82.0时,碟形弹簧储存弹性的能力为最大,就是说 弹簧重量的利用率好。因此在设计用来缓和冲击、吸收振动等需要储存大量弹性能时的碟簧 时选用。对于汽车离合器的膜片弹簧,设计上并不需要储存大量的弹性能,而是根据结构布置 与分离的需要来决定,一般R/r取值为1.21.3。对于R,膜片弹簧大端外径2R应满足结构上的要求而和摩擦片的外径相适应,大于摩 擦片内径d,近于摩擦片外径D。此外,当H, h及R/r等不变时,增加R有利于膜片弹簧 应力的下降。初步确定:

6、R=115mm, r=92mm, R/r=1.25。3. 膜片弹簧起始圆锥底角一般在1014之间, uH/ (R r )(7-1)代入数值计算,可得: =11.24. 膜片弹簧小端半径rf及分离轴承的作用半径厂fprf的值主要由结构决定,最小值应大于变速器第一轴花键外径。分离轴承作用半径厂fp大于r。花键外径D=35mm,满足2 r D,所以取r =25mm, r =27mm.ffp5.分离指数目n、切槽宽8、窗孔槽宽及半径r12e汽车离合器膜片弹簧的分离指数目n12, 般在18左右,采用偶数,便于制造时模具分度;切槽宽8 =3.23.5mm, 8宀910mm,窗孔半径r 一般情况下由12er

7、 一 re (0.81.4)82(7-2)计算。取得:n=18, 8 =3.2mm, 8 =10mm, r =80mm。12e6.膜片弹簧与压盘接触半径l和支承环作用半径L的确定L和1的取值将影响膜片弹簧的刚度。一般,1应尽量接近r而略大于r, L应接近R而 略小于 R。取 L=110, 1=95。7.4.2 膜片弹簧工作点位置的选择假设膜片弹簧在承载过程中,其子午截面刚性地绕该截面上的某中性点o转动。工作 压力P与轴向变形九的关系式:11P =-16兀 EhX In(R/r) I 2)(L l L+ h27-3)式中:E弹性模量,对于钢:E= 2.1 x 105MPa; 卩一泊松比,对于钢:

8、卩=0.3;代入数据,得:P = 352九 3 3099.1九 2 + 7934.9 九(7-4)1 1 1 111.5 2 亦 厂 3 厂 4 匚6.55189.96120.5256293.65973.1255423.14907.5254690.45035.7256207.58469.72512086.417321.52由式(7-4)可绘制出膜片弹簧的P-九特性曲线,如图7-4所示:1 1图7-4膜片弹簧的P -九特性曲线1 15由图可得:九 =1.8mm,九=4.0mm,1M1N九二(九 + 九)/2(7-5)1H1M 1N得:九=2.9mm1H弹簧工作点B 一般取在凸点M和拐点H之间,且

9、靠近或在H点处,一般九二(0.8-1.0)九(7-6)1B1H取九二0.96九二2.8mm,同时:膜片弹簧小端分离轴承处作用有分离力1B1H2(7-7)得:P 二 77.65九3 683.62九2 +1750.35九2 1 1 17.4.3膜片弹簧强度计算由前述假设可知,子午截面在中性点o点处沿圆周方向的切向应变为零,故该点的切 向应力也为零,o点以外的点均存在切向应变和切向应力。建立如图7-5所示的坐标系xoy.则截面上任意点(x,y)的切向应力b t (MPa)为:(7-8)/2 )-舛e + x式中:9 从自由状态起,碟簧部分子午截面的转角,rad;Q 碟簧自由状态时的圆锥底角,rad;

10、中性点o的半径,mm.R rln(R / r)fl图7-5中性点o为坐标原点在子午截面处建立x-y坐标系分析表明,B点的应力值最高,通常只计算B点的应力来校核碟簧的强度。卩当x=-(e-r),y=h/2, 9 = a +r) = 0-31 时,b t 取得最大值,(7-9)得: tB一1363MPa在分离轴承推力P作用下,B点还受弯曲应力,26 C r )Pb =f(7-10)rBnb h2亠、,2n r式中:b为分离指根部的宽度,mm, b =rr n当彻底分离时,九-2.4mm ,九=九+九=5.2mm,此时P = 1525N,代入数1 f11b1 f2据得:b = 32.1mm, c = 166MParrB考虑到弯曲应力c是与切向应力c相互垂直的拉应力,根据最大切应力强度理论, rBtBB 点的当量应力为7-10)c =c -cjB rB tB代入数据得:c = 1529MPa c =15O077OOMPa,满足强度要求。jB jB膜片弹簧所有的尺寸:H=4.5mm, h=2.5mm, R=115mm, r=92mm, L=110mm, l=95mm, a =11.2r =25mm, r =27mm, n=18, =3.2mm, =10mm, r =80mm。f p 1 2 e膜片弹簧零件图如下:图 7-6 膜片弹簧零件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