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猴王》教学案例(语文版七年级下册)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1474760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猴王》教学案例(语文版七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美猴王》教学案例(语文版七年级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美猴王》教学案例(语文版七年级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美猴王》教学案例(语文版七年级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美猴王》教学案例(语文版七年级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美猴王》教学案例(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猴王》教学案例(语文版七年级下册)(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美文档 美猴王教学案例(语文版七年级下册) 湖北省天门市天南初级中学陈少敏 知识与能力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延伸拓展到西游记整部小说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在教师指导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在学生熟悉的学习方式中渗透阅读小说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悟智慧、灵巧、本领高强、深孚众望的美猴王形象。培养学生不畏艰险,敢说敢干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主要知识点 1、了解课文内容,弄清猴王出世,及成为美猴王的经过。 2、把握美猴王身世不凡、活泼机智、本领高强、深孚众望、不避艰险、敢说敢

2、做、逞强好胜、当仁不让的艺术形象。 3、在学生熟悉的学习方式中渗透小说的要素和学习方法,延伸到整部小说的学习。 教学重点 把握美猴王的艺术形象,提高文学欣赏水平。 相关难点问题 对文学作品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热点问题 如何运用略读课文提高学生自主阅读小说的能力。 三、教学对象特征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由幼稚转向成熟的阶段。他们具有极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他们不喜欢被动的听课,而是想做课堂的主角;他们不喜欢被动的接受教者的指问而是想向对方提问题;他们不喜欢被动的接受现成的答案而是想用自己的观点解释问题。那么,新的课程改革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适合学生的要

3、求,给了学生说话的机会,驰骋的空间。 四、教学策略分析 1、调动多种方法揣摩艺术形象,引导学生抓住美猴王的动作、语言描写进行感悟。 2、美猴王是作者热情赞颂的英雄形象,也为中学生所喜爱,甚至佩服得五体投地。今日学生有幸争做美猴王,是快乐的事,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设计分析 教学步骤 一、导入揭题 老师引导:老师像你们这么小的时候,有过许多梦想,同学们,你们呢,你们有什么梦想呢?并小结揭题:小说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正是为了反映当时人们的美好愿望,用传神的语言,塑造了一个理想化的神话英雄形象。 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梦想。 开课伊始,就能让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3分钟 二、感知

4、情节 播放故事片猴王出世,给出“石猴出世”“石猴生活”“穿越水帘”“发现洞天”“猴王归位”五个小标题,依次展示相应图片。 欣赏视频后,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给出的故事题目中选择一个在组内进行讲故事比赛.,每组选出一位故事大王在班上讲。 增加学生感性认识,理清故事梗概,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14分钟 三、品析人物 引导:从刚才的情节来看,美猴王显然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他先天出众、来历不凡,这是身世美;他活泼灵巧、身手敏捷,表现为语言美行为美。阅读小说,我们要结合文中具体语句来品味人物形象。用白板出示:我从这些句子读出了美猴王的美,我认为这里猴王美在。 老师先来示范:我从这些句子读出了美猴王的

5、美(读第一自然段中句子),我认为这里美猴王美在神异出众、来历不凡,因为这些句子写美猴王由仙石孕育,因风化作,先天出众。大家可以边读边作批注,再回答。谁想说? 小结人物形象。(幻灯11)我们通过探究发现,美猴王是美的化身,他美在:身世不凡、活泼机智、本领高强、深孚众望、不避艰险、敢说敢做、逞强好胜、当仁不让。 学生按照这个模式品析文章语言:找句子,读句子,谈发现,共同补充和讨论。 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引航作用。 14分钟 四、画画美猴王 出示图片:众人眼中的孙悟空。并引导:尽管它们千姿百态,但都体现了美猴王的美。同学们,你们心中的美猴王是什么样子?能试着

6、画一画,突出他的美吗?拿起笔,给课本添上一幅插图吧。 画画美猴王,同时推荐一名小画家画在白板上。 激发学习兴趣,深入把握美猴王形象。 5分钟 五、拓展阅读 出示西游记中的一个片段:大战混世魔王 学生讨论:这个片段通过孙悟空的哪些行动表现了他爱憎分明,本领高强,深孚众望的特点。 延伸拓展到整部小说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6分钟 六、即兴演讲 引导想象:读过西游记的人,都会对孙悟空赞叹不已,也常常会产生做做孙悟空的奇想。假如你得了孙悟空的神通,你将会怎样?出示话题“假如我得了孙悟空的神通” 充分发挥想象,讲一句、两句、三句都可以。 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想象力。 2分钟

7、 七、布置作业 布置一次课外作业:阅读西游记,选择一个精彩片段或最喜爱的片段,自我评点孙悟空。 延伸拓展到整部小说的学习 1分钟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是呆板的,架空的,他们分析的结果与文章所表现的完全是两码事,原因就在于学生不懂得人物形象的分析方法。有感于此,我在教学设计中,就特别注重让学生分析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首先是找出文中用了哪些方法,学生很快就得出结论:动作和语言。其次是分别分析动作和语言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再予明确,这就是小说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要紧扣文本,做具体的分析,切忌架空,还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这样训练之后,阅

8、读小说的能力就慢慢的会得到提高,读懂了文本的内容,文本中各种精妙的东西也就渐渐的懂得了赏析,最后是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得到落实。 当然,课堂是一种遗憾的艺术。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说过:“太过于完美的课堂是在演戏。课堂最看重的是:师生、生生之间能否在课堂上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这点才是最值得珍贵的。”就正如本节课,教师没有能注意到更多的学生,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较普遍,但教师太关注其中的二位;有关课文重点的语句应该让学生多读一读;注重学生能力培养,而忽略了基础知识的教学等,存在着不少的遗憾。 活到老学到老,课堂是体验语文的沃土,也是我成长的沃土,我将在这块沃土上努力耕耘。 七、学生评价 这节课提高了我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我感到和老师、同学都亲密无间,相处和谐,我不仅更深地了解了美猴王,还从中学会了怎样阅读名著,怎样有感情地朗读,提高了审美情趣。很高兴的是我们使用白板,新颖生动,也不用吃粉笔灰了。今后我要更加勇于表现自己。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