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交往中的礼仪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1473546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涉外交往中的礼仪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涉外交往中的礼仪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涉外交往中的礼仪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涉外交往中的礼仪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涉外交往中的礼仪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涉外交往中的礼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涉外交往中的礼仪(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毕 业 论 文涉外交往中的礼仪院别:外国语学院专业:应用英语姓名:王 鑫指导老师:龚国久目 录论文摘要2涉外交往中的礼仪3一、礼仪的概念3二、礼仪的意义3三、涉外礼仪4四、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4(一)入乡随俗5(二)尊重隐私5(三)维护形象5(四)不卑不亢6(五)女士优先7(六)信守约定7(七)热情有度8注释9参考文献9论 文 摘 要在人际交往中,人们运用礼仪表现对他人的尊敬。礼就是与人交往需要的法则,而仪则是恰到好处的向别人表示尊重的具体形式。学习礼仪,不仅可以增强内在的修养,同时也可以增进人人之间的交往。说话时我们得会说,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这是有规则的。对此,我们既要了解,更要遵守。

2、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和外国人打交道,这时候如果不讲国际礼仪那可就麻烦了。因此,在涉外交往中,我们一定要遵守和了解国际礼仪。国际礼仪,就是人们在国际社会中所必须恪守的有关交际往来的“交通规则”。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有:入乡随俗,尊重隐私,维护形象,不卑不亢,女士优先,信守约定和热情有度。在涉外交往中,只有认真遵守这些基本原则,我们才能给对方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为国家和企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关键词:入乡随俗 尊重隐私 女士优先 热情有度 Abstract: People use etiquette to show respect to others in social activity.

3、 Polite is the rule to communicate with people and the behavior is the properly way to show our respect to someone. It can not only strengthen the inner quality, but also improve peoples relationship. We should learn to speak right words at the right time. Of course, there is a rule for it, which we

4、 should acquire and obey. Custom varies from culture. Maybe we can get in trouble if we cannot successfully know the International Etiquette when working with foreigners. What we should always keep in mind are the following basic principles of Social Etiquette, namely: Do as the Romans do, Respect f

5、or Privacy, Assertion of Image, Neither to humble nor to show disrespect, Ladies first, Keep promise and Degree of Enthusiasm. In foreign social activities, only by obeying these rules can we behave freely and leave a good and deep impression on the other side. And whats more, we also do a great con

6、tribute to both our country and our company. Key Words: Do as the Romans do Respect for privacy Ladies first Degree of Enthusiasm 涉外交往中的礼仪重视涉外礼仪 树立中国形象王鑫(开封大学 应用英语专业)我是一名学生,任务就是学习:早晨起床,学习微笑着和室友道声“早安”;逛校园,不小心撞到人,学习和他或她说声“对不起”;做错事,朋友提醒我,学习微笑者和他或她说声“谢谢”;接听电话,学习让长辈或顾客先挂我无时无刻不在学习着怎样尊重别人。一、礼仪的概念人一出生,就注定了不

7、是一个人。他需要和任何一种人打交道:陌生的与熟悉的,品德好与品德坏,位高的与位低的不论与哪一种人交往都需要一定的法则。这个法则即为“礼”。礼记曰:“夫礼者,自卑而尊人。”那么,在与人交往时,我们如何才能让对方感觉到自己是被尊重着呢?“仪”成功的为我们解决了整个难题。那何谓“礼”,何又谓“仪”呢?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衰,吾何以观之哉?”即礼者,敬人也。礼是一种道德规范:尊重。在人际交往中,既要尊重别人,更要尊重自己。但是,只是口头说说尊重没有用,别人不知道你心里怎么想的。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表达,得会说话,得有眼色,得懂得待人接物之道。因此,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不仅需有“礼”,还要有“

8、仪”。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仪”就是恰到好处的向别人表示尊重的具体形式。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尊重交往对象,就得会使用尊称,而在使用尊称时,一般是就高不就低。因为谁都喜欢戴高帽子,宁可让对方感觉被高看了,也不要失敬于人。二、礼仪的意义首先,礼仪可以增强内在的修养。尤其是在国际交往中,我们的个人素质往往会影响企业形象,国家形象,影响民族形象。我们到国外去了或在国内与外国人进行业务往来,在公众场合穿得邋邋遢遢,别人可能就会说那是中国人穿的不修边幅,这就大大影响了中国在国际中的形象和地位,因为那时的我们不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存在,而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小我。同时,礼仪可以增进交往。现代人都有这

9、样的欲望:要多交朋友,广结善缘。一个人不管你愿不愿意,都必然要和别人打交道。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说:“一个人若不和别人打交道,他不是一个神,就是一只兽。”在与别人交往时,我们要掌握交往的艺术,所以学习礼仪有助于我们的人际交往。说话时你得会说,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这是有规则的。对此,我们既要了解,更要遵守。三、涉外礼仪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加速,我国的涉外事业也在迅速地发展,和外国人的打交道的机会也是越来越多。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与外国人接触,我们怎样才能应对自如,怎样才能给外国友人留下好的印象呢?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和外国人打交道,这时

10、候如果不讲国际礼仪那可就麻烦了。每个中国人都知道,北京的市花是月季和菊花。逢年过节,尤其在国庆前后,工作人员都要用菊花装点节日的北京。那时候,北京到处都是菊花。但凡有国际交往经验的人都知道,不少外国客人是比较忌讳菊花的。在西方文化中,菊花往往是死人专用的,因此又称其为“葬礼之花”。如果来了外国客人,我们给他送了一盆菊花,那就等于是为他送葬。在我们国家,左右手是不分家的,别人递东西,无论哪只手接过来都是被允许的。然在东南亚某国却不是如此。在那里,他们的右手被视为“尊贵之手”,可用于进餐、递接物品以及向别人行礼。而左手则被当作“不洁之手”,仅可用于沐浴或去洗手间“方便”。以左手递接物品,或是与人接

11、触、施礼,在该国被人们公认为是一种蓄意侮辱别人的行为。因此,在涉外交往中,我们一定要遵守和了解国际礼仪。国际礼仪,其实就是人们在国际社会中所必须恪守的有关交际往来的“交通规则”。四、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由于所受文化的不同,中国和西方各国无论在生活习俗,还是在待人接物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子曰:“不知礼,无以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在从事与外国人相关的某些工作时,为了保证工作的圆满结束,我们需要谨记一些基本的涉外礼仪原则。(一)入乡随俗凡是学国外语的人对“入乡随俗”并不陌生。因为在我们学者们语言之初,老师就不止一次的告诫我们一定要入乡随俗,不然就造成双方的误解和尴尬。入乡随俗有英文阐述就是“Do

12、as the Romans do”。字面意思即罗马人做什么,我们也要跟着做。在我们国家,见面询问对方那个日常生活状况是司空见惯的事。而当我们与美国人或英国人彼此问候、打招呼时,如果以“天气”为开头,或许会立即获得对方的好感,最重要的是这个话题也是屡试不爽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个蛀虫可以毁掉一艘大船。任何一个被我们忽视的小小细节也可导致巨大的损失。古人云:入境而问菜,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充分了解与交往对象相关的习俗,就是“知己知彼”的应有之义。入乡随俗这一原则的另一个重点就是我们必须无条件地尊重交往对象特有的习俗。对于别国所特有的习俗,我们是不能少见多怪妄加非议的。作为我们,应该是无条件

13、地认着地予以尊重。在涉外交往中,当自己身为东道主时,通常讲究“主随客便”;而当自己的身份是客人时,又必须讲究“客随主便”。从本质上讲,这两种做法都是对“入乡随俗”原则的具体贯彻落实。(二)尊重隐私另外一个我们必须要严格牢记的就是“尊重隐私”。外国人特别看重自己的隐私。他们不会轻易向我们泄露自己的私人信息,也不愿被对方追问自己的个人情况。如果我们以“中国式”的问候或谈话方式(如:你今年多大、在哪工作、你结婚了没有)与外国人交往,那么很遗憾,我们就会被对方列为拒绝来往的一方。 在与外国人打交道时,我们一定要充分尊重对方的个人隐私权。进而言之,在言谈说话之中,对于凡涉及对方隐私的一切问题都应当自觉地

14、、有意识地予以回避,千万不要自以为是,信口开河。也不要为了满足好奇心,不管对方如何反响,依然“打破沙锅问到底”。否则的话,极有可能会令对方极度不快,甚至还会损害双方之间的关系。鉴于此,我们一定要尊重对方隐私。而一般来讲,在涉外交往中,这几方面的私人问题均被视为个人隐私问题:1.收入支出;2.年龄的大小;3.恋爱婚姻;4.身体健康;5.家庭住址;6.个人经历;7.信仰政见;8.工作情况。(三)维护形象小李是一家大型国有企业的总经理。有一次,他得知某著名德国企业的董事长正在本进行访问,并有意汛期合作伙伴的意向。他想尽力各种办法,终于使得对方答应了合作的要求。到了对方会面的那一天,小李对自己的形象刻

15、意地进行了一番修饰。他根据自己对时尚的理解,上穿夹克衫,下穿牛仔裤,头戴棒球帽,足登旅游鞋。无疑,他希望自己能给对方留下精明强干、时尚新潮的印象。然而,事与愿违。小李这一身自我感觉良好的时髦“行头”,却偏偏坏了他的大事。与之会面的德国人认为“此人着装随意,个人形象不符合常规。给人的感觉是过于前卫,尚欠沉稳,与之合作之事当再作他议。心理学实验证明:一个人在初次见面时,留给他人的第一印象至关重要,而且往往很难改变。它的好坏,通常会对人际关系构成极大的影响。因此,一个人的穿着与佩戴,在特定的情况下,对某些即将发生的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那么,在与外国人进行交往时,我们对自身的形象应该从哪些方面做起呢

16、?礼记云:“礼,不妄说人,不辞费。礼,不逾节,不亲侮,不好狎。”根据常规,要维护个人形象就要从仪容表情举止服饰谈吐及待人接物这六方面做起。仪容即男子不蓄须,不留长发;女子不剃光头,不宜化妆过于浓重;任何人都不准刺字纹身,不准躬身哈腰不准蓬头垢面。在国际交往中,最合适的表情应是亲切、热情、友善和自然。同时,也应令自己的举止文明优雅,服饰规范得体,不穿背心、短裤、拖鞋出入公共场合,甚至前去拜会外宾。在与外国朋友交谈时,要注意自己的谈吐,自觉放低音量。在待人接物方面,要善于理解人、体谅人、关心人和尊重人。 (四)不卑不亢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国内的一名中学生应邀前往一个拉美国家参加民间外交活动。有一天,当他前去出席在那个国家所举行的一次国际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