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20+050桥支架模板专项方案(修改专家评审最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1473282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4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k20+050桥支架模板专项方案(修改专家评审最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k20+050桥支架模板专项方案(修改专家评审最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k20+050桥支架模板专项方案(修改专家评审最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k20+050桥支架模板专项方案(修改专家评审最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k20+050桥支架模板专项方案(修改专家评审最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k20+050桥支架模板专项方案(修改专家评审最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k20+050桥支架模板专项方案(修改专家评审最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1、编制说明21.1 编制依据21.2编制原则21.3编制内容22、工程概况32.1工程概况32.2地形地貌32.3气象水文条件32.4支架模板设计43、支架基础43.1一般段支架基础43. 2跨河段支架基础53.3支架搭设及拆除53.4支架预压93.5混凝土浇筑113.6加载及卸载注意事项124、人员、机械设备及材料配置135、工期计划146、质量保证措施147、安全技术措施157.1搭设高支模架作业的要求157.2雨季施工措施167.3夜间施工措施167.4其它安全技术措施要求167.5监测控制措施167.6重大危险源177.7安全管理措施及体系178.应急预案188.1成立安全事故

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188.2高处坠落的应急措施188.3落物打击伤害事故的应急措施188.4支架坍塌事故的应急措施198.5 应急救援准备199、安全生产技术措施191、编制说明1.1 编制依据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1.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1.4、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13) ;1.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1.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91);1.7、天府大道三期K20+050桥梁工程施工图;1.8、

3、K20+050桥施工方案;1.9 、天府大道三期项目指导性和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10、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1.2编制原则2.1满足工期、质量、安全、环保、职业健康、成本和施工现场管理要求;2.2实施优化施工组织,确定本场地的最优规划,通过合理安排、使用场地,使现场满足生产需求;1.3编制内容本方案适用于K20+050桥拱桥施工。2、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K20+050桥位于天府新区煎茶镇内,桥长228.4m,宽度80m,上部结构采用5跨二次抛物线钢筋混凝土无铰板拱。桥梁宽度分别为18.41m、21.56m、21.56m、18.41m,拱圈厚度为80c

4、m,板拱净跨径37.2m,板拱间中心间距40.7m,矢高 6.2m;矢跨比1/6,板拱底面线性为二次抛物线(y=-0.017921x2+6.2)。下部结构基础采用C30钢筋混凝土端承桩,桩径2.2m,桩长20.223.2m,桩底伸入中风化砂质泥岩,全桥共224根,总长4748.8m;承台为C40钢筋混凝土,承台厚3.5m;墩身为钢筋混凝土,最小厚度3.5m,下段按8:1扩大;桥台采用U型重力式桥台,侧墙及背墙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该桥3#、4#墩横跨落雁河,详见K20+050全桥立面布置图(图1-1)。K20+050全桥立面布置图(图1-1)2.2地形地貌本桥桥址位于拟建天府大道三期项目K20+

5、050里程处,仅有乡村道路到达桥位区附近,交通不便。场地主要为农田及耕地,桥位区地势较低、地形有一定起伏,场区内根据现状调查目前无自然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作用。2.3气象水文条件(1)气象条件场地所处成都地区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其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夏无酷暑、冬少冰雪。主导风向为NNE向,常年平均风速为1.2米/秒,年平均风压140Pa,最大风压250Pa,年平均降雨量为9001000mm。七八月份雨量集中,易形成暴雨。(2)地表水类型罗雁河位于桥为区K20+050地段,场地地段河流流向自东向西,河宽约1223m,勘察期间河水水深约1.0m,流速0.5m/s,其水量受大气

6、降水影响。(3)地下水及含水层类型桥位区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人工填土中的上层滞水和基岩裂隙水。上层滞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河水。勘察期间为枯水期,勘察结束后测得该路段地下水上层滞水初见水埋身0.92.7m。水量不均,无统一水位标高。受大气及施工影响较大。基岩裂隙水主要受河水、大气降水及区域地下水不给影响,赋存于白垩系砂质岩节理、裂隙发育地段。基岩裂隙水地下径流短,富水性不均,受地形陡然起伏影响,局部层位基岩裂隙水具承压性。2.4支架模板设计按照本标段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本桥拱圈采取排架式钢木组合支架施工。3、支架基础3.1一般段支架基础本桥区一般段素土及素土结构絮乱,均匀性及物理性能较差,承载

7、力基本容许值低。为保证地基有足够的承载力及在受力的重压下不产生竖向变形,在清除1.5m杂填土及不良软土土后,分别填筑80cm土石及40cm砂砾石。回填并分层碾压整平后浇筑30cm厚C20混凝土垫层作为支架基础,为方便支撑拱圈侧模,硬化宽度为83m(桥梁施工完毕后拆除)。如图:支架基础处理示意图3. 2跨河段支架基础本段跨越河道段施工,为保证其在支架搭设的过程中满足承载力要求,不至于产生支架沉降及变形,经检算确定贝雷梁基础采用桩基加拖梁的方式进行承载。根据地勘图,桩基采用1.25m桩径,12m桩长,3m桩基中心间距,嵌入中风化岩层2m。托梁长度为82m,宽3.5m,高1.5m。托梁长度根据拱圈情

8、况分幅,中间设施工缝,托梁顶部直接设置双排D609、壁厚16mm高4m临时钢管桩支撑,钢管桩横桥向间距按照3m布置,另外钢管桩顶部直接铺设双排I45c工字钢并用2mm厚钢板焊接连接稳定以便搁放贝雷梁。另在3#墩、4#墩各设置双排D609、壁厚16mm高3m临时钢管桩支撑,钢管桩横桥向间距按照3m布置,钢管桩顶部直接铺设双排I45c工字钢并用2mm厚钢板焊接连接稳定以便搁放贝雷梁。为保证钢管桩在受压时不会产生偏移,在钢管桩底部浇筑宽3m,30cm厚C20素混凝土进行包裹;钢管桩之间使用I12热轧轻型工字钢内外纵横向焊接形成剪刀撑。3m高钢管桩设置单层剪刀撑,顶部及底部分别设置水平撑承受钢管桩受力

9、后产生的抗拉力。4m高钢管桩设置双层剪刀撑,顶部、中部及底部分别设置水平撑承受钢管桩受力后产生的抗拉力;工字钢均作为一次性摊销使用。贝雷梁长度为18m/跨,使用321型军用贝雷梁拼装,每榀贝雷梁使用加强加强弦杆、贝雷销及弦杆螺栓连接,俩端设置45花架连接,每榀贝雷梁间距按0.6m布置。3.3支架搭设及拆除3.3.1、支架搭设支架采用48.33.6mmWDJ碗扣型多功能钢管脚手架,支架立杆纵、横桥向间距均采用60cm,横杆步距为60cm;拱脚不能搭设竖向立杆的地方采用扣件式钢管斜支撑加强,斜支撑纵桥向间距60cm、横向间距仍为60cm。立杆底部配制KTZ-30可调底座,底座下铺设1412cm底层

10、方木,方木大面朝下;立杆顶部配置KTC-50顶托;顶托上设1412cm横桥向承重方木;承重方木上为纵桥向I14工字钢曲线形拱肋,横向间距为60cm;纵向I14工字钢上为1412cm的横桥向肋木,肋木在护拱段间距20cm、在护拱顶以上间距为30cm。肋木上面为底模板,底模板采用16mm竹胶板。支架四周及中间纵、横向每四排从底到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在支架底部和拱脚水平高度位置分别设置2道水平剪刀撑;拱圈侧面模板结构:采用与拱圈厚度和线形相同的16mm竹胶板;竹胶板上设置竖向1010cm方木作小肋,间距40cm;小肋的顶部、底部各采用曲线形的双48.33.6mm钢管作大肋,用16mm光圆钢筋焊接在

11、拱圈箍筋上作拉杆;拉杆竖向间距约60cm,纵桥向间距60cm。护拱段侧面模板结构:采用与护拱(含相应的主拱)厚度和线形相同的16mm竹胶板;竹胶板上设置竖向1010cm方木作小肋,间距30cm;大肋上设置I14工字钢作小肋,用22mm光圆钢筋焊接在拱圈箍筋和主筋上作拉杆;大肋设置4道,竖向间距约60cm;每道大肋上设置45根拉杆。拱背压模结构:采用拱背线形相同的16mm竹胶板;竹胶板上设置横桥向1010cm方木作小肋,间距30cm;小肋上设置纵桥向双48.33.6mm钢管作大肋,用12mm光圆钢筋焊接在拱圈箍筋上作拉杆;大肋横桥向间距60cm;拉杆横桥向间距60cm,纵桥向间距45cm。拱圈跨

12、中设置1cm预拱度,两侧预拱度按抛物线变化设置。 跨河段支架搭设布置图(一) 一般段支架搭设布置图(二)3.3.2、支架搭设注意事项:(1)基础处理验收合格后,根据设计图纸按支架设计高度及基础标高对所需要的杆件数量及型号进行配置。支架搭设施工前应计算出各控制点的标高以指导施工,支架顶标高根据拱圈底板边缘形状放出控制点后,拉线控制。(2)碗扣式支架搭设之前应按方案设计进行作业交底。(3)按设计图纸间距在基础上弹线定位,放置可调式底座后,按先立杆后横杆的顺序搭设。(4)支架的搭设须严格按照JGJ130-2011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脚安全技术规范施工,支架横平竖直,纵、横向对齐,顶、地托支垫平稳

13、,横杆入碗口,碗扣须锁紧,确保支架整体稳定;可调底座及可调托撑丝杆与调节螺母啮合长度不得少于6扣,插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得小于15cm,立杆顶端和底端距水平横杆距离不超过30cm。(5)剪刀撑搭设要求为支架四周应从底到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中间纵、横向剪刀撑也应从底到顶连续设置。纵、横向剪刀撑应按图纸规定道数搭设。剪刀撑的斜杆与地面夹角应在4560之间,斜杆应每步与立杆相扣,当不能与立杆扣接时,应与横杆扣接。(6)支架立柱前必须保证基础混凝土有足够的强度,支架安装应从一端向另一端或从跨中间向两端延伸,按照垫木、底座、立杆、水平杆(水平加固件)、剪刀撑的顺序自下向上逐层搭设,每层高度不宜大于3m。(

14、7)垫木和底座应准确地放置在位置线上。底座的轴心线应与地面垂直,垫木与垫层之间空隙应填塞密实。(8)碗扣式钢管支架的首层应采用不同长度的立杆交错布置,使相邻立杆的接头设置在不同步距内。(9)支架立杆在1.8m高度内的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5mm; 支架全高的垂直度偏差应小于支架高度的1/600,且不得大于35mm。(10)水平杆安装时控制直线度和水平度;各层水平框架的纵、横向直线应小于立杆间距的1/200,相邻水平杆的高差应小于5mm。(11)剪刀撑、交叉支撑等加固件与立杆和水平杆等同步安装,扣件、锁臂等应安装齐全并及时拧紧,扣件螺栓的拧紧扭力矩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65 Nm。(12)立杆

15、顶托上的下层承重方木接头一般设置在顶托上,否则采用绑条钉牢,并加垫木支垫;同一断面上的承重方木接头数量不应超过50。上层方木应交错搭接在下层方木上。(13)各层支架安装过程中,及时校正杆间距、垂直度、纵横向直线度和水平杆水平度等,避免误差累积导致支架质量不合格。(14)支架在搭设、使用过程中,必须设置脚手板,宽度不低于30cm,厚度不小于5cm,探头板长度不得大于20cm。(15)支架安装完毕,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接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安装模板。3.3.3、支架拆除待桥面铺装施工完成后(拱圈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再进行支架模板的拆除,拆除程序应遵守先支后拆的原则。即从拱圈中间往两边对称进行,支架应按几个循环卸落,卸落量由小渐大。每一循环中,在横向应同时卸落、在纵向对称均衡卸落。3.3.4、支架拆除工艺拆架程序应遵守由上而下,先搭后拆的原则,即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