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安全技术培训教育课程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1472345 上传时间:2022-07-3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车间安全技术培训教育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车间安全技术培训教育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车间安全技术培训教育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车间安全技术培训教育课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车间安全技术培训教育课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车间安全技术培训教育课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间安全技术培训教育课程(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车间安全技术培训教育课程(内部资料)青岛伟滨特种气体有限公司2007年8月目 录1、氧、氮、氩生产工艺流程。22、生产设备概述。23、岗位安全操作规程。34、安全注意事项。75、事故预防措施。86、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17、消防区域图。168、工艺流程图。179、应急报警电话。18一、 氧、氮、氩生产工艺流程: 由低温储罐连接低温泵作低温液体压缩(储灌压力应不低于0.02 MPa),经汽化器气化后压缩液体气化成高压气体,流向灌充排其中的一组,灌充排共分两组。等一组达到规定压后(14.7 MPa),由分阀控制关闭,再慢慢切换到另一组充装。注意:设备启动前首先检查气瓶是否已全部卡好卡具,阀门是否处

2、于开启状态。 设备启动前,应先进行预冷,开启进液阀门,打开放空阀,待液体全部进入低温泵冷却后,再启动电机,控制转速在规定的转速内。二、 生产设备概述1、 氧气生产线15立方液氧储罐一台,液体低温泵一台,300立方汽化器一台,102氧气汇流排两组,由储罐内的液态氧,经过低温泵压缩进入汽化器内进行空温汽化,而后经管线进入气体汇流排,充入钢瓶中。2、 氮气生产线 10立方液氮储罐一台,低温液体泵一台,200立方汽化器一台, 52汇流排两组(其工艺流程与氧气生产线工艺相同)。3、 氩气生产线 5立方液氩储罐一台,低温液体泵一台,200立方汽化器一台。52汇流排两组(其工艺流程与氧气生产线工艺相同)。4

3、、 二氧化碳生产线 15立方液态二氧化碳储罐一台,低温泵一台,41汇流排一组, 其工艺流程:先打开储罐上进低温泵的回气阀门,使泵充压,再开进泵的液体阀门,启动电机,调节转速,控制在规定的转速之内, 按照规定的重量进行逐瓶充装。三、 岗位操作规程:设备操作规程一、 应持证上岗,开车前应检查的事项:2) 储罐的储存数量及压力表指示;3) 电器设施是否处于正常状态;4) 各压力表是否灵敏、可靠、计量准确;5) 泵内机油状况;一、 用手盘车二至三转,看是否有卡死现象;二、 先进行预冷,至出液阀漏出液体为准;三、 启动电机,检查电机的运转状况;四、 调节转速旋钮,使液体泵正常运转。 注意:设备启动前必须

4、检查汇流排上气瓶开关状况。2007年8月 事故应急处理操作规程正常生产中,如遇紧急情况,应保持清醒的头脑,沉着、迅速处理。一、 将低温泵作紧急停车处理;二、 关闭进气总阀切断气源;三、 视情况将灌充气瓶关闭;四、 如发生火情,应迅速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消防抢救;五、 事故排除妥善后,视情况进行检修,找出事故原因,并记录存档。 2007年8月气瓶验收、检测操作规程1、 空瓶验收:空瓶验收人员必须对入厂待充装的瓶按照气瓶监察规程确定的项目进行百分之百的验收。1) 必须做到对待充装的瓶号、编号、数量认真登记,入册存档,分户存放整齐。2) 必须逐瓶检查瓶体是否超期、损伤、有油脂、颜色、钢号、标记是否清楚。

5、(氧气蓝、氮黑、氢绿、氨黄、二氧化碳银白),瓶件(手轮、杆、帽圈等)是否完全完好、是否有橡塑件。凡检验不合格的瓶应单独存放,并一律交检测维修组进行技术性处理,待二次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充装工序。3) 必须逐个检查瓶内是否有余压,是否有异味,判别瓶内原充装过什么气体。凡无余压,有异味,没判明瓶内气体的瓶,需抽空或用四氯化碳洗后送检测维修组作技术性处理。需要置换的由验收人员负责进行置换2-3次,再用所灌充气置换1-3次,确保瓶内气体纯度达到标准。4) 必须及时对瓶内积水超标的瓶进行倒水处理。5) 验收人员必须把合格瓶按充装顺序分组整齐存放,然后移交充装工序。移交时必须由充装人员复验并办理移交手续。

6、2007年8月气瓶充装操作规程1、 充装前应认真检查充装设施和充装所用的工具是否完好配套符合要求,确保安全。2、 严把充装关,严禁把不符合“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气瓶流入充装工序,按生产计划分户充装。3、 充装旋紧瓶卡时,要谨慎小心不得敲击碰撞,瓶阀冻堵要用水烫开,不得用火烤。4、 适当调整充装阀的角度,确保充装阀与瓶阀结合严密,以防充装漏气。5、 充装开始后,用耳听手摸的方法,以检查充装是否正常,发现充装障碍要妥善处理。6、 进入正常充装后操作工应到防护墙内。7、 一组气瓶充装完毕换充另一组气瓶时,应先把已充装好的汇流排上的分阀关闭,再缓缓开启汇流排另一只分阀,待压力降低后再将该控制阀全部开启

7、。8、 充完时卸瓶要轻,放瓶要稳,以防倒瓶等情况发生,分户存放,严防空瓶混入。9、 出现不安全问题时,应迅速采取果断措施。并及时通知有关岗位人员。 2007年8月安全生产中注意事项一、 认真检查气瓶的漆色和字样以及出厂年限、检验期限、附件等是否符合充装规范。二、 开机前首先确认汇流排上的开关状况,汇流排是否已卡好气瓶,气瓶是否已经处于开启状态。三、 开机前先盘车数转,看是否有卡死现象,检查电器设施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四、 充装过程中,禁止在充装排上增添新的气瓶,压力达到10MPa以上时,不得在充气排前逗留,应到防爆墙外。五、 充装压力达到时,应迅速关闭该排的分阀,缓慢的开启另一组的分阀,禁止开启

8、过快,以免引起爆炸事故。六、 执行巡逻检查制度,充装过程中,要按时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异常,应作紧急停车处理。七、 空瓶与实瓶要分开存放,摆放整齐,防止倾倒发生以外。八、 气瓶装卸要轻搬轻放,严禁猛烈撞击。 2007年8月事 故 预 防 措 施一、 过量充装的危险及预防 通过气瓶爆炸事故的分析,导致气瓶物理爆炸的主要原因是过量充装;造成气瓶化学性爆炸的主要原因是物料倒罐和向存有禁忌物的容器充装物料。气瓶事故中多数是由于充装环节失误造成的。所以充装是安全工作的重点之一。为防止气瓶超装,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充装工作应由专人负责,充装人员应定期接受安全教育和考核,持证上岗,认真操作,不

9、得擅自离岗。2、抽空余液,核实重量;称量器具要定期校验。3、每瓶在充装前认真检查其重量,禁止重复充装。 二、气瓶的使用、运输和储存 在使用气瓶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1、不得擅自更改气瓶的钢印和颜色标记; 2、气瓶使用前应进行安全状况检查,对盛装气体进行认真确认; 3、气瓶的放置地点,不得靠近热源,距明火10m以外,气瓶立放 时应采取防倾倒措施; 4、夏季应防止曝晒; 5、严禁敲击、碰撞; 6、严禁在气瓶上进行电焊引弧; 7、严禁用温度超过40的热源对气瓶加热; 8、瓶内气体不得用尽,必须留有余压; 9、在可能造成回流的使用场合,使用设备上必须配置防止倒灌的 装置,如单向阀、止回阀、缓冲罐等。

10、三、液化石油气瓶用户,不得将气瓶内的液化石油气向其他气瓶 倒装,不得自行处理气瓶内的残液; 四、气瓶投入使用后,不得对瓶体进行控补、焊接修理。 五、运输和装卸气瓶时,应做到: 1、运输工具上应有明显的安全标志; 2、必须配戴好瓶帽(有防护罩的除外),轻装轻卸,严禁抛、滑、滚、碰; 3、吊装时,严禁使用电磁起重机和链绳; 4、瓶内气体相互接触能引起燃烧爆炸和产生毒物的气瓶,不得同车运输; 5、气瓶装在车上,应妥善固定,且不得超高; 6、夏季运输应有遮阳设施,避免曝晒,城市的繁华市区应避免白天运输; 7、严禁烟火。运输可燃气体气瓶时,运输工具上应有灭火器材; 8、运输气瓶的车不得在繁华市区、重要机

11、关附近停靠;车停靠时,司机与押运人员不得同时离开; 9、装有石油液化气的气瓶,不应长途运输。 六、储存气瓶时,应遵守下列要求: 1、应置于专用仓库储存,气瓶仓库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2、仓库内不得有地沟、暗道,严禁明火和其它热源;仓库内应通风、干燥,避免阳光直射; 3、空瓶与实瓶两者应分开放置,有明显标志,并在附近设置灭火器材。 4、气瓶放置应整齐,配戴好瓶帽。立放时,要妥善固定。七、使用氧气瓶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1)使用前要仔细观看气瓶肩部球面部分的标志。特别是注意“下次试压时间”。并在使用过程中按照要求定期对气瓶作技术检验。不得使用超过应检期限的气瓶。 (2)使用时,首先要

12、做外部检查,检查重点是瓶阀、接管螺纹、减压器等。如果发现有漏气、滑扣、表针动作不灵或“爬高”等,应及时维修,切忌随便处理。禁止带压拧紧阀杆,调整垫料。检查漏气时应用肥皂水,不得使用明火。 气瓶与电焊在同一场所使用时,瓶底应垫上绝缘物,以防气瓶带电。与气瓶接触的管道和设备要有接地装置,防止由于产生静电造成燃烧或爆炸。 冬季使用气瓶时,瓶阀或减压器可能出现结霜现象,或用热水或蒸汽解冻,严禁用火烘烤或用铁器敲击瓶阀,也不能猛拧减压器的调节螺丝,以防气体大量冲出造成事故。 (3)在使用和贮运气瓶过程中,应避免剧烈震动和撞击。 搬运气瓶要轻装轻卸,必须用专门的抬架或小推车,禁止直接使用钢丝绳等吊运氧气瓶。使用和贮存时,应用栏杆或支架对气瓶加以固定,防止倾倒。 (4)氧气瓶应远离高温、明火和熔融金属飞溅物相距10米(m)以上。夏季使用时不得在烈日下曝晒。 (5)开启瓶阀或减压器时动作要缓慢,以防喷出高速气流中的静电火花放电、固体微粒的碰撞热和降擦热、气体受突然压缩时放出的热量(绝热压缩)等引起氧气瓶和减压器爆炸着火。 (6)氧气瓶中氧气不能全部用尽,应留有余气0.20.3兆帕(MPa),使气瓶保持正压,并关紧阀门防上漏气。目的是预防可燃气倒流入瓶,而且在充气时便于化验瓶内气体成分。 (7)氧气瓶阀不得沾染油脂,不得用沾有油脂的工具、手套或油污工作服等接触瓶阀和减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