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规划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1468738 上传时间:2024-02-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规划(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灞桥区职业教育中心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规划(2016-2020)专业负责人:朱雄伟2018 年修订版灞桥区职业教育中心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一、本专业需求论证及建设现状1、专业前景及需求据统计,世界上汽车发达国家的汽修企业,一般高级技工和中级 技工的比例已分别达到29%和35%,而我们国内的汽修企业的中级技工 的比例一般却在25%以下。全国汽车维修行业每年需要新增近50万从 业人员。我国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和掌握操作技能的汽车维修人才却相 当紧缺,已成为制约汽车市场行业发展的瓶颈。按照全国汽车维修行 业从业人员300万测算,每年需求汽车维修从业人员大约需要1.5万 人。从国内汽车企业的需

2、求来看,汽修高级技师是很抢手的。据调查 显示高级技师月收入可达1.2万到1.5万元。随着国内汽车销售量逐年 增加,市场对汽修高级技师的需求将十分巨大,预计高级技师的年薪 在20万元。通过用工单位对本专业学生的信息反馈,汽车检测与维修 专业仍为目前急需的热门专业,人才需求量很大,且呈逐年增长的趋 势。由此可见,汽修中高级技师的前景火热。2. 本专业的现状1)近三年来的招生情况(见下表)年级类别人数2015 级322016 级372017 级35从上述近三年招生的情况可以看出,本专业的招生承上升趋势, 招生人数逐年上升,通过对企业调研和考察,以及招生调研和毕业生 回访,我们发现,我校的汽车专业办学

3、规模有急需扩大的需求。因此, 今后三至五年内,我们将扩大本专业办学规模和加强实训设备建设, 以和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校企合作为依托,以新能源汽车检测、维修、 保养为专业发展方向,积极提升专业办学水平。3、本专业的师资队伍情况和实训设备等本专业专业课教师6 人,外聘教师3 人,参加国家级骨干培训1 人,参加行业、市级培训6 人。高级职称2 人,其余为中级职称,师 资队伍职称结构基本合理,但从专业技术结构发展来看,近几年如果 不引进年轻教师和专业技术高的教师充实师资队伍,几年后就会呈现 出“青黄不接”的现状,对本专业的发展极为不利。4、本专业校内实验实训建设情况本专业现有:1、缸内直喷电控汽油发动机实

4、训台。2、电控汽油发动机实训台-B。3、电控汽油发动机检测台。4、汽油版汽车故障电脑诊断仪。5、汽车尾气分析仪。6、汽车尾气分析仪。7、发动机点火系统示教板(四种点火方式)。8、电子式定速巡航系统示教板。9、汽车电动座椅系统示教板。10、汽油发动机实训台。11、汽车车门控制系统综合实训台。12、汽车前照灯自动调整系统示教板。13、汽车维修工具。14、整车电器系统示教板。15、龙门式二柱举升机。16、四轮定位仪 17、电控自动变速器实训台 18、电控无级变速 器实训台。19、汽车 ABS/EBD 制动系统实训台 20、电动助力式转向系统实 训台。21、压缩空气机及管路系统。22、汽车尾气排气设施

5、。学校累计投资了近300万元建成了约700平方米的汽车运用与维 修专业的实训工厂,汽车专业主要实训设备按照汽车4S店标准配置, 具备完整的专业系统示教板,初步建成了具备汽车新能源养护、维修、 装潢、美容、电控系统的综合性实训基地。2017年学校投资80 万元 建成了新能源汽车实训室。5、增强专业人才的培养,深化课程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虽然每年都再修订,但汽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 异,社会需求更是瞬息万变,如果不进行认真的专业研究并引进用人 单位的技术大量的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就很难以满足社会发展与社 会需求的变化;目前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在新能源汽车方面还处于起 步阶段,因此要加快核心课程和精品课程

6、的建设步伐,以促进课程教 学水平与师资队伍水平的提高。二、本专业建设规划方案(一)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改革根据汽车行业对从业人员岗位能力的要求,结合行业标准,深化 “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制造、检测、维修、销售 等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重点建设3门优质课程及课程标准,并编制 其教辅材料。构建 “教、学、做”合一,践行能力标准、课程体系、 职业证书和从业资格证“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校企共 同参与的机制。(二)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由1名专业带头人、3名骨干教师、2名“双师型”教师、 4名外聘教师,建成一支近10人的专业教学团队。建立“双师型”师资 队伍。本专业每年招生80

7、余人,在学校现有专业教师的基础上,建设 期内选拔1名教学经验丰富的专任教师进行专业带头人培养。选拔3 名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任教师进行骨干教师培养。开展和吉利汽车有限 公司合作,完善双师素质教师培养机制,共同实施“双师”素质培养计 划,培养具备双师素质专业教师2名,双师素质比例合理的一体化专 兼结合专业教师队伍,选聘具有企业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 3名担任我校兼职教师,制定并完善兼职教师的培养计划书。专业人 才的培养要制度化,每年要有专门化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计划和培养 方案,使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更加符合汽车技术发 展和社会需求变化的要求。(三)课程体系改革及课程建设课程内容与

8、教学方法改革经常化,根据汽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需 求的变化,不断调整课程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技术实 用性,是教学内容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组织专业教师不断学习最新 职业教学理念与先进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采 取先进的教学方法组织课程教学工作,使教学方法内容与教学方法改 革规范化、经常化。(四)精品课程及教材和试题库的建设加强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争取在三年内将汽车底盘检修、汽 车电器设备检修、汽车诊断与检测三门核心课程建立成为我校的精 品课程。力争在全省精品课程建设上有所突破。在教材方面针对目前汽车技术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以及我校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组织我校教师编

9、写符合“教学做一体化” 要求的教材,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争取在三年内完成“汽车 发动机检修”、“汽车底盘检修”、“新能源汽车电器设备检修三门 主干专业课程”校本教材的建设工作。还要编写校企合作教材,开发 校企合作课程。根据企业的需要吸收企业人才与本校教师联合开发符 合企业要求的“特色课程”,并编写校企合作教材。争取在三年内,完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全部主干专业课程的试 题库建设工作;完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全部实训环节的考核题库建 设工作;完成技能比武题库建设工作;完成实践考核题库建设工作。 使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主要课程和主要教学环节的考核更趋客观、公 平、科学、合理。三、本专业建设的总体目

10、标以西安汽车市场为依托,围绕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与结构调整, 不断深化与企业的合作,探索实践“理实一体+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 式,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建成具有真实工作场景,体现“教、学、 做”一体的教学场所,加强校企合作和学生顶岗实习,构建具有鲜明 职业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环境,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建立学校与企 业相结合的教学评价体系。打造一支教学理念先进、实践技能强、“双 师”结构合理的一体化专兼结合专业教师队伍;创新校企合作体制和 机制建设,使本专业成为我市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的汽车维修领域技 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把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成为省内外领先 的品牌专业,每年为社会培训人员200人、

11、服务社会车辆300台。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修订科学化建设由企业技术、管理专家、学校领导、科任教师组成的结构合 理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委员会,负责为专业人才的培养讨论, 修订、审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符合汽车技术 发展的要求,适应社会需求发展的变化。促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和修订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2、师资队伍“双师化”在积极引进年轻教师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对年轻教师进行实践 能力培养,努力建设一支“双师型”的专任教师队伍。3、深化“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各专业课继续完善和探讨“理 实一体化”教学模式。4 、教学研究经常化 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制定切实可行的

12、教学研究计划,使教学 研究工作成为教研组工作的重心,成为教师的一项经常化的工作。5、实训基地生产化积极创造条件,依托汽车检测与维修中心,探索生产型实训基地 的建设途径,努力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将 知名企业的培训基地引进校园,实现校内实训与校外生产实训零距离 接轨。四、本专业建设的具体目标1、专业建设思路(一)专业方向 汽车运用与维修(新能源汽车方向) 通过本专业学习,毕业生成为汽车制造企业、汽车维修、汽车钣 喷、汽车检测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二)课程内容及培养目标介绍教学阶段各阶段主要课程及知识点 阶段培养目标 认证项目入学教育 军训、内务和制度学习1 、培养个人良好的生活

13、习惯2 、学习学校规章制度A阶段基础课程语文、数学、职业规划等课程汽车机械基础、汽车业务管理、汽车电工电子、计算机应用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设备 构造与维修汽车钣金技术、汽车喷涂技术、汽车美容工艺1、学习汽修方面理论课程、掌握计算机应用及办公自动化系统2、掌握汽车发动机、底盘、整车电器的分解、组装和维修技术 熟练运用汽车检测仪器3、掌握钣金喷涂操作技术、掌握美容装潢操作技术(三)该阶段可考的证书:维修工中级证书B阶段提升课程电控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电控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检测设备 与使用市场营销、四大车系典型轿车相关教学内容实训 模块强化训练、岗前模拟训练1、掌握汽车

14、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及维修。2、熟练掌握四大车系的构造与维修,掌握汽车营销。3、完成中专相关的文化课程。4、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该阶段进一步规范提升实训动手能力。 职业发展规划(四)核心课程解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1) 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确定汽车修理工岗位素质、核心 能力,制定人才培养方案。(2) 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技术人员,开发一体化课程教材。(3) 制定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课程实施方案。(4) 改革教学评价方法与手段。不同教学内容采取不同评价方式。(5) 制定教师个性化培养方案。形成校企互动的“双师”结构师资 队伍建设机制。(6) 校与企合作,建成一体化教学场所。2、本专业建设的内容(一

15、)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 建立“理实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汽车维修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依托当地 汽车企业,以汽车维修企业为基地,结合专业课程体系,形成符合本 专业特点的“理实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理实一体化”人才培 养模式,逐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构建“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的一体化课程体系通过对企业的考察、了解,掌握各岗位人员所应具备的能力等; 弄清汽车维修工包括哪些工作项目、完成这些项目的步骤,形成典型 工作任务。 开发一体化课程由本专业教师与合作企业技术骨干共同成立课程开发组,确定汽 车修理工典型工作任务,建设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汽车维 护2门一体化课程和相应的特色校本教材。 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专业学习领域的教学全部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教学全部 安排在实训场所,在教学考核上采用职业素养考核、过程考核和期末 考核相结合方式。 建立一体化教学场所 以汽车维修及诊断技术为核心,在现有基础上,扩展、充实、调 整5个一体化教学场所。在两年的建设期内,新增校外顶岗实习基地4 个,保证学生在外顶岗实习一年以上。 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建立一套由学生、教师、企业、家长、学校等全方位的教学质量 评价体系,确保“理实一体、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