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蜜蜂引路》教学设计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1467490 上传时间:2024-02-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6、蜜蜂引路》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6、蜜蜂引路》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6、蜜蜂引路》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6、蜜蜂引路》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6、蜜蜂引路》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6、蜜蜂引路》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6、蜜蜂引路》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6、蜜蜂引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会认6 个生字,会写 9 个字。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区别“常常”和“往常”的意思。3 、能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二、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感知全文,讲读全文第一到三段,写“蜂、引”等字,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第二课时: 讲读课文第四段, 总结全文。 想象说话训练。完成剩余的练习。三、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设疑导课4 、板书:蜜蜂。范写蜂字,你还知道什么蜂?5 、板书:引路。引路什么意思?引是生字,范写。给引找朋友。6 、设疑:蜜蜂给谁引路?蜜蜂真的会给人们引路吗? (二)整体感知,解决问题 11 、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

2、字音,读通课文。2 、检查生字词语:常常、往常、惊讶、谈天、附近 音音难点是斯和谈。给谈和列找朋友。3 、指名分节读课文。重点读好第一节。4 、蜜蜂给谁带路呢?由示列宁的雕塑。介绍列宁的身 份及当时的时代背景。列宁是伟大的领袖,曲生在俄国。他是个精力充沛的人,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有时甚至一天工作二十几个小时,由于革命工作的艰苦、繁忙,他的病情非常严重。1922年,在医生的强烈要求下,列宁到莫斯科郊外的小村去疗养。病中的列宁仍然坚持读书看报的习惯,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这篇课文就是写 他在疗养期间找养蜂人谈天,向养蜂人学习的事情。(三)蜜蜂是怎样引路的?研读课文重点段第三段。 理清关系1 、默

3、读第三段,想想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小房 子各在什么地方?2 、小组交流,完成贴画。指名交流,在黑板上贴画。3 、看图连起来说说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怎样找到养蜂人1 、读第三段,想列宁所想,看看你能读懂什么?2 、交流。可以从列宁的观察和思考上做进一步的引导。如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蜜蜂,他想:跟着蜜蜂一定能找到养蜂人。 他仔细观察,只见那些蜜蜂采了蜜就 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里,心里想:蜜蜂飞进园子,房子一定就在 这园子附近。当他发现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心里想:房子里住的一定是养蜂的人。3 、列宁观察和思考的对不对呢?读句子证明。哪个词 语说明列宁想

4、的和看到的是完全一样的?(果然)给果然换个词语?(果真、真的)4 、朗读背诵这段话,练习排列句子的顺序。5 、讨论:你觉得列宁是个怎样的人?善于发现,善于 观察,善于思考的人。6 、过渡:养蜂人和列宁的会面又是怎样一个有趣的场 景呢?下节课再学。(四)写字指导重点指导“蜂、敲、派”。特别是“敲、派”的右边写法。“谈”强调一个字中不能有两个捺笔。(五)弹性作业A 、摘抄本课的新词语。B 、画画列宁找养蜂人的线路图。附板书:蜜蜂引路 (板画、贴图)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选词填空:常常往常列宁( )请养蜂的人来谈天。( )派去找他的人不在,列宁只好亲自去找。2 、给这两个词语分别找一个近义词,

5、代进去读读看。(经常、平常)3 、你能用其中的一个词语说一句话吗?4 、列宁又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齐读第三段。(二)研读第四段过渡:在蜜蜂的指引下,列宁找到了养蜂的人。1 、养蜂的人看见列宁会怎么想?指名读第四段。2 、图文结合,说说图上谁是列宁,谁是养蜂的人?从表情看,养蜂人怎么想?3 、那他们会怎么说呢?用浪线划出他们的对话语言。同桌互读对话指名表演读评读: 养蜂人为什么感到惊讶?(伟大领袖来看普通养蜂人; 不知道他的家也来了)师生分角色读。4 、结合理解“向导” , 蜜蜂真的能当向导吗?列宁靠什么找到养蜂人的?5 、 总结: 对了, 列宁是靠动脑筋, 想办法, 仔细观察,利用蜜蜂采蜜后要

6、飞回蜂窝的特点, 找到养蜂人的家。 这就告诉我们小朋友要是碰到困难, 只要开动脑筋, 仔细观察, 认真思考,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6 、养蜂人听了列宁的话后,会怎么说怎么做?续编故事。(三)总结全文,升华主题1 、带着对列宁的敬畏齐读全文。2 、齐读全文。总结全文。师:从疗养并没有使病情转好。 1924 年,在病魔无情地折磨下,列宁离开了他深爱的土地和人民。 但是, 他的精神却在人民心中永存。他的名言却在人民口中传诵。3 、交流列宁的名言。深情地朗读。(四)完成剩余的随堂练习(五)弹性作业1 、摘录列宁的名言数条进行积累2 、把续编的故事写下来。附板书:蜜蜂引路常常 (经常)往常 (平常)续编故事:怎么说? 怎么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