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三级检查管理制度(二篇).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1465261 上传时间:2022-07-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三级检查管理制度(二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质量三级检查管理制度(二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质量三级检查管理制度(二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质量三级检查管理制度(二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质量三级检查管理制度(二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三级检查管理制度(二篇).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质量三级检查管理制度工程质量三级检查制度:1、自检2、监检3、质检一、施工单位自检: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按相应的分项工程质量要求进行自检,并经班组长验收后,方可继续进行施工。施工员应督促班组长自检,为班组创造自检条件(如提供有关表格,协助解决检测工具等),要对班组操作质量进行中间检查。工种间的互检,上道工序完成后下道工序施工前,班组长应进行交接检查,填写交接检查表,经双方签字,方准进行下道工序。上道工序出成品应向下道工序办理成品保护手续,而后发生成品损坏、污染、丢失等问题时由下道工序的单位承担责任。项目总工及质监部门负责向监理组报验二、监理组抽检;对施工单位提出的报验申请,首先由承包人填写

2、请检单,由现场监理人员检查认可签字后转交试验监理人员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报试验工程师认可,在确认合格后报请驻地监理工程师或标段监理工程师签认同意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三、业主或质监站检查;监理组签认合格的施工段落、层次、部位等必须做好台账登记工作,业主或质监站不定期检查时必须提供,并积极协助做好质量检查工作,确保各项检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施工单位采取“三检”(自检、互检、专检相结合的工程质量检查)管理制度,各级设立专职质量检查工程师和质检员,持证上岗,对施工过程的质量实施检查控制。一、自检:作业组织和作业人员的自我质量检验;二、互检。相同工种相同施工条件的作业组织和作业人员,在实施同意施工任务时

3、相互的质量检验。三、专检;专职质量管理人员的例行专业检查。质量三级检查管理制度(二)(一)项目自检和互检(+互检修改记录)项目自检、互检是对项目资料的经常性检查,应贯穿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各地质调查项目应按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办法及单位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进行_%自检和互检。检查过程中要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二)项目专检项目专检是项目承担单位根据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办法要求和本单位质量管理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部分项目开展的项目质量检查工作。项目专检应编制检查计划,检查项目的数量应不少于单位当年承担地质调查项目总数的_%。有野外工作量的项目,应到现场进行质量检查,每个被检查项目,均应形成检

4、查报告,提出存在问题和整改要求,项目承担单位应对项目检查后的整改情况予以验证。(三)项目质量抽查项目质量抽查是中国地调局机关、大区项目办、地科院项目办、武警黄金指挥部,按照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分工和检查比例要求,开展对部分地质调查项目的质量抽查。_年安排的质量抽查项目_项。局机关负责组织大区中心、地科院、武警黄金指挥部自身承担的工作项目及大区项目办、地科院项目办管辖项目之外的项目质量抽查。各大区项目办、地科院项目办、武警黄金指挥部负责组织管辖范围内计划项目所属工作项目的质量抽查。项目质量检查采用联合抽查和专业分组抽查两种形式。应视具体情况,组成联合检查组,对一个或多个工作项目进行质量

5、检查;专业分组抽查应组成专家组,对同一专业的一个或多个工作项目进行质量检查。检查组应认真听取项目负责人的汇报、查阅项目原始资料、现场检查、核实工作量的完成情况和野外施工质量,在此基础上,对项目质量做出整体评述,给出质量等级,提出存在的问题和整改建议,并与项目承担单位充分交换意见,最终形成项目质量检查报告,报送组织抽查单位,同时抄送项目承担单位。项目质量检查内容包括,项目人员投入、工作进度、野外原始资料编录和施工质量、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及以往检查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等。着重检查项目人员投入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项目工作进度是否正常,实际完成的工作量是否与设计相符;检查项目原始地质记录、图、表,工程编录的内容是否齐全、完整和清晰,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规定,是否与野外地质实情况吻合;检查是否及时进行日常整理和阶段性综合整理,项目工作部署依据是否充分,工作量的使用和各种方法的配合是否合理有效,工程施工质量是否满足规范要求;检查项目是否建立了质量目标,项目使用的技术文件和管理文件是否齐全、完整,项目在野外工作前是否进行了仪器校准,项目原始资料是否进行了自检、互检,检查记录是否齐全、完整,各级检查提出的问题是否进行了修改、验证,半年报、阶段性总结报告的编写是否及时、到位等。第2页共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