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教案(粤教版高二必修三)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1464176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雨霖铃》教案(粤教版高二必修三)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雨霖铃》教案(粤教版高二必修三)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雨霖铃》教案(粤教版高二必修三)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雨霖铃》教案(粤教版高二必修三)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雨霖铃》教案(粤教版高二必修三)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雨霖铃》教案(粤教版高二必修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雨霖铃》教案(粤教版高二必修三)(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雨霖铃教案 ( 粤教版高二必修三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1)以读带析,在朗读中体味雨霖铃的思想感情和 凄清意境。(2)深刻体会雨霖铃的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艺术 特色。2 、能力目标: 通过理解文句,分析意境,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 力。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 : 体会欣赏景中见情,情景交融,尽情铺写的表 现手法。2 、难点 : 词中所体现的离别情绪。教学时数 :10-15 分钟 二、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 我们都知道,宋词分为两派,即豪放派和婉约派。而我 们今天讲的柳永则是北宋婉约词派的代表。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柳永在北宋词 坛上是一个很重要的作家。他少年

2、时代到汴京应试,流连于 秦楼楚馆,常为歌伎填词作曲。由于流传的轶事和词中所表 现的内容,人们都把他看作是一个风流浪子,以致不为时人 所重,潦倒一生,功名不扬。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时,才改名柳永,考取进士, 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有乐章集问世。由于他遭遇坎坷,较多地同中下层市民接触,因此他的 词语言比较朴素,接近口语 , 音律和谐,美妙动听,他是第 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人,扩充了词的体制容量,对词的发展 有一定的贡献。在表现手法上 , 他善于铺叙,尽情描绘,把 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在内容上,大都反映大都市中 的繁华风光,体现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抒发离愁别恨的痛 苦,表现妇女不幸

3、的遭遇和自身沉沦的哀怨,但也曲折地流 露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因而他的词曾传唱一时,甚至“凡 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深受当时市民的欢迎。2 、指导诵读 下面我们先来朗读这首柳永的雨霖铃。不过在朗读 前呢,请同学们把握诗词诵读的几个要点。首先是要读准字音; 其次要读出节奏,宋词不比唐诗那样整齐划一,每句是 不同的。再注意韵脚的读法,要短促而清晰;最后要有感情的朗读,去体味词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3 、赏析1 、这首词是柳永的代表作之一 , 写他要离开汴京 ( 今开 封) 去各地飘泊时和他的心爱的人难舍难分的离愁别恨。2 、逐句赏析上片(学生朗读、体会、讨论后分组发言 , 教师纠正)(1)寒蝉凄切,

4、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寒蝉凄凉急促地叫着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的时候急雨刚 刚停歇对 : 面对。分析: 起笔用融情入景,以景衬情的手法不仅捕捉了晚 秋景物特色,写出所见所闻所感,而且酿造出足以触动离愁 别恨的气氛和情调。试想 : 在树上寒蝉凄切的叫声里,在暮 色苍茫而又冷清的景象中,送别时面对长亭,该是多么动人 愁思的境界啊 ! 就在这个时候,阵阵骤雨,刚刚收住了雨脚, 好朋友啊,就要走了 ! 这时节,动人的愁思将怎样地抒发出 来呢?(2)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在京城门外设帐饯别没有心思喝酒留恋时候 (船家却 )催 着船儿出发分析: 接着写“帐饮无绪”,写“兰舟催发”,就在汴 京城外,送

5、别筵上,依依惜别,心绪不宁的场合里,“骤雨” 是“留恋”的短暂时机;而“初歇”是“催发”的缘由;同 时,“留恋”表明不得不别,一个“处”字既点明关节,又 揭示出比较微妙的心理活动。于是这主观和客观之间的矛盾,使“无绪”铺写到一定的深度。下面作者又是怎样进一步地 抒发情怀呢 ?(3)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拉着手互相看着饱含泪水的双眼竟哽噎着 ( 连半句话也 ) 没有说噎 : 阻塞。话 : 动词,说。分析: 既然欲饮无绪,欲留不能,这时,纵有千言万语 也说不出口,只有泪眼相对,执手告别罢了,满腹哀伤情, 尽在不言中。这是柔情蜜意的流露,是情感集中的表现。以上是实写离别时难分难舍的心情。(4)念

6、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想(我)走了又走 (一路上)看尽千里烟波傍晚,空阔的天 地间云气沉沉烟雾笼罩千里: 极言路途之远。烟波 :水波渺茫,看远处有如烟雾 笼罩。分析: 结句望空凝思,情意绵绵。这里,一个“急”字, 紧扣上文的“无绪”,同时领起结句,把近景和远景连成一 片;另一方面,这个“念”字贯注到下阙的描述,在手法上 以情带景,在结构上有结有领。小结: 写离别时难分难舍的心情。分析: 从抒情的重点和层次上看,上阙扣住“别”字, 由出行到“帐饮”,到“催发”,到“执手”,到“遥念”,突出了惜别的深情,离别的痛苦板书:上片,离别中悲痛:饯别景饯别宴饯别情饯别景 寒蝉、长亭、骤雨帐饮泪眼、凝噎烟 波、暮霭3 、逐句赏析下片(5)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 (最) 伤心的是离别 (叫人)怎能忍受 这冷落的清秋时节伤:动词,忧愁、忧思,这里作意动,以为伤。更:复,又。那 : 何、怎。堪: 承当、忍受。清秋 : 凄凉清苦的秋天。分析 : 起笔紧承上阙的“念”字推展开去,泛论离愁别 恨,自古如此。再用“更那堪”翻进一层,突出当秋而悲。 这样,作者把自己的感受作为普遍意义提了出来,丰富了主 题,同时也呼应上文,点明“冷落清秋”,再次以情景交融 来渲染,情意更浓。作者驰骋想象,并运用以情带景的写法, 唱出了传诵一时的名句。s(content_to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