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具体案例与分析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1463031 上传时间:2023-08-2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中具体案例与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教学中具体案例与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中具体案例与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中具体案例与分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中具体案例与分析,运用了几种策略 我认为教育活动设计中活动过程的设计要确保有效性。 活动过程是指教师与幼儿在共同实现教学任务中的活动状态变换及其学习流程。由相互依存的教和学两方面构成活动过程,从形式上看,只是表现了某一个教学活动从开始到结束的程序,但实际上却蕴涵着一定的教育指导思想,体现教师的设计能力。在活动过程的设计中,要追求活动过程设计的有效性。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

2、制定以下目标:1、引导幼儿感受散文的美,体验母子亲情交流的愉快。2、加深幼儿对树叶从春天到秋天逐渐变黄,最后变成落叶的认识。3、帮助幼儿理解新词:“翩翩起物,四面八方,焐焐,惦记,盼望。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为第一个目标:引导幼儿感受散文的美,体验母子亲情交流的愉快。我将本次活动的难点定为第三个目标:帮助幼儿理解新词:“翩翩起物,四面八方,焐焐,惦记,盼望。在这个过程中,我主要通过启发提问、动作表演等方式让幼儿理解并掌握新词,以突破难点.为了展示给幼儿,作品的优美意境,又能使幼儿在活动中得以充分的理解和表达,我作了以下的准备:物质准备:1、图片若干张,电视机2、大树妈妈头饰1个,小树叶头饰

3、若干个3、录音机,一段舒缓的音乐磁带。知识准备:了解春天、夏天、秋天、冬天不同的季节特征。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式的师幼互动”,因此本活动我除了和幼儿一起准备丰富的活动材料,还挖掘此活动的活动价值,采用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活动中我运用了-1、直观教学法:本活动为了帮助幼儿熟悉散文内容,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我采用了直观教学法。当老师在有感情地朗诵散文时,逐段地出示相应的图片。让幼儿通过眼、耳、口等多种感观欣赏作品。2、启发提问法:在幼儿欣赏了完整的作品后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逐句理解并学习新词。如老师提问:“小树叶在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夏天又怎么样

4、了?秋天又怎么样?小树叶落不来时,先飘到哪?后飘到哪?像什么?等等除以上教法外,我也将引导幼儿用多种方法学习此散文,体验母子亲情交流的愉快。1、动作表演法:本活动中要求幼儿学习新词,为了避免让孩子枯燥地学习理解新词。我将引导孩子通过动作表演加深记忆和理解。如学习翩翩起舞一词时请孩子们用各种优美的舞姿来表现,而表现四面八方时则请孩子们四散站立。2、游戏法:活动中还要求幼儿能感受散文的美,体验母子亲情交流的愉快,我则采用游戏法,由老师扮演妈妈,小朋友扮演小树叶,在游戏中加深体验。总之,一个好的教学活动方案的设计既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成果,也是教师综合能力的再现,更是教师教育观念的体现。只要教师努力学习、潜心研究、勤于思考、不断反思,就会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设计出一个个成功的教学活动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