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1秋《分离工程》在线作业一答案参考13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1462774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6.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1秋《分离工程》在线作业一答案参考13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1秋《分离工程》在线作业一答案参考13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1秋《分离工程》在线作业一答案参考13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1秋《分离工程》在线作业一答案参考13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1秋《分离工程》在线作业一答案参考13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1秋《分离工程》在线作业一答案参考1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1秋《分离工程》在线作业一答案参考13(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1秋分离工程在线作业一答案参考1. 核酸可分为哪些种类?它们是如何分布的?核酸可分为哪些种类?它们是如何分布的?核酸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两大类。 原核细胞中DNA集中在核区,其核细胞DNA分布在核内,病毒只含DNA或只含RNA,RNA存在于原核生物、真核生物或部分RNA病毒中。 2. 用EDTA滴定金属离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M一定,越大,突跃范围越大 (B) cM一定,越小,突跃范围越大 (C用EDTA滴定金属离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M一定,越大,突跃范围越大(B) cM一定,越小,突跃范围越大(C)一定,cM越大,突跃范围越大(

2、D)一定,cM越小,突跃范围越大AC3. 根据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制度,装置至少( )进行一次关键装置要害(重点)部位的的实际演练A、一个月B、一季度C、半年D、一年参考答案:C4. 下列氨基酸中,_含氮量最高。 AArg BHis CGln DLys下列氨基酸中,_含氮量最高。AArgBHisCGlnDLysA5. 磷酸吡哆醛或磷酸吡哆胺是_、_和_的辅酶。磷酸吡哆醛或磷酸吡哆胺是_、_和_的辅酶。转氨酶$氨基酸脱羧酶$半胱氨酸脱硫酶6. 装置必须制定和完善关键装置要害(重点)部位的各种( )A、操作法B、工艺技术规程C、应急处理预案D、停工方案参考答案:C7. 分别举例写出K2MnO4显示还原

3、性、氧化性以及歧化反应的方程式。分别举例写出K2MnO4显示还原性、氧化性以及歧化反应的方程式。显示还原性:2K2MnO4+Cl22KMnO4+2KCl 显示氧化性:K2MnO4+2KI+2H2OMnO2+I2+4KOH 歧化反应:3K2MnO4+2H2OMnO2+2KMnO4+4KOH 8. 催化6-磷酸葡萄糖脱氢生成6-磷酸葡萄糖酸反应的辅酶是NADP,它是维生素PP的衍生物。催化6-磷酸葡萄糖脱氢生成6-磷酸葡萄糖酸反应的辅酶是NADP,它是维生素PP的衍生物。正确9. 下列气相色谱操作条件不正确的是( ) A载气的热导率尽可能与被测组分的热导率接近 B使最难分离的物质对下列气相色谱操作

4、条件不正确的是()A载气的热导率尽可能与被测组分的热导率接近B使最难分离的物质对能很好分离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较低的柱温C汽化温度越高越好D检测室温度应低于柱温ACDA错,载气与被测组分的热导率越接近,灵敏度越低;C错,汽化温度太高,样品易分解;D错,检测室温度应等于或高于柱温。10. 在760加热分解N2O5(A),当初始压力pA,0为38.663kPa时,半衰期t12=255s;pA,0=46.663kPa时,t12=212s;求反应在760加热分解N2O5(A),当初始压力pA,0为38.663kPa时,半衰期t1/2=255s;pA,0=46.663kPa时,t1/2=212s;求反应

5、级数及pA,0=101.325kPa时的t1/2。11. 5用Karl Fischer法(药典法)与气相色谱法测定同一冰醋酸样品中的微量水分。试用统计检验(置信度为95%)评价气5用Karl Fischer法(药典法)与气相色谱法测定同一冰醋酸样品中的微量水分。试用统计检验(置信度为95%)评价气相色谱法可否用于测定冰醋酸中微量水分。测定结果如下Karl Fischer法(%):0.762 0.746 0.7380.738 0.753 0.747气相色谱法(%):0.749 0.740 0.749 0.751 0.747 0.752将测定结果从小到大排列 Karl Fischer法(%):0.

6、738 0.738 0.746 0.747 0.753 0.762 气相色谱法(%):0.740 0.747 0.749 0.749 0.751 0.752 (2) Q检验 Karl Fischer法可疑值:0.762% ,故0.762%也应保留 气相色谱法:0.740% ,故0.740%也应保留。 (3) F检验 先求统计量Karl Fischer法:n1=6,s1=9.210-5; 气相色谱法:n2=6,s2=4.310-5。 ,两种方法的精密度相当。 (4) t检验 说明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可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冰醋酸中微量水分。 12. 关于成熟红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具有分裂增殖的能力

7、 B有核糖体和RNA C能够合成蛋白质及核酸 D关于成熟红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A具有分裂增殖的能力B有核糖体和RNAC能够合成蛋白质及核酸D具有磷酸戊糖途径E不能合成谷胱苷肽D13. 可见-紫外光区的波长范围是200760nm,A值在_之间时,相对误差较小,是测量最适宜的范围。可见-紫外光区的波长范围是200760nm,A值在_之间时,相对误差较小,是测量最适宜的范围。0.20.714. 已知Zn(OH)2的溶度积常数为8.010-17,则Zn(OH)2在水中的溶解度为 (A) 2.010-6moldm-3; (B) 3.110-6mo已知Zn(OH)2的溶度积常数为8.010-17,则Zn

8、(OH)2在水中的溶解度为(A) 2.010-6moldm-3;(B) 3.110-6moldm-3;(C) 2.010-9moldm-3;(D) 3.110-9mol;dm-3。A15. 气体状态、液体状态下丙酮的IR谱图中,的出峰位置为( )。 A1742cm-1、1718cm-1 B1718cm-1、1742cm-1 C都气体状态、液体状态下丙酮的IR谱图中,的出峰位置为()。A1742cm-1、1718cm-1B1718cm-1、1742cm-1C都在1725cm-1D1785cm-1、1725cm-1A16. 液化气的主要组分是( )。A、C3B、C4C、C4和C5D、C3和C4参考

9、答案:D17. 对蛋白酶A的叙述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 (A)通过ATP活化。 (B)在没有激活剂时有2个催化亚基( )和两个调节亚对蛋白酶A的叙述中哪一个是正确的()(A)通过ATP活化。(B)在没有激活剂时有2个催化亚基( )和两个调节亚基(R)组成。(C)激活剂结合后解离成一个C2和2个R亚基。(D)在C亚基中含有一个假底物顺序。D18. 下列有关血浆蛋白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A许多血浆蛋白是糖蛋白 B白蛋白最富含多糖 C在pH8.6时-下列有关血浆蛋白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许多血浆蛋白是糖蛋白B白蛋白最富含多糖C在pH8.6时-球蛋白的电泳迁移较其他血浆蛋白都快D1-球蛋

10、白是一种简单蛋白质的多型变种E免疫电泳用于分离免疫球蛋白的效果最佳,但不能用来分离其他血浆蛋白A19. 精密度高的一组数据,其准确度也一定高。 ( )精密度高的一组数据,其准确度也一定高。 ()错误20. 分析纯NaOH(固体)可用于直接配制标准溶液。分析纯NaOH(固体)可用于直接配制标准溶液。错误因为NaOH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所以不能作为基准物质使用,不能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21. 加聚和缩聚反应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均随转化率和反应程度的增加而增加。( )加聚和缩聚反应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均随转化率和反应程度的增加而增加。()错误22. 指出下列物质分别是哪种维生素的前体?指出下

11、列物质分别是哪种维生素的前体?维生素A;$维生素D2;$维生素D3;$维生素B5。23. 已知反应2NO(g)+Cl2(g)2NOCl(l)在-10下的浓度与速率实验数据为: 浓度c/(molL-1) 初始速率v/已知反应2NO(g)+Cl2(g)2NOCl(l)在-10下的浓度与速率实验数据为:浓度c/(molL-1)初始速率v/(molL-1s-1)NOCl20.100.100.200.100.200.200.180.351.45该反应对于NO的反应级数为_,对于Cl2的反应级数为_,在-10下,该反应的速率常数k为_。2$1$180mol-2L2s-124. 共轭酸碱的Ka和Kb之间的定

12、量关系为_。共轭酸碱的Ka和Kb之间的定量关系为_。正确答案:KaKb=KwKaKb=Kw25. UGG是色氨酸的密码子,UUC、GUU是苯丙氨酸的密码子,GGU是甘氨酸的密码子,UCC是丝氨酸的密码子,CCC是脯氨酸的UGG是色氨酸的密码子,UUC、GUU是苯丙氨酸的密码子,GGU是甘氨酸的密码子,UCC是丝氨酸的密码子,CCC是脯氨酸的密码子。mRNA序列UGGUUCCC指导合成的二肽可能是()AGly-SerBTrp-PheCPhe-ProDGly-ProABC本题考察点是遗传密码的连续性特点。由于题目并未指明由哪一位核苷酸开始翻译,因此可从任一位开始,但开始后则需连续阅读密码。26.

13、指出下列单体(M1)与丁二烯(M2)交替共聚趋势的增加顺序并说明原因。 (1)氯乙烯(r1r2=0.31); (2)苯乙烯(r1指出下列单体(M1)与丁二烯(M2)交替共聚趋势的增加顺序并说明原因。(1)氯乙烯(r1r2=0.31);(2)苯乙烯(r1r2=0.78);(3)丙烯腈(r1r2=0.006);(4)甲基丙烯酸甲酯(r1r2=0.19)。由r1r2=exp-(e1-e2)2得到ln(r1r2)=-(e1-e2)2 可以得出单体M1和单体M2的极性相差越大,r1r2越小,有利于共聚物的形成。故(2)(1)(4)(3)。 27. 标准平衡常数和浓度商Q的表达式相同,因此可用浓度商代替平衡常数。( )标准平衡常数和浓度商Q的表达式相同,因此可用浓度商代替平衡常数。()错误28. 已知298.2K时反应:Ni(H2O)62+6NH3=Ni(NH3)62+6H2O的=-79.49kJmol-1,=-92.05Jmol-1K-1,已知298.2K时反应:Ni(H2O)62+6NH3=Ni(NH3)62+6H2O的=-79.49kJmol-1,=-92.05Jmol-1K-1, =-79.49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