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农业考察报告4篇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1462753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农业考察报告4篇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2022年农业考察报告4篇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2022年农业考察报告4篇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2022年农业考察报告4篇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2022年农业考察报告4篇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农业考察报告4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农业考察报告4篇(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农业考察报告4篇本文目录2017年农业考察报告中国农业代表团赴菲律宾考察报告瑞士德国生态农业考察报告赴澳大利亚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考察报告范文为了学习甘肃省农业节水经验及其新技术,经农牧厅领导同意,由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组织彭阳县、隆德县、原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固原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的负责同志及财政厅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在总站马金虎站长的率领下一行8人,从5月21日至5月28日在甘肃庆阳、酒泉、张掖市及榆中县进行了旱作节水农业技术考察,先后考察了庆阳市西峰区董志镇新后村设施农业示范点、后官寨乡贾北坳粮经间作套种示范点、宁县焦村乡任村和米桥乡宋家村农业综合示范点、正宁县五倾

2、原乡西渠地地膜玉米示范点、五倾原乡上南村及马村小麦旱作丰产栽培示范点,酒泉市肃州区银达村蔬菜高效种植试验示范、西峰乡官北沟高效立体种植示范园、铧尖乡茄子有机生态无土栽培示范区,张掖市甘州区新生花卉蔬菜制种及小麦品种示范点、新联村玉米品种示范点、东联村农作物新品种示范点、新建村加工蕃茄标准化丰产栽培示范点、红联村农业综合示范点及节水示范区,榆中县旱地玉米全膜覆盖双垄面集雨沟播栽培技术示范点。考察期间还与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站、农业节水与土肥管理站及植保站进行了交流和座谈。这次赴甘肃考察,由于总站领导重视,目标明确,接待单位安排周到,不但顺利完成了考察任务,而且学到了甘肃旱作节水的新技术,借鉴甘肃的

3、经验,将会促进宁夏农业节水技术的发展。现就考察情况汇报如下:一、考察区域的基本情况我们所考察的庆阳市与我区的固原市彭阳县、吴忠市同心县相邻,同属西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是甘肃陇东黄土高原的主要组成部分,区内地势北高南低,海拔885-2082米,高差1197米,全市辖7县1区,141个乡,总人口万,总土地面积27119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万亩,占土地面积的%。有效灌溉面积万亩,占耕地面积%。庆阳市地处中纬度地带,大陆性气候特征明显,属典型的旱作雨养农作区,耕作制度一年一熟或二年三熟。年平均气温7-10,日照时数2250-2600小时,10的有效积温2600-3200,无霜期140-185天,太阳

4、辐射年总量千卡/cm2。年降水量480-660mm,具有季节分配不均,降水强度大,年际变化大等特点,降雨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常常出现春旱连伏旱的持续干旱。粮食作物以冬小麦为主,其次为胡麻、油菜、玉米、马铃薯、豆类、谷子、荞麦等。近年来庆阳市农业发展很快,实施“三大产业”的四个百万亩工程,使粮食总产达万吨。县域经济特色明显,如正宁县的“南果北烟(烤烟)”已成规模,农村面貌一新,董志塬树木成荫,果树连片,塬边层层梯田,麦浪滚滚,早胜红牛养殖园处处再现,村村道路畅通,红砖红瓦康居隐落林中,一派大好风光,胜于我区彭阳。张掖市地处甘肃河西走廊中段,位于东经9720,东西长465km,北伟3728-

5、3957,南北宽148km,南北依山,东西狭长,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接金昌,西连酒泉,南与青海接壤,北邻内蒙古自治区,全市辖5县1区,总人口126万,其中农业人口100万。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89- 283mm,蒸发量1700mm,属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全市总面积万km2,现有耕地390万亩,森林万亩,草原3257万亩。农业同宁夏引黄灌溉一样同属“绿洲农业”,地势平坦、光照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依赖祁连山的融雪而灌溉,域内有黑河等大小河流26条,天然径流量达亿米3,水资源量达亿米3,灌溉面积万亩,内农田灌溉面积万亩。近年来由于给黑河下游额济纳旗居延海调水、用水供需矛盾突出。为此,张掖市致力

6、于节水型社会建设,通过灌溉节水改造与配套、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调控、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和经济结构调整、生态建设和水资源保护等措施用三年时间完成了向黑河下游的分水目标。初步建成了草畜、果菜、制种、轻工原料四大主导产业,农业生产发展处于蒸蒸日上的大好局面。酒泉市位于河西走廊西部,总土地面积万km2,辖六县一区,总人口110万,其中农业人口52万。耕地223万亩,海拔1000-1500米,为中温带干旱气候,全年均温。日照充足,热量丰富,年日照时数达3000小时以上,10的积温3100,无霜期127-138天,年降水量不足40mm,主要集中在6-8月,占全年降水量60%-70%,蒸发强烈,极度干旱,冬春季多

7、大风,多形成沙尘暴。农业为沙漠绿洲农业,依赖祁连山的雪水灌溉,境内有17条河流,年径流量达亿米3,近年来狠抓棉花、玉米制种、蔬菜瓜果三大产业,农业发展很快,农民人均收入高达4200元,财政收入突破25亿。榆中县地处陇中黄土高原丘陵区,属半干旱易旱区,年平均降雨量为300-430mm,以旱作农业为主,近年来围绕兰州市场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实现了农民增收。二、甘肃旱作节水技术经验经考察了解,甘肃的节水技术可归纳为“蓄、截、节”,即陇东、陇中、陇西地区以蓄水保墒、集雨微灌技术为主,陇南地区以截流蓄水灌溉技术为主,河西走廊绿洲灌溉农业区以节水工程、节水管理、农艺节水体系建设为主。(一)雨养

8、农业的节水技术1、集雨高效农业技术甘肃集雨高效农业技术的内涵主要是依托现代农业工程技术解决农田充分蓄存当地自然降雨(梯田、条田)和径流(自然或人工),并靠现代节水灌溉技术把贮水用在作物需水关键期和严重干旱时段。在此基础上靠作物与品种选择、土壤培肥与施肥、覆盖技术等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最终达到高效发展旱地农业的目的,其形式为“121”雨水集流工程,即每户建一个100m2左右的雨水集流场,打两眼水窖,发展一亩左右的庭院经济。陇东旱塬雨季6月下旬开始,9月下旬结束,雨季持续100天,降水,占全年降水的%,大于25mm的暴雨日5-8天,降水量占雨季水量的%,雨势猛,不易被作物和土壤吸收,多以地表径流损失

9、,这是集水最有效的水分来源。以自然集水面或人工硬化集水面,集水率按40%或65%计,雨季200m2集水面可集水30-50m3,相当于45mm-76mm,这部分水资源在农作物需水关键期补偿灌溉,可显著提高作物产量。据甘肃省土肥站的技术人员介绍,春小麦在拔节、孕穗期分次补水45mm,地膜玉米在大喇叭口期一次补水60mm,分别较不补水的增产%和%。2、覆盖集水抑蒸保墒技术甘肃在玉米上推广的覆盖集水抑蒸保墒技术主要有覆膜宽窄行栽培、全膜覆盖双垅面集雨沟播、双垅沟栽培、覆膜撮苗种植、覆膜沟播,在小麦上应用的有覆膜穴播、膜侧种植、周年覆盖栽培技术,还包括马铃薯、蔬菜高垅覆膜栽培技术等。通过地膜覆盖有效的减

10、少了土壤水分蒸发损耗,使土壤较长时间保持较高的水分含量,提高了土壤温度,促进了土壤微生物活动,加速了有机物矿化分解,使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增加。加之又是垅作覆盖,使水分叠加,无效降水变为有效降水。从而使旱作农田的水肥气热状况明显改善,作物生长健壮,生育加快,产量大幅度增加。地膜覆盖玉米增加土壤水分48mm,增产达95-100%,水分利用率高达/mm.亩。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甘肃推广面积较大,仅庆阳市XX年就达万亩,其中粮食作物万亩,占全市粮食作物面积的%。3、耕作保墒技术甘肃在旱农区推行了“三墒”整地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压砂栽培技术及“早、深、压、耖”耕作技术。“早、深、压、耖”耕作技术的具体内容

11、是:早麦茬地及早耕翻,秋茬地随收随翻,越早越好,使休闲地喝上天上水,保着地中墒,并使土壤进一步熟化。深伏翻秋翻深度力争达27cm以上。压当土壤表层含水量在12%以下时,先镇压,后播种,以提墒保全苗。封冻前对越冬作物及休闲地镇压,压实表土,弥合裂缝减少空气对流和水分蒸发。耖开春后对休闲地顶凌耖耱,打破表层干夹,耱碎土块,切断土壤表层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雨后,地表泛白,对休闲地及田间作物结合除草,再抄耱、松土,同样具有明显的蓄水保墒作用。4、立体种植及化学抗旱技术在雨养农作区考察时看到粮与菜、粮与油(玉米套种胡麻)间作套种类型甚多,使充沛的光热,多样的作物、有限的降水、宝贵的灌水资源得到了充分利

12、用,取得了效益互补,趋利避弊的效果。化学抗旱技术应用在甘肃旱地作物上也较普遍,主要推广旱地龙等抗旱保水剂及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5、以肥调水技术甘肃旱农区通过增施有机肥、秸杆覆盖还田、根茬还田、种植绿肥及增施化肥,实施有机无机相结合培肥了地力。并大力推广平衡施肥,庆阳市XX年就推广平衡施肥750万亩,大大提高了作物的抗旱能力。宁县农技中心还探索出了冬小麦氮肥后移施肥技术,值得我区借鉴。6、积极推广抗旱节水作物新品种经介绍,宁麦1号、6号、兰天10号、东风1号等冬小麦新品种比西峰22增产10-20%,抗旱性能好,湿面筋含量达30%,蛋白质含量达14%,亩产300kg,可引入彭阳等地试种。(二)河西

13、灌区的节水农业技术1、节水种植技术在注重市场与效益的原则下,选择设计了优质、高效、节水的种植制度和作物结构。减少高产、低效、耗水作物,增加耐旱、节水、优质、高效作物的种植。张掖市实施了“三禁”、“三压”、“三扩”政策,即禁止开荒、禁止移民和禁种高耗水作物;压缩耕地面积,扩大林草面积,压缩粮食作物面积,扩大经济作物面积,压缩高耗水作物面积,扩大低耗水作物面积。在粮食作物中压缩水稻面积万亩,带田面积23万亩,扩大玉米制种面积达54万亩,并建蔬菜基地26万亩,轻工原料基地54万亩,形成了种子加工、果蔬菜产品加工和轻工原料加工三大龙头企业群体。2、耕作改制技术根据不同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和原有耕地基础,

14、设计了节水农业所要求的耕层厚度和有效土层厚度。通过逐年加厚而达到要求,改善土壤的透水性,增加入渗深度,提高蓄水能力,减少流失和蒸发,促进作物根系发育,扩大根系的吸水吸肥范围,增加抗旱、耐肥、抗倒伏能力,打下高产栽培的基础。耕作形式有免耕(翻)深松(每三年进行一次)、浅翻深松(深度20cm)和深耕(翻)(深度25cm以上,隔年进行)。实行深松与免耕相结合、深耕与秸杆还田相结合,达到了改良土壤物理性状,提高土壤肥力的双重目标。3、耕作与覆盖保墒技术通过地表耕作与地面覆盖的途径,降低土壤的毛细管作用,控制田间杂草,减少地面蒸发,保持土壤水分,节约灌溉用水,技术内容分为耕作保墒与覆盖保墒。耕作保墒的主

15、要措施在夏秋作物收获后进行适墒早耕或迎墒早耕,秋耕秋耙,旋耕或浅耕灭草,最大限度的接纳保存夏秋雨水。另外还有早春耙耱,雨后或灌溉后植物株(行)间中耕与搂划,起到保墒作用。覆盖保墒包括秸杆覆盖和地膜覆盖秸杆覆盖:作物灌头水前,利用麦草(衣)覆盖于稀植作物如玉米、瓜菜等的耥上,亩覆盖量250-300kg,前期有保墒抗旱作用,秋后翻压还田有培肥地力的显著效果。地膜覆盖:有增温、减少地表水分蒸发,促进早熟的作用。目前覆盖的方式一是一季作物全生育期覆盖。二是结合免耕进行一年覆膜使用两年。酒泉市已有窄膜覆盖向宽膜或全覆盖的方式发展,覆盖作物由稀植作物向密植作物拓展。张掖、酒泉市玉米、蔬菜、棉花基本上全面采

16、用了高垄地膜覆盖技术4、节水栽培技术一是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抗旱节水优质高效品种,一般选择具有矮杆、株型紧凑、叶面窄、根系发达等抗旱生物学特性的品种。二是实行精量播种,合理密植,有效控制作物的群体结构,减少作物的无效蒸腾。春小麦一般亩有效穗数控制在45-50万株,玉米宜保苗4000-4500株。三是积极推广平衡施肥技术,提高地力和化肥的利用率,增强土壤的保水性和作物的抗旱能力。5、土地整理技术根据田面的高差、地面坡度、土壤和作物种植情况以及不同灌溉方式和机耕作业的要求进行土地整理设计,以增加入渗,减少流失和地面蒸发,提高灌溉质量,缩短灌水时间,降低灌溉定额,提高灌水效率为目标。主要技术内容包括田块规划与土地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