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教育下的语文阅读课堂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1461895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美教育下的语文阅读课堂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审美教育下的语文阅读课堂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审美教育下的语文阅读课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美教育下的语文阅读课堂(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审美教育下的语文阅读课堂作者:陈作江来源:新课程上旬 2019年第5期摘 要: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全面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更是语文课程价值的体现,所以,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教材中“美”元素的 挖掘,要通过不同“美”的展示来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素质教育下的语文阅 读课堂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通过对学生进行情感美、语言美以及情境美的教学 来促使每位学生都能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关键词:审美教育;阅读;小学语文;情感美;语言美;情境美受小升初这一指挥棒的影响,大多数语文课堂将关注点放在了识字教学、写话教学以 及阅读教学等方面,很少会引

2、导学生去感悟和体会文本中的语文美,影响学生基本审美能力的 提高。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审美教育活动的开展,要从多角度入手来为 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出贡献。因此,本文结合语文教学的现状,从情感 美、语言美、情境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确保学生在美的体验中形成基本的语文素养,同时, 也为学生的健全发展作出贡献。一、审美教育:情感美所谓的情感美是指人的情感的纯洁、真挚等审美属性,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我 们不能单一教会学生文本中的基本内容,还要引导学生去感悟文本中的人和事所传递出来的情 感美,继而为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文本价值的实现打好基础。所以,在进

3、行 审美教育时,我们要选择恰当的教育方式来挖掘教材情感,进而使学生感受到文本中所表达的 情感美。例如:在教学小英雄雨来时,这篇文章的学习除了学习一些基本的语文知识之外, 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去感受小英雄雨来身上所表达出来的那份情感美,即:热爱祖国、勇敢 机智的品质。所以,为了提升学生的审美观,也为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这节课的教学时,我先组织学生自主对文本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了阅读,同时,引导学生结合 下面几个问题去分析小雨来的形象特点,即:(1)文章描写了雨来几件事?分别是什么?( 2)小雨来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组织学生边阅读边思考,这样不仅能够让小雨来的形

4、象更加明确,而且对学生理解这 篇文章所传递的情感,对学生理解小英雄雨来身上的那份精神和品质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 在这样的自主思考、自主阅读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去感受雨来身上的那份情感美,进而为学生 的发展打好基础。二、审美教育:语言美语文是一门语言,也是一门具有艺术性的学科,而语言美则是文本作者语言运用功底 的展示,也是语文课程的魅力所在。所以,我们要立足于语文文本,与学生一起去赏析文本中 的一些句子,去感悟和体会文本中的语言美,进而使学生在独立思考与解读中感悟文本中的语 言美,最终在提升学生基本语文文本解读能力的同时,也能让学生感受到文本中的语言美,当 然,也为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做好铺垫

5、工作。例如:在教学秋天的雨时,这是一篇赞美秋的文章,文本中不仅展现了作者对秋 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也运用了很多修辞手法,更有很多优美的语言。所以,在欣赏这节课时, 我与学生一起对文章中的一些句子进行了欣赏,如: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作者将红色的枫叶比喻成了邮票,而且借助“飘哇飘哇”将枫叶落下的样子展示了出来,而且一个“邮”字展现了邮票的特点,也写出了秋意。所以,在赏析文本语言的过程中,我先与学生一起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初步学会如何去欣赏句子,之后,再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文本中的一些句子进行赏析,对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以及所表达出的

6、效果进行思考,这样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美,感受到语文的应用价值,进而使学生在美的熏 陶下获得良好的发展。三、审美教育:情境美情境美是指文本中作者汉字所描绘的场景,也就是说,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 走进作者所描绘的场景之中去感受其中的美,逐渐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也为学生语文素养的 提升打好基础。例如:在教学观潮时,这是一篇寓情于景的文章,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的雄奇壮丽 以及非凡的气势,所以在阅读时,我先组织学生随着笔者的描写去感受和想象作者所描写的场 景。如:“那条白线很快向前移动,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但是,要想让学生真正地 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壮观,单一地让学生借助想象走进这篇文章所描写

7、的场景当中是有一定困 难的,所以,为了让学生感受文本中的情境美。在教学时,除了引导学生想象之外,我还借助 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了钱塘江大潮的相关视频,目的就是要更加直观地将学生导入到作者所描写 的场景之中,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情境美,也对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有着十分密切的联 系。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我们要做好分析与研究工作,通过对文本内容的分类来从不同角度入手来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进而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作出贡献。参考文献: 1武楠楠 .浅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 现代交际, 2018( 22): 171-172. 2袁晓莉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的策略与途径J. 语文教学通讯,2018 ( 30): 61-62.编辑 段丽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