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分析案例3篇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1460424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2.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政策分析案例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公共政策分析案例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公共政策分析案例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公共政策分析案例3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公共政策分析案例3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政策分析案例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政策分析案例3篇(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共政策分析案例3篇公共政策是指国家通过对资源的战略性运用,以协调经济社会活 动及相互关系的一系列政策的总称。我今日为大家细心打算了公共政 策分析案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共政策分析案例 11. 目前我国政策监控机制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如何完善我国的政 策监控机政策周期,指的是公共政策的主体与客体以及作为它们之间互动 结果的政策过程所经验的一个循环。它以政策过程的完成阶段即政策 的调整或终结为标记,往往是一个周而复始、连绵不断的循环过程。政策周期由于所涉及的范围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三种:1、阶段性政策周期2、功能性政策周期3、反复性政策周期政策周期与经济发展周期的关系:政策周期与经济发展周期是

2、休戚相关的,政策周期的循环发展或 干脆或间接地影响了我国经济发展周期的改变快慢与走势强弱。举个 例子而言,看一下从我国的碳循环与政策周期的视角看我国经济发展 与环境爱护。我国已相识到气候改变对其经济发展、生态稳定、社会生活等带 来的实际危害以及潜在威逼。同时,作为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气候问 题,我国的气候改变状况及政策应对也关系到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形 象。对此,我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旨在限制温室气体排放、防止气候 变暖的政策措施。但是一段时间内,这些政策并未得到很好地落实, 气候治理的效果并不志向。从碳循环与政策周期关系的角度对此问题 进行探讨发觉,碳循环与政策周期的差异已经成为我国相关环保政策

3、没有得到落实的深层缘由。因此,无论在将来的政策制定还是推行过 程中,都应当将碳循环与政策周期的不一样这个隐形障碍作为其内生 变量,予以足够重视,从而为我国气候治理进一步扫清道路 ,以取得 显著效果。2. 请你分析中国公共政策执行的主要问题和缘由。一、公共政策是基于公共选择基础上的政策。公共选择是和私人 选择相对应的选择,它基于财产不能靠私人竞争在自愿的双边契约中 来配置的成本和收益不能内部化的决策。由于公共选择不涉及双向的 付出和收益,只涉及非相互性的收益,因此简单导致塔便车、败德、 公地灾难和代理人机会主义。因此,公共选择须要有强制。二、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因素有许多,主要包括制定者、执行者、

4、 实施对象、既得利益集团等,也包括下面所指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三、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类。1、自然环境是指与政策执行系统发生亲密联系并与之进行物质、 能量和信息交换的外部自然条件。自然环境主要包括地理环境、生物 环境和宇宙环境。自然环境与肯定的政策执行系统发生着这样或那样 的联系,影响着政策执行的过程及其结果,2、社会环境通过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教化、科学、技术 道德和风俗习惯等表现为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3. 目前我国政策监控机制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如何完善我国的政策监控机我国政策监控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人大监督力度不够由于法律制度及体制等方面的

5、缘由,我国人大监督实施不力,没 有收到明显的效果:有的监督走了过场,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有的 地方在监督方面对法律法规和人大的有关决议确定实施的监督检查 不够,对人民群众关切的热点问题监督不力。(二)监控机构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三)法律不健全,法律制约不力迄今为止,我国虽已出台一系列关于权力监督制约方面的法律法 规,但原则性的法律规定较多,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结果是原则性 的规定可操作性不强,也很难落实。(四)党政职能不分,责权不统一如管事的机关和人员没有权,有权的机关和人员不管事。(五)监督制约不协调,未构成合力目前我国政府内部监督制约的几种形式,如审计监督、行政监察、 行政执行监督检查等形

6、式之间常常发生不协调、不协作甚至摩擦与相 互掣肘等现象,而且各种监督制约形式由于缺乏明确的职责权限和监 督制约范围,工作中又互不通气,这样一方面既造成了很多重复监督 制约的现象,同时又使很多应当受到制约的对象处于无人过问的盲点 状态。(六)司法监控在我国极为弱化中国实行议行司合一的宪政制度,而不是三权分立。这种宪政制 度确定了我国司法独立有别于三权分立国家司法独立的某些基本特 征,审判权的行使处于权力机关的监督之下。但就权力机关与司法机 关之间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而言,通过这样的立法在宪法和法律上并 无障碍,主要是对司法独立程度的价值取向问题。完善我国政策监控机制的建议:(一)建立健全法律体系用

7、法律规范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评估及终结等各个环节我国 政策监控机制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除执政党系统和行政系统的政 策监控之外,其他主体的政策监控均存在着功能弱化现象,即存在着 不敢监控、监控不力或失职之类的问题。(二)提高监控者的素养监控者的实力和素养对公共政策具有重要影响,优秀的建立者对 提高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的质量,对于提高政策绩效、实现政策目 标,更有助益。(三)制定可行的制度程序与详细的实施细则在经过了几十年的建设与运行之后,我国已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 的政策监控机制体系,对公共政策的整个过程进行了有力的监督与限 制,但是为了监控更加有效、科学、合理,应当制定成文的详细实施细则。(

8、四)完善政策监控的协助手段除上述人大为首的六大监控机制外,应当发挥专家、学者、社会 团体等的协助性监控。(五)增加舆论的透亮度一个国家的政策监控水平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该国舆论的透亮度, 其因为舆论的透亮度对政策监控起有着重要的影响。(六)加强公众和大众传媒的政策监控现代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大众传媒和公众的作用 和影响力越来越不行忽视,一个有效的政策监控须要发挥大众传媒的 作用。公共政策分析案例 2本案例取材于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 知(国发201010 号),内容是国务院针对近日部分城市房价恶性 趋势反弹的现状,要求各有关部门要依据本通知精神,加快制定、调 整和完

9、善房地产市场的相关政策措施,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加强对 各地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主动做好房地产市场 调控政策的解读工作,以维护和推动我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一下是运用公共政策学对于这项通知的案例分析:、政策本质和特征此案例中,国务院针对近期部分城市房价、地价又出现过快上涨 势头,投机性购房再度活跃状况,发布了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 价过快上涨的通知,这一政策的本质体现了我国政府实行宏观调控 手段,对社会利益进行安排和调整,以加强房价的监管和限制,推动 我国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而此项通知经由国务院进 行发布,具有剧烈的政治性、权威性和强制性,它一经发布,便

10、体现 着国家意志,是政府对我国目前房地产市场恶性发呈现状态而执行的 强制经济政策干预手段。二、政策系统的构成及环境政策系统的构成:在我国,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 关、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它获得宪法和法律授权,享有公共权威,能 够对我国社会价值进行权威性安排。因此,它作为这项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的发布者,是此项政策的干 脆主体,在政策系统上属于政策制定系统,居于政策系统的核心地位, 组织和领导着整个决策过程,并对最终这项通知进行发布执行。与之 对应的是作为政策客体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 部委、各直属机构,这些政府机关和职能部门是国务院发布此项通知 时所

11、指向的对象,它们分别具有各自的功能,具有不同的社会分工, 它们之间在市场监管和住房问题上必定会产生各种不同性质、不同层 次的利益需求。这些政策客体在政策系统中属于政策执行系统,在国 务院发布此项通知后,将观念形态的政策内容转化为现实形态的政策 效果,根据各自的分工,依据通知要求自主开展工作,以确保政策目 标的实现。政策系统的一般环境:从这一案例的内容明显可知,国务院所发 布的此项通知受到近期部分城市房价、地价又出现过快上涨势头,投 机性购房再度活跃的经济因素影响后,以调整和加强我国房地产市场 经济环境为基本动身点而执行的政策,它是我国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政 府对房地产市场政策的调整和导向。三、政策

12、问题的提出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与扩散,中国房地产市场政策突然间发 生了重大逆转,使房地产市场出现了难得一见的快速发展机会。由此, 我国房地产市场原先已经绽开的理性调整出现了诸多问题,并导致我 国房地产市场面临本已存在的泡沫接着吹大的巨大风险。这一现状和 问题事实的客观存在的问题,其将来趋势和危害性极有可能干脆影响 社会发展,而这些问题目前已为我国政府统治者和社会大多数人所察 觉,许多相关问题已经进入了政策议程,成为公共政策问题。国务院 作为我国最高的行政机关,是我国公共政策问题的提出主体之一。它 针对前期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 (国办发20104 号)印发后,全国房

13、地产市场整体上出现了一些 主动改变,但近期部分城市房价、地价又出现过快上涨势头,投机性 购房再度活跃状况发布通知,提出一、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 行稳定房价和住房保障职责;二、坚决抑制不合理住房需求;三、增 加住房有效供应;四、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四、加强市场监管五项详细政策问题的调整和解决措施,引导居 民住房理性消费,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五、市场、政府实力与公共政策国务院针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目前存在的市场失败和市场缺陷对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发布了 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希望相关部门、机 关仔细贯彻公务目标,将目标转化为现实的

14、实力,以便有效、实际地 实施公共政策和解决房地产市场问题。例如,案例所给的通知中第一 项其次条:建立考核问责机制。稳定房价和住房保障工作实行省级人 民政府负总责、城市人民政府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住房城乡建设部、 监察部等部门要对省级人民政府的相关工作进行考核,加强监督检 查,建立约谈、巡查和问责制度。对稳定房价、推动保障性住房建设 工作不力,影响社会发展和稳定的,要追究责任。这条细则要求住房城乡建设部、监察部等部门要充分发挥政府实 力、履行政府职能,加强监管、约谈、巡查和问责制度,切实落实方 针要求,不能离开政府职能和房价市场的发展稳定而空泛执行,否则 要追究责任,这也正体现了政府通过公共政策

15、目标解决市场缺陷,削 减市场主体与政府之间的冲突,以提升政府实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发 展。六、小结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 (国发 201010 号)是国务院发布的一项针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现状的公共 政策,旨在进一步落实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的责任,坚决遏制部分城 市房价过快上涨,切实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推动我国房地产市场 健康、稳定、持续发展。通过对这一案例的分析,我们能够从中相识 到,一项由政府发布的公共政策的本质、构成、环境以及运行都体现 着国家意志,是政府制定切实可行、系统完整的宏观经济政策及社会 政策,处理好市场与政府之间,政府各部门、机构之间,人民群众与 政府之间的冲

16、突关系的反映,当然,公共政策执行后能够达到实际目 标、实现良好效应,这对于政府提高决策质量,促进社会发展是具有 不行低估的作用。公共政策分析案例 3环保始终是中国发展进程中一个沉重的话题,也是目前政府决策 中的一个重要指标。以怒江建坝为例,在支持建坝和慎建之间始终存 在着诸如老百姓的脱贫问题、泥石流和地震问题、利益安排问题、能 源战略等相关问题的交锋;而且,看法分为两大阵营的交锋愈演愈烈。一、问题的由来1999 年,国家发改委依据我国的能源现状,依据有关人大代表的 呼吁,确定用合乎程序的方法对怒江进行开发。于是拨出资金,由水 利水电规划总院牵头,用招标的方式确定了两家设计单位北京勘 测设计探讨院、华东勘测设计探讨院,对怒江中下游云南境内的水电 开发进行规划。经过 3 年多的努力,2003 年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