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雏鹰提供翱——(教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1458100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雏鹰提供翱——(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给雏鹰提供翱——(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给雏鹰提供翱——(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给雏鹰提供翱——(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给雏鹰提供翱——(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给雏鹰提供翱——(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雏鹰提供翱——(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给雏鹰提供翱翔的天空高中语文学生试讲课的教学实践教 师:袁 发 金单 位:重庆市渝高中学 给雏鹰提供翱翔的天空高中语文学生试讲课的教学实践教学目的:1、采用学生试讲课的形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2、学习雨霖铃景中见情,情景交融,尽情铺写的表现手法。(教学重点)3、了解婉约词派的特点。4、深入体会作者的离愁别恨及对生平遭遇不幸的感慨。(教学难点)教学步骤:课前准备讲完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的近体诗(即唐诗)时,我对高06级1班的学生说道:“学习唐诗的时候,都是老师在讲。老是同一张面孔在讲台上,我总觉得有些单调,更何况是一张不太年轻的面孔。以前,有

2、同学当过老师,到台上给同学们讲评过作业。那么,学习宋词的时候,我们可不可以变换一下角色,也让同学到台上给大伙儿讲讲课呢?”我的话音刚落,就有学生说“可以”,其中包括班长徐子健。我乘机布置任务:“那好,我现在就指定七位同学担任词七首的主讲人。班长徐子健主讲雨霖铃,比较豪放的王富红主讲念奴娇赤壁怀古,比较婉约的梁莹主讲鹊桥仙,深沉的男子汉(即性格内向的幽默说法)石德治主讲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文静的舒静主讲声声慢,深沉的男子汉之二宋超主讲虞美人,声音动听的朱宁主讲扬州慢。每位主讲再找一位搭档,讲课的时候一人主讲,一人补充。找搭档的时候,最好男女同学搭配,既可以使男女同学的声音互相映衬、相得益彰,又

3、可以互相探讨,培养交际、合作、探究的能力。我希望各位老师认真备课,钻研教材,确定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程序,搭档之间互相商量,密切配合。我能找到的资料和课件,都放进了班上电脑D盘的文件夹袁发金 高二 一里(我校每个教室都有多媒体)。备课的时候,各位老师可适当地利用这些材料,也可以另找资料。我们用两天时间处理完唐诗的相关作业后,就开始宋词的学习。原则上,每学完一首词,就用一节课做巩固练习和迁移训练。请各位老师作好教学安排。每天课前的语文基础知识过关和三分钟口语训练照常进行,过关的具体内容由小老师们决定。”教学情况第三天的语文课,还没等我走进教室,屏幕上已投影出课题雨霖铃;徐子健正在黑板上画着“执手相

4、看泪眼”的画面,石小溪则用彩色粉笔给画面上色。预备铃一响,学生便进行课前三分钟口语训练。口语训练一结束,徐、石老师便叫同学们把高考神梯(教辅用书)传上来,进行基础知识过关(即预习情况)检查:给加点字注音:暮霭沉沉楚天阔 竟无语凝噎 解释加点词: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都门帐饮无绪。基础知识过关检查一结束,徐老师说道:“今天,很荣幸,给大伙儿讲课。希望得到各位的大力支持。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两遍,对照注释疏通文意。时间两分钟。”教学的过程如下:1、自由朗读课文两遍。2、两分钟后,徐老师播放了课文的朗读录音。3、扫除文字障碍,徐老师先让学生提出疑难词句,教师答疑,后由教师提出问题,让学

5、生回答,以检查学生对重要词句的理解情况。4、全班齐读课文。5、石老师介绍作者柳永: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凡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6、徐老师:请同学们谈谈对课文的理解,疏通文意(1分钟)7、学生谈自己的理解:(陈光渝、姜子金和蒲龙举手谈自己的理解)如蒲龙是这样谈的:作者抓住“寒蝉”“长亭晚”“帐饮”“骤雨初歇”“杨柳岸、晓风残月”等自然景物进行勾

6、勒,使深深的离别之情融会于景物描写之中,有力地抒发了词人复杂的思想感情。8、请找出文中写景、抒情的句子:(思考片刻后,有几位学生举手回答)9、小老师投影明确:写景的句子有“寒蝉凄切,骤雨初歇”“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杨柳岸、晓风残月”;抒情的句子有“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多情自古伤离别”“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0、石老师:作品是怎样融情于景的呢?思考后明确:“寒蝉凄切,骤雨初歇”“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杨柳岸、晓风残月”呈现凄苦冷清之景,写出了恋人依依惜别或难舍难分的心情。“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多情自古伤离别”“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则表达出无限惜别

7、之恨。11、石老师:下面,请同学们用白话文讲述这个故事(即翻译或再现意境)(没给学生构思的时间)在没有学生举手的情况下,石老师用白话文讲述这个故事:秋风萧瑟,寒蝉凄切,正长亭晚暮时,我们在此离别,那一阵无情的骤雨,此时刚刚消歇。京城帐中的饯别宴上,酒到唇边,竟无心思饮咽;一杯愁绪结积胸间,难以倾吐抒谴。恋恋不舍之时,船工催促说:“船儿就要出发了。”我们紧紧拉着手,泪眼望着泪眼,心中千言万语竟说不出一字半句,全噎在喉间。想到此次分离,会去得很远很远。在那遥远千里的行程中,还有数不尽的雾雨风烟。眼前暮云阴沉,远处江南楚天也暗晦空阔,茫茫无边。自古以来,多情人最伤心于离别,更不堪忍受的是我们离别在冷

8、落萧疏的清秋时节!我的沉沉愁醉今夜将在何处醒来?恐怕只会在杨柳依依的晴堤岸边,那时只有晓风冷冷,天上一弯残月。从此别后年年,纵有良辰美景,在我眼中也黯然无光,如同虚设。即使我有千种风流,万般情趣,又有何人可与诉说?学生龙攀对石老师再现的意境提出了质疑:龙攀认为“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是实写离别后看到的景色,石老师翻译成离别前的景色是不对的。另一位学生却觉得石老师的翻译是正确的。12、对争议“念去去,千里烟波”的质疑,徐老师进行释疑:“念”即“想”之意,故此句应是写离别前的景色,而非离别后的。13、名句赏析:“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胡桂阳、程杰、石德治和姚秀君举手谈自己的看法

9、。如前句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自然的推想出愁饮醉醒之后在船中所见的残月、岸柳、晓风,但却不能看见自己朝思暮想的情人。这种推想将自己与情人离别后凄凉寂寞的想象和远离京城、漂泊江湖的感受生动地表现了出来。高06级1班 胡桂阳“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不仅写出离人漂泊江湖的孤独,而且写得情意绵绵。微风吹拂的柳丝就像两人的思绪。词人是如此地想让残月和微风把自己的依依不舍之情带到恋人那里,让恋人知道,然后又相聚在一起。高06级1班 石德治小老师对四位学生的不同诠释表示赞赏,并加以表扬。然后投影明确:第一,此句把杨柳、风、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这一副凄清的画面会使离人勾起对

10、往事的回忆,深感眼前的孤单,并渴望再次团聚,言外之意无穷。第二,这副画面又是出现在一个特定的时刻“酒醒”之后!试想,刘永此时不过是他离开心爱的人的第二天早晨,“执手相看泪眼”的图景依然鲜明地留在心上,面对着眼前的凄清景象,而前路是“千里烟波”,他还要继续前行,离自己心爱的人更远,真是“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啊!石老师播放电视剧金粉世家的片头曲,借引出剧中男主角金雁西对女主角冷清秋名字的解释,从而引出文中的另一名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在几位学生举手回答后,明确:离别使人伤心,自古而然,是由于多情的缘故,似乎有些自慰的意思;忽然又转到

11、现实中来,说在这冷落清秋的季节中离别更使人难以忍受,这就更深的开拓了诗的境界。14、鼓励创新:小老师再次赞赏学生做不同的诠释。15、石老师:想一想(拓展延伸)“风忧月残栖苍穹,醉醒孤人心自愁”与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异同之处是什么?(“风忧月残栖苍穹,醉醒孤人心自愁”是徐子健自己写的。为了让评点更加客观,小老师刻意不提作者是谁。)几位学生问:“这是谁写的?”一女生问:“这是不是你们写的?”有学生说:“这两句诗都写了离愁别绪。但是我觉得醉醒孤人心自愁中的孤和自重复了。”16、巩固新课:师生一起回忆上阕(融情入景 虚实相生)寒蝉 长亭 骤雨环境悲凉执手相看 无语凝噎难分难舍 离别难

12、千里烟波 楚天辽阔惆怅作感下阕(以情带景 情景交融)夹岸杨柳 晓风残月酒醒伤情思念苦好景虚设 风情难言惨不成欢 17、用散文诗再现全词的意境(石老师自己写的散文诗): 石老师:同学们看看,下面这首诗歌是否再现了雨霖铃的意境?追忆,追味,追思往昔。相遇,相知,相许日前 可惜苍天不顾念,匆匆相遇,匆匆别离带走淅淅沥沥秋雨,独留依依恋恋杨柳凄凄凉凉蝉鸣,无人听冷冷清清长亭,无人影学生陶涛举手谈看法:认为“带走淅淅沥沥秋雨”中的“淅淅沥沥”不妥,因为雨霖铃是有“骤雨初歇”,应似大雨,不应是淅淅沥沥的小雨。石老师肯定了陶涛的合理成分。18、石老师小结:整首词是缠绵哀怨、伤感低沉的。这首词以冷落的秋景作衬

13、托,精心刻画难分难舍的惜别场景,进而想象别后的离愁别恨,层层铺写,情景相生,反映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抑郁不满的心情。作为封建时代的文人,自伤身世,慨叹自己不能作生活的主人,抒情尽管真实,而情调未免凄怆;对现实尽管忧愤,而意志未免消沉,这是受时代局限的反映。教师总结小老师讲完后,我作了如下点评这节学生试讲课的优点有六:两位小老师的教态自然(微笑教学)。讲授语言清楚。授课思路较为清晰。备课充分,适时地把影视作品引入课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两位小老师都投身写作实践,用自己创作的诗句丰富了讲授的内容。台下的绝大多数同学学习认真,思考积极,发言踊跃。不足之处有五:两位小老师的教学节奏太快:让学生自由朗读

14、课文两遍,却只给两分钟;请同学们谈谈对课文的理解,疏通文意,只给1分钟思考;请同学们用白话文讲述这个故事(即翻译或意境再现),竟没给学生构思的时间,难怪台下没有人举手,只好由石老师再现雨霖铃的意境。小老师的个别字音有误,如“尽管”中“尽”应读三声,石老师读成了四声。对名句的赏析还应深入一些。台下的个别同学注意力不集中,如袁焕海和金炼开小差。对小老师的原创作品进行评价时,台下同学的发言不尽人意。从总体上看,这节试讲课是成功的。徐、石二位老师的讲授为学生试讲课开了一个好头。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相信后面的十二位小老师一定能续写成功的另一半!布置作业高考神梯上的“课后拓展训练”。讲评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