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1456611 上传时间:2024-01-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3.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2一、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21感染源22. 感染途径2二、寄生虫病流行特点32.季节生33.散发性:44.自然疫源性4三、影响寄生虫病流行过程的因素41.外界环境42.社会因素6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一、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包括感染源、感染途径和易感动物 3 个方面:1感染源寄生虫病的感染源是指体内外有寄生虫寄生的宿主(包括患病动物、带虫宿 主、保虫宿主与贮藏宿主)以及有寄生虫分布的外界环境,包括土壤、水、中间 宿主或昆虫媒介等。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病人和带虫者也是动物寄生虫病的重要 感染源。带虫动物是重要的感染源,病原体(虫卯或幼虫)通过宿主的粪、尿、血

2、 液等不断排出体外污染环境,在自然环境中或转人中间宿主体内发育到感染期, 然后经一定途径转移给易感宿主。因此,饲料、饮水、牧场或其他无脊椎动物或 脊椎动物就成为寄生虫传播的主要来源。2. 感染途径感染途径是指寄生虫通过什么方式或什么门户感染宿主。动物感染寄生虫的 途径因寄生虫的种类、传播来源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 (1)经口 感染,如源性寄生虫的感染;(2)经皮肤感染,如日本分体吸虫的尾蚴、类圆线 虫的感染性幼虫都可经宿主皮肤而引起感染;(3)胎盘感染,如先天性弓形虫病、 犬弓首蛔虫病等,日本分体吸虫病也有经胎盘感染的情况;(4)接触感染,如寄 生在动物体表的螨可由患畜与健畜的直接

3、接触引起感染,也可由污染螨的用具间 接接触而传播;(5)经生物媒介感染,如锥虫病、梨形虫病等由蜱叮咬感染。3.易感动物易感动物是指对某种寄生虫缺乏免疫力或免疫力低下的动物,当有感染机会 时即易于感染该种寄生虫病。通常某种动物只对特定种类的寄生虫有易感性,例 如犬只感染弓首蛔虫,而不感染其他蛔虫。此外,动物对寄生虫的易感性常受年龄、品种、体质等因素的影响。二、寄生虫病流行特点1.地区性寄生虫的地理分布称为寄生虫区系。寄生虫病的传播流行常呈明显的区域性 或地方性,即寄生虫的区系有明显差异。在某一地区,动物的感染率虽可有季节 性变化,但一般较为稳定,具有地方性流行的特点。寄生虫病分布的地区性是由 许

4、多因素决定的:(1)自然条件对动物种群分布的影响:动物种群包括寄生虫的终末宿主、 中间宿主和生物媒介,由于各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同,动物种群也不同,决定了与 其相关的寄生虫的分布。例如我国血吸虫病的流行区与钉螺的地理分布是一致 的。(2)寄生虫对自然条件的适应性:各种寄生虫对自然条件的适应性有很大 差异。如有的寄生虫适应于高湿度条件,有的恰恰 相反;某些寄生虫适应于较 温暖的气候,另一些 适应于较寒冷条件。温暖潮湿的气候有利于寄 生虫卵或 幼虫在外界的发育,因此,有些寄生虫 病在南方更为猖獗,如球虫病。(3)寄生虫本身的生物学特性:一般规律是土源性寄生虫地理分布较广, 生物源性寄生虫地理分布受到严

5、格限制。(4)与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条件有关:在有吃生鱼习惯的地区如广东和 广西,华枝睾吸虫病经常流行;云南少数民族喜食生肉,旋毛虫病常有发生。2.季节生寄生虫病的发生往往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寄生虫的发育史比较复杂,各种寄生虫都有自己固有的发育过程,多数寄生 虫要在外界环境中完成一定的发育阶段,因此,气温、降雨量等自然条件的季节 性变化,使寄生虫体外阶段的发育也具有了季节性变化,动物感染发病的时间也 出现了季节性。生活史中需要中间宿主或媒介昆虫的寄生虫,其流行季节常与中 间宿主或昆虫出现的季节相一致,例如华枝睾吸虫病的流行与纹绍螺活动的季节 一致。3.散发性:动物寄生虫病大多是呈散发性的,不像传

6、染 病的病原体具有迅速繁殖、传 播地区广并引起急性病程等特点。散发性的寄生虫病多以慢性经过致使动物消 瘦、贫血、降低生产性能,从而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4.自然疫源性自然疫源性是指病原体、特定的传播 媒介和病原体的贮藏宿主,在其世代 更迭中无限 制地长期存在于自然条件中,在其以往的进化过程和现今自然界 中,都不取决于人的旨意。在寄生虫中,有些虫种可寄生于家养动物以外的其他脊椎动物体内,在流行 病学上,这些动物系保虫宿主。有些保虫宿主分布在未开发的原始森林或荒漠地 区,其体内寄生虫在野生动物之间互相传播,动物只要进入这种地区时就有可能 感染。这种地区常称为原始性自然疫源地。有些保虫宿主分布在动物的

7、生活区内, 其体内寄生虫除在野生动物之间传播以外,还可在家养动物与野生动物之间互相 传播,这种地区称为次生性疫源地。例如在某些地区,特别是灌木丛生的河滩、 草垛为蜱类孳生地带,往往成为梨形虫病的疫源地。寄生虫病的这种自然疫源性 不仅反映寄生虫在自然界的进化过程,同时也说明某些寄生虫病在流行病学和防 治方面的复杂性。三、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某种寄生虫病之所以能在某一地区流行,除了必须具备 3 个基本环节之外, 还受其他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为外界环境和社会条件以及寄生虫的地理分布。1.外界环境对寄生虫而言,宿主是其最直接的外界环境,而广大自然界包括地理条件、 气候、水土等是其间接的外界环境,这些

8、环境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寄生虫病的 流行。1)宿主:宿主条件的不同,对寄生虫的入侵、生活与繁衍有很大影响, 而且决定着寄生虫感染后的命运(生存或死亡)。不同的动物对同一种寄生虫的易 感性有显著差异,即使同种动物,因个体抵抗力不同,有的易感且发病较重,有 的则感染较轻。此外,宿主年龄的不同,对寄生虫的易感性也有很大差异。一般 而言,愈是幼龄动物愈易感染,且发病较重。(2)地理因素:地理条件可以直接影响寄生虫的分布,也可以通过影响生 物种群的分布及其活动而影响寄生虫病的流行,如人畜共患的日本血吸虫病主要 在南方流行,而在北方见不到。一般来说,在生活史中不需要中间宿主或传播媒介的寄生虫,往往是世界性

9、 分布。有易感动物的地方带进病原体,或有病原体的地方引入易感动物,就有可 能发生这类寄生虫病,如蛔虫病、球虫病等。在生活史中需要中间宿主或传播媒 介的寄生虫,往往是地区性分布,其分布范围常受到动物区系和植被的影响。寄 生于人畜的日本血吸虫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的省市和自治区,这与它们的 中间宿主钉螺的分布是相一致的。蜱的分布常和植被的状况密切相关,如硬 蜱多散布于潮湿的森林地带,血蜱多在平原山麓草原,革蜱常在半沙漠地带等。 由于蜱种的分布不同,又造成了梨形虫分布的差异,如犬巴贝斯虫以硬蜱为媒介, 故它们的分布就与各自的媒介相一致。然而,上述情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动物的移动可以改变寄生虫的地理

10、分布, 某些鱼类和鸟类的迁移可以引起寄生虫区系的变化,人类的迁移也把一些寄生虫 带到新的地方。通常在具备适宜的气候、必要的中间宿主和相似的生活习惯时, 这些寄生虫便扩散到新的区域。现代发达的交通工具为动物的移动创造了有利条 件,人类的旅行以及家养动物与野生动物的运输可以将许多寄生虫病带往新的地 区。因此,研究寄生虫的地理分布对于寄生虫病的防治和检疫工作具有指导意义。(3)气候:气候条件包括温度、湿度、降雨量、风力、气压、光照等各种 因素,它们的变化对寄生虫病的流行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恶劣或异常的气候 可造成宿主的抵抗力下降,增加感染的机会。在外界发育的寄生虫以及中间宿主或媒介昆虫各有其所需的

11、最适气候条件, 气候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它们的发育与存活。一般寄生虫的虫卵和幼虫对直射阳光 和干燥的抵抗力很弱。(4)水土:土壤的理化性状与寄生虫的生存有密切关系。对外界环境中的 寄生虫来说,土壤是它们的培养基,土壤中水的化学组成、pH值、土壤的多孔 性等都可影响寄生虫在外界环境中的生长、发育与存活。(5)生物群:外界环境中的寄生虫与生态系统中的植物、脊椎动物和无脊 椎动物等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寄生虫有关的媒介物(植物或动物)、中间宿主及人。 有些吸虫(如肝片吸虫和华枝睾吸虫等)需要以水生植物作为媒介物而形成囊蚴; 一些寄生虫需要昆虫、蜱类、贝类及其他动物作为中间宿主;一些寄生虫需要节 肢动物作为传

12、播媒介。如果缺少这种动物群体之间的联系,寄生虫就中断了发育 而无法生存下去。2.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包括社会制度、经济状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生产方式及饲养 管理条件等,它们都对寄生虫病的流行产生影响。随着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不断利用尚未开发的地区或自然资 源,兴办水利、建立居民区、开垦土地、建立畜禽饲养基地等,可带入某些新的 寄生虫。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集约化和工厂化动物饲养业的兴起,建立了新的小生 态环境,有利于切断某些寄生虫病的传播,使其引起的疾病得到控制和消灭。为 了提高动物生产的经济效益,不断从国外输入高产的动物品种,国内也频繁进行 品种交流,这种动物种群的流动,可使某些寄生虫病带到国内,或从一个地区带 到另一个地区。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的重要问题,城市污水、养殖业和屠宰加工业废弃物都 可污染环境,造成寄生虫病的流行。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宠物进入了家庭,成为某些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感染 来源。某些地区和民族,保持有生食或半生食鱼、肉、乳的习惯,增加了某些寄生 虫病的传播机会。随着交通、旅游业和现代娱乐(如钓鱼、狩猎)的发展,可将某些寄生虫病带人新的地区,或从一个地区带到另一个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