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中级上期语文试题参考word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1454815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中级上期语文试题参考word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初三中级上期语文试题参考word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初三中级上期语文试题参考word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初三中级上期语文试题参考word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初三中级上期语文试题参考word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中级上期语文试题参考word》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中级上期语文试题参考word(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三中2012级上期语文中考模拟试卷2(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认真面对这张试卷,将你的知识和思考化作书写干净整洁、表达清晰完整的文字,做到你能做到的最好!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缄默(jin) 哂笑(shi) 酬和(h) 相形见绌(ch) B蓬蒿(o) 酷肖(xio) 真谛(d) 长吁短叹(y) C鞭挞(t) 虐待(n) 凛冽(ln) 颔首低眉(hn) D禁锢() 奥秘(o) 绯红(fi) 慷慨大方(ki) 2下列句子中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

2、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B在苍芒的大海上,狂风卷急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C人仅有的一点小智惠也是大自然所的附予的,并不属于他自己所有,他只不过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D声音虽极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遍松涛,在微风荡动中舒卷张驰不定,有点龙吟凤哕的意思。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3分)A他有才华而又谦逊,在一群夸夸其谈却无真才实学的人中鹤立鸡群,格外引人注目。 B他登上山顶,感觉视野开阔,目空一切,心胸似乎也变得博大了。 C原来的老病号这次一马当先夺得了长跑第一名。奥秘何在?大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D望着这个可怜的孩子,一种不可名

3、状的怜惜之情涌上心头。4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根据提示加以改正。(4分)近日,由人民文学主办的首届全国高校文学作品评奖、征集和出版活动结束,重庆理工大学学生杨康创造的诗歌我不喜欢有风的日子获一等奖,获得万元奖金。 杨康的家乡是来自陕西汉中西乡县沙河镇,他从高中开始进行课余写作,父爱是他诗歌中最常见的主题。他的诗歌充满真挚、恳切,有一种令人热泪盈眶的力量。 (1)第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 。(2)第处搭配不当,应将 改为 。(3)第处句式杂糅,应改为 。(4)第处成分残缺,应该在 后面补充 。 5本学期课本中名著导读部分给同学们推荐了三部名著,下面是三篇名著导读文章的标题,仔细揣摩后完成下面两

4、个问题。西游记: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 / 海底两万里:科学与幻想之旅名人传:痛苦和磨难造就的伟人(1)总结上述标题共同的特点。(2分) (2)参考上述标题,为你喜欢的一部名著拟写一个导读文章的标题。(2分) 6文学常识填空。(3分) (1)他们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两位重要的作家,同时也是一对情深意重的师生。在八年级(下)的语文课本中,作为老师的 先生用他充满诗情的文字带领我们在云南的歌会中领略了自然纯朴之美,学生 先生也在端午的鸭蛋一文中用平淡质朴的文字抒发了悠长的乡情。 (2)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经说过:19世纪出现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美国女作家,盲聋哑学者,教育家 ,她的作

5、品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7综合性学习(10分)近期,重庆市政府在全国推广重庆旅游,并在广告中提出“重庆,非去不可”的口号。(1)下面这则材料是重庆市旅游局副局长陈一清对提出这个口号的原因的解释,请根据材料内容概括提出这一口号的两条理由。(3分) 这个口号的语言平实,有重庆味儿,把重庆人天生的自信、豪迈、耿直的性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非去不可”这四个字是一种主动式,体现了重庆人民热情好客的特点。从字面上看,外地人一看到这个口号,第一反应是重庆为什么会“非去不可”?重庆相当于抛出了一个问题,让外地人内心充满好奇,这种好奇

6、心会让外地人主动了解重庆、熟悉重庆,对重庆就起到了推广的作用。 (2)“你说非去不可,我就偏偏不去。”有人担心,“非去不可”给人的感觉不太舒服,会让人产生逆反心理。 重庆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院长罗兹柏对此评价说:“非去不可,不等于非来不可。”请辨析“非去不可”和“非来不可”分别会使听众的心理产生怎样的反应?(3分) (3)重庆为什么“非去不可”?如果你是重庆人,会怎么向来重庆或准备来的人解释?除了下面示例列举的原因外,请你也写出一条“重庆,非去不可”的理由。(4分) 示例:这里有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三峡、小三峡、小小三峡等奇丽风光,这里有火锅、泉水鸡等数不胜数的重庆美食。重庆,总有一个地方适合你。 二

7、、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一)古诗文积累(10分,每空1分)8默写填空。(1)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2)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3) ,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4)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5)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6) ,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7)一次又一次,我们在诗歌中邂逅一颗又一颗伟大的心灵。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以“ , ”凛然面对死亡,慷慨悲壮;秋风秋雨中困厄不堪的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祈愿:“ , !”愿世间贫寒的士人不再被风欺雨凌。离京归乡的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用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明志,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不已。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系家国,情牵天下的情怀令后辈动容、景仰。(二)阅读小石潭记,回答912题。(15分)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9、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9解释加点的字。(4分)(1)水尤清冽( ) (2)皆若空游无所依( ) (3)悄怆幽邃( ) (4)以其境过清( ) 10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4分,每小题2分)(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1结合选文内容,参考示例,从内容和形式的角度批注下面的文字。(3分)示例: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批注:这句话生动地描写出了小溪的形态,比喻生动。溪身像北斗星一般曲折,而溪流呈现了蜿蜒前行、轻盈妩媚的动态美。动静间,游记里的小溪活灵活现,如在眼前。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批注: 12寄情山水,忘却烦恼,是古代许多被贬谪的官员相同的选择。但是相同的选择未必带来相同的结果,请结合选文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比较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