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PU革2000万M超纤革800万M2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1454578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3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PU革2000万M超纤革800万M2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年产PU革2000万M超纤革800万M2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年产PU革2000万M超纤革800万M2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年产PU革2000万M超纤革800万M2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年产PU革2000万M超纤革800万M2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产PU革2000万M超纤革800万M2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PU革2000万M超纤革800万M2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1、总论12、市场预测83、产品方案及生产规模114、工艺技术方案125、原料、辅助材料及燃料的供给226、建厂条件和厂址状况237、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状况268、节能359、环境保护3710、劳动保护与平安卫生4411、消防4912、工厂组织和劳动定员5213、工程实施规划5314、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5415、财务及经济评价56附件:(1)福建省惠安县开展方案局?关于科一福建超纤建设工程的批复?惠计2005258号(2)惠安县开展方案局?关于调整科一福建公司投资规模的批复?惠计2005277号(3)总平面布置图1、总论工程名称:科一福建超纤年产PU革2000万平方米、超纤革800万平方

2、米工程主办单位:科一福建超纤法人代表:张金聪工程负责人:黄自存技术负责人:刘伟彬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惠安县开展方案局?关于科一福建超纤建设工程的批复?惠计2005258、277号?。2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3建设单位提供的建设和技术资料。工程提出的背景、投资必要性和意义。科一福建超纤成立于2004年七月,系中外合资企业,注册资金5000万元,该公司主要生产销售超纤合成革原材料及其制品,其技术依托单位浙江科一合成革已有多年技术开发和生产实践根底,因此本工程以科技为先导,以市场为目标,开拓进取,抓住机遇,建设适销对路的PU革和超纤合成革生产基地,满足闽南地区轻工业及服装制鞋市场需求,推动相关行业

3、的开展。本工程有惠安县惠南工业园良好的根底建设优势,有浙江科一集团技术依托,有可靠的原料保证,建设条件良好。面对旺销的市场,走规模化、效益型、节能型的开展之路,可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带动相关产业的开展。建设投资40000万元,其中国产设备投资19284万元,技改后,可实现年均销售收入93440万元,年均利润13094.8万元,年均税金5192.9万元、借款归还期3.68年,可见经济效益良好,有一定抗风险能力。本工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内容,有利于形成惠安及闽南地区轻工业产业集聚效应,有较好的社会效益。研究结论:可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做好引进设备和国产设备的配套工作,对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4、的条款,注意做好申报准备工作。1. 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注指标表序号指 标 名 称单位数量备 注一设计规模1高级PU合成革m2/a2000104一期2束状超细纤维合成革m2/a800104二期二主要原材料消耗1高级PU合成革消耗PU浆DMF回用t/a104无纺布m2/a2000104DMFt/a770助剂、色料t/a10002束状超细纤维合成革消耗t/a尼龙 6t/a2000PEt/a2000油剂t/a440PU浆DMF回用t/a104DMFt/a338助剂t/a480甲苯t/a120丁酮t/a504色料t/a252三动力消耗1燃煤t/a1042电kwh/a30001043自来水t/a

5、30104四本工程用地面积M2104约200亩五建筑面积M2104六定员人850七年操作日天300三班制八运输量运入量万t/a运出量万t/a含废渣九工程工程报批总投资万元40000固定资产投资含建设期利息万元25500铺底流动资资金万元4500十年均销售收入万元93440十一年均总本钱万元十二年均利润总额万元十三年均销售税金及附加费万元十四财务评价指标年均投资利润率税后%年均投资利税率%全投资回收期税前年全投资回收期税后年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全投资财务净现值税前万元I=12%全投资财务净现值税后万元I=12%人民币借款归还期年2、市场预测自古以来,皮革制品就是人类不可缺少的

6、生产生活资料,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野生动物受到保护,而人工饲养动物的皮革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因此,世界对人工合成革的需求是客观存在,自从上个世纪30年代人工合成革出现后,开展十分迅速,使人类逐步摆脱了对野生和人工饲养动物的依赖,可以说合成革的开展也是人类物质文明的见证。人工合成革的开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二十世纪5080年代:PVC人造革,主要用于箱包、低档家具,由于使用的原材料含有一定的毒性,不环保,产品性能上不透气、不吸水,卫生性能差,不耐低温-5以上使用其用途有局限。8090年代:PU人造革,主要用于箱包、家具、服装、鞋面料等,耐-20低温,耐磨,吸水透气、但易水解。9

7、52000年:PU湿法合成革,主要用于鞋面料等,耐-20、耐磨、吸水透气,但易水解。2000年后:PU高级运动鞋面革:高剥离强度,高撕裂强度,耐水解,耐低温-40,适用于运动鞋面料等。2002年后:超细纤维合成革:内在结构酷似天然真皮,柔软,优良的透气及吸水性,耐水解,耐低温,超强度物性,是人工合成革当前的最新技术领域,将代替天然皮革及大局部中低档合成革,超细纤维合成革已成为人工合成革开展的方向。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合成革、人造革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大国,习惯上,把PVC涂层的产品称为人造革,把PU涂层的产品称为合成革,由于本行业小企业多,统计较难,估计有几百家,形成规模化生产的省份有广东、山东、

8、浙江、江苏、福建、湖北等,温州被称为合成革之都,据2004年统计,PVC22约8.9 万吨,以中低档产品居多。国内主要人造革、合成革生产企业一览表厂名生产能力吨北京市塑料三厂8500绍兴江丰塑料制品公司23000上海国成石化公司6800烟台万华合成革集团PU树脂8400,PU革1200苏州富艺塑料制品公司8000湖南安塑公司9000佛山市塑料二厂9200浙江科一合成革公司从合成革行业开展看,目前全国共有PU合成革生产线约250条,大多数生产中低档产品,约10%能够生产高档鞋面用革,总产能约1亿平方米以每条年产能400万平方米计,另外超细纤维合成革生产线约20条包括在建工程,由于技术难度大,当前

9、只有4家公司约10条线正常生产,目前年生产量约1500万平方米。即使全部达产,国内总产能在2500万平方米左右。由于高档产品供不应求,我国每年还需进口,如2003年进口额达2亿元人民币,大局部来自台湾。根据轻工业商会预测,到2021年全国各类高级合成革消费需求总量约为2亿m2,分布门类见下表超细纤维合成革万m2高级PU合成革万m2服装用沙发用其他鞋面用鞋面用300040001500500200012000 仅超纤合成革按目前总生产能力2500万m2计,缺口达4500万m2,如果把出口产品每年约1000万m2计入,那么缺口更大。我省是制鞋和服装大省,仅泉州地区制鞋企业达500多家,全省制鞋能力达

10、1亿双/年,到2021年,全省需要鞋需用PU革约8000万m2,超纤合成革1500万m2,因此本工程的市场前景乐观,工程将建立规模化、集约化的鞋类、服装、球类、皮具箱包、高仿真皮革、超细合成革原材料的生产制造基地,填补福建省超纤皮革工程的空白,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完善我省革制品产业链。根据国内外高档产品供不应求状况,本工程参考本地区相关行业价格水平,将高级PU合成革定价为25元/m22含税。3、产品方案及生产规模根据周边市场需求,本工程产品方案如下:高级PU合成革,产品质量符合企业标准参照耐克公司标准。超细纤维合成革,产品质量符合企业标准执行烟台万华集团公司标准。高级PU合成革2000104

11、m2/a超细纤维合成革800104 m2/a年工作日300天,每天三班制。4、工艺技术方案高级PU合成革本工程采用目前世界上先进的工艺和设备生产,主要原料为PU树脂料,分湿、干法两步,湿法先将树脂经混合配色,含浸,凝固,水洗而生产出来的半成品再经干法两涂三烘后出成品。超细纤维合成革超细纤维合成革是仿生学的一种应用,天然真皮的微观分析说明,它主要由三层组成:外表皮层,该层非常致密,是由角质层和极致密的蛋白质纤维组成。在表皮层下面是由胶原纤维束杂乱状交织组合而成,每个胶原束中又有无数极细的蛋白质纤维构成。而第三层是疏松的胶原纤维束结构,厚度较厚。本工程超细纤维合成革采用先进的PU含浸、甲苯抽出的工

12、艺,用尼龙和PE混纺出46旦的单根粗纤维,而这单根纤维中是由无数超细的尼龙短纤约0.001旦被PE包围粘接在一根粗纤维当中。用粗纤维组成无纺布再将PU溶液浸到无纺布中,然后在水中凝固形成带微孔的胶质,最后用甲苯溶解去掉纤维中起临时粘接作用的PE,这样,原先单根粗纤维就变成自由状态下的无数根极细而短的超细尼龙纤维;由于纤维极细,产品变得非常柔软,外表触感变得像鹿绒感一样。这样超纤合成革同真皮从微观结构到表观特性等都非常相似,是真正意义上的仿生产品。高级PU合成革聚氨酯合成革产品生产工艺过程一般由两局部组成,第一步是将无纺布聚氨酯浆料采用湿法工艺制成贝斯(底坯);第二步进行干法转移贴面,即采用离型纸法,将制成的皮膜面料和贝斯二者贴合制成聚氨酯PU合成革.贝斯(底坯)生产工艺过程:以无纺布为基材,进入预凝固槽经水收缩、挤压枯燥定型,进入涂料台,含浸涂刮聚氨酯浆料,然后在凝固槽中进行凝固成膜处理,在凝固过程中,浆料中DMF被水置换废水中DMF送至DMF回收车间蒸馏回收形成泡孔。凝固槽水溶液中的DMF浓度,通常控制在15-18%,常温凝固,凝固时间约5分钟。继而通过在水洗槽中反复对皮膜泡孔进行挤压水洗,脱除残留DMF,进而挤干大局部水份,烘干皮膜,即成湿法产品贝斯或底坯。湿法产品一局部可直接进行染色,磨皮、印刷或压纹而直接成为成品。干法转移贴面生产工艺过程:此过程和干法聚氨酯人造革生产工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