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乡县农村居民消费变化探析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1453495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乡县农村居民消费变化探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安乡县农村居民消费变化探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安乡县农村居民消费变化探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安乡县农村居民消费变化探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安乡县农村居民消费变化探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乡县农村居民消费变化探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乡县农村居民消费变化探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党校系统理论研讨会入选论文安乡县农村居民生活消费变化探析内容提纲: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研究农村居民消费对发展地方经济、稳定社会发展大局意义重大。本文以政府发布的记录资料为根据,运用对农村消费现状的调查,结合有关研究农村消费问题文章的观点,以独特的视角,从积极消费和悲观消费的角度,具体分析了安乡县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的变化,进而得出启示,提出哺育农村居民消费市场的建议。核心词: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积极消费悲观消费启示建议引言安乡县是一种中档规模的老式农业生产县,农业人口始终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角。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国家惠农政策的贯彻、城乡建设的飞速发展,农业人口唱主角的现象正在悄然变

2、化。,全县生产总值为4.61亿元,其中农业奉献18.9亿元,约占40%,工业为.9亿元,约占21,第三产业为8.0亿元,约占3%。到,全县60万人口中,农业人口约47.7万,占总人口的约80%,而3.6亿元的生产总值中,农业为248亿元,占.%,工业为19.1亿元,占3%,第三产业为3.8亿元,占47%。以上数据可以看出,5年来,安乡经济变化最大的是第三产业,而支撑它壮大的正是“三驾马车”之一的消费。农村居民由于人口比重大,她们的消费构造和消费水平的变化,实质地影响着安乡经济的发展。由此,本文试图从近年来安乡农村居民的消费变化中探析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之路。一、安乡县农村居民消费状况分析人均生活

3、消费支出(元)2990396683906444比上年增长(%)2.11.31.61.8-安乡县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表上表反映出安乡县农村居民消费市场总体上是稳步扩大的,消费水平基本保持在全市中档限度,处在全省农村平均水平之上。农民的消费意识正处在从保守到开放的转型过程之中,纷繁复杂的消费观念,很大限度上左右了农民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水平,反映在消费构造上,浮现了积极消费层次和悲观消费层次。(一)积极消费,即消费意愿积极性强,消费规模大且持续的消费。1、食品消费食品消费始终是农民生活消费中的重要部分,随着农民收入的普遍增长,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食品消费所占比重应当越来越小。但安乡县农村居民的

4、食品消费额无论是绝对数字还是比例都是较大,农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是48%,比上一年的4.5上升了5.7个百分点。农村居民食品消费额增大重要因素有三点:一是物价上涨。涉及食品在内的物价持续上涨,特别以肉禽食品、蛋奶食品、豆类及豆制品、水产品等价格上涨幅度大或高位徘徊,推高了城乡居民食品消费额的同步,也带动了农村居民食品消费额的增大。二是购买便利。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村村通”公路建设成果明显,目前安乡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6公里,其中省道9公里、县道164公里、乡道8公里、村道1020公里,有水泥硬化路及油路40公里。交通的便利极大地繁华了农村市场,可以说,全县各乡与县城之间基本实现了一小时达到,

5、精明的商人运用便利的交通,把市场延伸到了农村,把生意做到了农民的家门口。但凡县城里能买到的食品,农村也能买到同样新鲜的。市场的延伸充足刺激了农民的消费心理,自然也扩大了食品消费额。三是观念更新。随着收入的增长,人们改善生活的愿望更加鲜明,过去相对较“紧”的时期形成的节省意思也就是一般说的“舍不得”徐徐淡化,市场的丰裕和视野的开阔不断地强化着农民的消费意识,虽然还没有达到发达地区的超前消费境界,安乡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观念实实在在地达到了现实消费。客观地说,安乡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水平并不高,之因此恩格尔系数较高,是由于农民收入总体有限,用于其他消费上的金额不多而导致的。2、建筑与居住环境改善消费在

6、农村居民收入不断增长的同步,人们改善居住环境的愿望也不断加强。近几年,农村修建新居和维修装饰住房的人越为越多,极大地带动了农村建筑与家装的消费。到末,安乡农村居民人均房屋居住面积达35.85,其中楼房1396。人均居住支出(元)31.7726.14234377.2924.1比上年增长(%)51758.36.460安乡县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表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年间翻了倍,可见其增长势头的强劲。因素除了多数农民改善居住条件外,建筑装饰材料的价格上涨,工人工资性支出和生活支出大幅上涨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其中仅工人工资性支出,-每名工人每天工资翻了-3.倍。此外,随着农村电网改造的基本完毕和

7、家用机电设备大幅增长,农民因用电以便,电价下降,农民生活用电费支出上升,人均支出电费为7.元,比翻了206倍。3、家用电器与交通、通信消费在国家一系列惠农优惠政策的拉动下(如家电下乡补贴等),安乡农村家电销售市场总体上是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到末,安乡农村每3.2人拥有1台彩色电视机、8.51人拥有1台洗衣机、12.77人拥有台冰箱、70.25人拥有台空调、43人拥有1台热水器。家用电器消费的增长,直接带动了农村家电市场的繁华,目前安乡县每个乡镇以上的集镇码头,均有多家规模经营的家电销售商场。交通条件的改善、国家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政策的实行,使农民购买交通、通讯工具的信心大增。截至年末,安乡农村

8、居民中每1.1人拥有1部摩托车、.3人拥有1部固定电话、4.1人拥有1部移动电话。交通、通讯工具大量进入农村,不仅壮大了有关销售市场,也带动了有关的服务市场,使它们在农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也使它成为了很有潜力的农村消费市场。、新兴消费形式婚庆喜事在农村方兴未艾,它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消费形式。一方面是它的名录繁多,如结婚、生子、做寿、升学、乔迁、开业、葬老等十余种。另一方面是它的消费内容涵盖广,涉及餐饮、住宿、商品批发与零售、文化娱乐、交通服务等。尚有它的消费主体是多向性的,既有承办方的消费,又有参与方的消费。最重要的是农村婚庆喜事不仅仅是生活消费支出,它还是一种转移性财物支出。在农村,婚庆喜事

9、除了次数越来越多与规模越来越大外,尚有产业化的趋势,例如专门从事喜事餐饮的“一条龙”服务,专门从事丧葬祭吊的“道场”服务等。目前,农村居民平均每户大概34年办一次喜庆活动。(二)悲观消费,即消费意愿不强烈,甚至是被动的,消费规模小的消费。1、教育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贯彻执行,农村全面实行了“两免一补”政策(免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课本费,补贴农村寄宿学生的住宿费),农民教育支出持续下降。人均文教娱乐支出(元)333.433269.94204.7204比上年增长(%)2.80.318.7-24.3108安乡县农村居民人均文教娱乐支出表农民教育支出的下降,除了上面提到的全面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外,

10、受大学生就业难的影响,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民子女辍学率回升也是重要的因素。2、服装、化妆品服装与化妆品历来是农村消费的单薄之处。近年来,虽然有所回升,但还远远没有达到农村巨大市场的应有热度。农村服装市场品种较单一,商品质量较差,档次不高。商品是适应市场选择的,浮现这种现象,与农民的消费意识与理念有很大的关系。农村居民对服装的规定往往仅限于“新”,对品位和档次没有更高的规定。此外,长期以来,以农业为主的经济使她们养成了节省的思想意识,压抑了她们花大价钱追求高档次的想法,也使高品质服装被动地在农村没有较大的市场。这种低品质的服装销售很难推动消费的规模。化妆品也是同样,受消费习惯、消费主体的劳动环境、

11、广告宣传力度等因素的影响,化妆品在农村的消费市场也不大,且都是低档次的品种。固然,重要的是目前农村居民中年轻人的比例越来越小,她们大多在都市务工,留在农村的基本上是爷爷辈的或相接近的人,缺少使用化妆品的示范效应,消费市场基本没有哺育起来。3、医疗卫生全县新农合参合工作开展以来,进展顺利。截止12月,全县有参合农民44935人,个人缴纳基金883.87万元,参合率达14%,个别乡镇参合率达100%。新农合住院补偿比例进一步提高,对一、二级定点医疗机构的补偿比例较提高了3个百分点,即一级定点医疗机构的补偿比例由的70%提高到73%;二级定点医疗机构的补偿比例由的提高到3%。参合后大大减轻了农民的住

12、院压力,减少了农民医疗卫生方面的开支。4、新兴消费形式旅游、网络、体育健身等现代消费形式在农村还基本没有开展起来,没有形成市场。旅游消费重要是受消费理念和消费能力的影响,农村居民的消费理念还没有提高到旅游消费的层次,绝大多数也没有具有旅游消费的能力。网络已经延伸到了农村的乡镇码头,但广大的农户能接入网络的还少之又少,这与电脑知识技能普及水平有关。在农村,已经基本具有了网络消费的物质基本,到,安乡农村已拥有固定电话9万部。体育健身在安乡农村也没有发展起良好的消费市场。尽管县委、政府提出创立“健康安乡”推动了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但参与率并不高,形式也比较单一,活动组织较少。二、启示与建议(一)启示

13、安乡农村居民消费市场发展平稳,从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逐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可以看出,安乡农村居民消费市场是紧跟全市全省的消费水平稳步发展的,特别在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出口受阻,消费市场的繁华对地方经济乃至全国经济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消费构造产生了变化但没有主线性变化,在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支出中,食品、居住仍然是最大的两项,虽然有新的消费元素加入,但并没有主线变化农村消费构造,农村消费构造的升级迫在眉睫;消费水平仍然处在较低的阶段,农村消费市场的潜力还没有充足挖掘,如果提高农村消费水平一种档次,将使地方经济迈上一种新的台阶;消费意识需要科学引导,从农村居民消费变化可以看出,农民的消费并不是十分的

14、理性。在消费市场发展扩大的同步,也有诸如挥霍、迷信、跟风、保守等不对的的消费观念滋生蔓延,缺少科学观念和对的示范的引导消费。(二)建议1、增长农民收入。任何消费市场的繁华,都是以持续稳定的高收入为依托的,农村居民消费市场也是如此。收入增长对农民消费有明显影响,有研究表白,收入增长量每增长1个单位,会导致农民消费上升031个单位。要拉动内需,开发具有巨大潜力的农村消费市场,就必须提高农民的消费信心,而提高农民的消费信心最直接的就是增长农民收入。目前农村消费市场逐年增长更多的是依托全面的物价上涨和货币贬值实现的,某种意义上它是一种虚假的繁华。政府应当采用科学调节农业产业构造、适度提高农副产品价格、

15、合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措施增长农民收入,从而实现农村消费市场的真正持久繁华。2、稳定农村政策。持续近年的中央一号文献出台了多项惠农政策,这些政策也切实变化了农村的面貌。政府应当树立“农民富则地方富”的思想,真正贯彻国家惠农政策并保持稳定性和连贯性。像取消农业税、农民土地承包制度、免除义务教育阶段某些费用、粮食良种直补、农机购买补贴、家电下乡补贴、农村小额贷款优惠政策、新型农村医疗合伙政策、农村养老保险等,核心在于稳定。与农村居民消费紧密有关的尚有打击假冒和商品售后服务。打击假冒和商品售后服务是建立消费信心的重要保证。由于农民的鉴别能力和维权意识较差,农村假冒商品损害消费者权益的状况还比较严重,这也是导致农村消费水平不能提高档次的重要因素。政府应将打假行动延伸到农村消费市场,并保持一定的力度。目前农村假冒伪劣突出体目前食品药物平常用品等方面。3、调节消费构造。农村消费构造比较原始、保守,这很大限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许多积极的消费构造并不一定有助于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许多悲观的消费构造并不一定不适合农村消费市场,许多新兴的消费构造并不一定是农村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