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启示的教学设计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1453172 上传时间:2023-09-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钓鱼的启示的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钓鱼的启示的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钓鱼的启示的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钓鱼的启示的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钓鱼的启示的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钓鱼的启示的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钓鱼的启示的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设计者:渠县静边镇第一中心小学 王炎【设计理念】钓鱼的启示 一课,通过记叙一件感人至深的故事,使“我” 获得的是终身受益的启示。 课文在叙事的过程中插入了许多细节描写 以及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 这是本文在表达上的一个显著特点,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我抓住课文的这一特点, 引导学生通过入情入境地自 读自悟,体会文中细节,解读人物的心理活动及变化,促进学生对课 文主旨的把握,同时发挥文章教育人的作用。【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捕捞、 鱼饵、鱼钩、小心翼翼、操纵、皎洁、沮丧、诱惑、告诫、实践”等 词语。能正确抄写描写月夜美丽景色的句子和课文

2、的重点句。2、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 读懂“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 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 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 能力。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 并能概括“我”的心情变化的过程。【教学重难点】1、抓住细节描写和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文章主旨,有感 情地朗读课文。2、领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准备】1、挂图,字词卡片。2、学生在课前寻找、查阅关于鱼类生活习性的资料,初步了解 定时禁捕对保护鲈鱼繁衍生长的意义。【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直奔“启示”1、导语:同学们,知道詹姆斯兰

3、费蒂斯吗?他是美国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师,他为我国广大读者所了解,不是因为他的建筑成就,而是因为他 写的一篇短文,叫做得对做得好天知地知 。天知地知,就是 无人知,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有件事做得对做得好。这究竟是一件 什么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 13 课,选入课文时题目改为 钓鱼的启示。2、(板书课题并齐读)理解题目意思:师:“启示”是什么意思?课文题目的意思是 二、整体感知,初识“启示”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可以画出 不理解的词句。老师把课文中的生字做成了词串,请自己读一读。(课件显示)放好鱼饵抛出钓线湖面涟漪耐心等待鱼竿剧抖大鱼挣扎小心翼翼操纵钓线鱼跃不已筋疲

4、力尽拉鱼上岸父子得意乞求无果不容争辩放鱼回湖依依不舍月光如水获得启示遇到诱惑思父告诫道德抉择简单问题道德实践勇气力量师依次指“剧”“跃”“抉”“挣”“获”等字,指导学生学习。2、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随机释词。(重点指导“乞求”“不容争辩”“诱惑”“告诫”“抉择” 等词语)3、默读课文,思考:最后写了什么?画出作者在钓鱼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 指名交流。(板书:钓鱼放鱼启示)4、题目是钓鱼的启示,请你用“()”中收获了一个什么启示。指名读。三、品读赏析,感悟“启示”1、初步了解情感:师:从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可以看出,这是一篇写事的记叙文。读这样的课文,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了

5、解课文内容。但是,我们还必须 读出课文隐藏的情感。 请用心读课文, 一边读一边想体会到了课文中的什么情感(提问,学生随机回答。体会到什么就回答什么, 不做过高要求。)2、深入体验“我”的情感变化:自读: 在钓鱼的过程中, 文中的“我”的情感是在一直变化着的。 请同 学们再次默读课文, 找出有关描写“我”的情感变化的语句, 并用() 表示,边读边体会,可以在旁边做上批注。指导交流: 出示语句: 师:课文哪些语句,写从钓鱼到放鱼“我”的情感变化? 生说完,师显示有关语句。如下:A、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 轻轻翕动着。E、“爸爸,为什么? ”我急切地问道。C、“可是钓不到这么大的鱼了

6、。”我大声哭出了声。D、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E、我慢慢地把鱼钩从放回湖里。 钓到大鱼时的心情,相机指导朗读。 把鱼放回湖里的心情,逐句指导朗读,在朗读中体会,在想象 中体会“我”在这一过程中的心情变化:高兴、得意t急切、着急t委屈、乞求t依依不舍、伤心3、深入体验父亲的情感: 自读:我们体验了儿子从钓到鱼到放鱼回湖的情感变化, 那父亲呢?把 大鲈鱼放回湖里,他的情感有什么不同?在课文什么地方体现出来 的。指导交流: 师: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父亲的态度和“我”又什么不 同?在课文的哪些地方?出示相关语句: 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 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7、”指导:从“得”字你体会到什么? “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父亲平静地说。指导:从父亲平静的语气从中体会到什么? 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 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 鱼的,但是从父亲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 有商量的余地的。 指导:“不容争辩”什么意思? (板书:不容争辩)请看看课文中的插图,体会体会。请展开想象,当儿子向父亲再 次投去乞求的目光的时候, 父亲不容争辩地说些什么?我当儿子, 谁 来当父亲?(师生合作表演)从父亲“不容争辩”你体会到什么?讨论:父亲要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 态度为什么那么坚决?父亲做 得对不对?为什么?先在小组里讨论,然后在班上交流。(引

8、导学生抓住描写爸爸神态的细节和相关词句,体会父亲对 “我”的严格的道德教育和深深的爱。 )4、感悟“启示”:师:在鲈鱼捕捞开禁前的2个小时,“我”钓到了一条大鲈鱼, 却在父亲的坚持下,又把它放回湖里。这一过程并没有人看见。小时 候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发生的这件事, 对我有什么启示?会怎样影响 我的成长 ?我为什么对父亲满怀感激之情?学生默读思考: 作者从钓鱼这件事中得到什么启示?出示文中的重点语句: “转 眼间3、4年过去了,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师:这“鱼”指的是什么?(“鱼”指的是形形式式的诱惑,指各种各样的个人利益。 ) “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 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这

9、句话什么意思?(因为把还没到捕捞鲈鱼时间, 把钓到的鲈鱼留着, 就是错误的; 而把鲈鱼放回湖里, 就是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抉择就是这么简单。 从作者放鱼回湖心情的沮丧,可以看出实践道德很难,实践道德,就 是放掉到手的鱼,放弃个人利益。 ) “要是人们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从这句话体会到什 么?“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是什么教育? (“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的教育就是道德教育、 是遵守 社会公德的教育。这句话是说,从小得到严格的道德教育,就会有勇 气和力量去实践道德。 )指导朗读这段话。四、引起共鸣,升华“启示” 每个人在社会上都会经常遇到形形式式的诱惑, 也就是像这位作 者所说的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你遇到过诱惑吗?遇到 诱惑时怎么做的?比如:在家里:父母不在家,电视很精彩,是完成作业还是看电视? 你在学校:考试,老师多给了分数,你 在公共场所: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给你,你五、课外拓展,延伸“启示”搜集有关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 同学们,请记住: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 时候做些什么!板书设计】13、钓鱼的启示我: 钓到大鱼:得意、高兴放鱼回湖:急切、着急T委屈、乞求T依依不舍、伤心 父亲:不容争辩受到启示:严格教育道德实践勇气和力量-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