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跑、素质练习》课时教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1452593 上传时间:2023-11-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快速跑、素质练习》课时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快速跑、素质练习》课时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快速跑、素质练习》课时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快速跑、素质练习》课时教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快速跑、素质练习课时教案教材1、快速跑 2、素质练习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了解跑的基本知识,掌握跑的基本方法2、技能目标:65%以上的学生在能提高自己的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3、情感目标: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及坚强意志,体验跑的快乐教学重点发展学生快速跑能力教学难点 两腿蹬摆的协调配合情景阶段阶段任务与内容教师活动学生主体活动时次平日时光明确任务及思想准备阶段 一、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报告人数二、师生问好!三、宣布本节课的任务与内容四、检查着装,安排好见习生(各组组长做好本组成员的出勤和着装评价)一、教师教态端正,声音宏亮,接受体育委员报告二、向学生问好三、宣布课的任务与内容四、检查服

2、装,安排好见习生跟班学习五、引导学生进入情景教学,注重加强学生思想品质教育。与学生共同缅怀汶川地震死难同胞,引出课题迅速逃生组织如图: 要求:1、注意力集中,精神饱满!2、明确内容与与目标。3、见习生跟班学习。 1次2热身激趣阶段一、 游戏:抓耳抓鼻方法:学生成数列横队站立,教师喊:“,”,学生两手在胸前按口令节拍击掌两次;喊“”,学生用左手食指与拇指抓住鼻子,右手与左臂交叉用食指与拇指抓住左耳,“”还原成直立,再喊“1,”学生依然在胸前击掌次;喊“”,则学生换成右手抓鼻,左手抓住右耳逐步由慢到快反复变换做。二、徒手操:拍1、头部运动 2、扩胸运动3、体转运动 4、双人压肩与背弓5、弓步压腿

3、6、整理运动一、讲解游戏的方法、规则,并提出要求二、示范游戏动作,组织好游戏的开展,并与学生共同参与游戏三、组织学生进行热身练习,由体育委员带好徒手操(拍)四、教师巡回指导。一、 认真听讲、遵守规则二、 观看教师示范跟随教师共同参与三、 在体育委员带领下有组织进行热身运动。组织如图: 要求:1、队伍中人与人左右前后间隔一臂2、跟随体育委员模仿练习3、学生听引导(掌声)节奏变化进行练习。1次6体会实 践学习本领阶段一、语言激发学生练习兴趣二、学生能自我探索动作要领及联系方法1、原地摆臂练习要求:以肩为轴,屈臂前后摆动。2、原地高抬腿跑要求:摆动腿高抬,支撑腿充分蹬 伸,蹬摆协调。3、各种预备练习

4、要求:反应速度快,注意力集中教法:1、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及要求,2、组织学生练习3、观察和巡回指导1、学生明确各种反应速度的练习2、 模仿教师示范3、学生按内容练习4、学生分组练习,并能互评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2次32次32次12幸福时刻休息调整1、 引导学生思考影响快速跑的因素,总结动作要领。2、 引导学生针对自身情况,自学自练,提高动作技术。1、 用激励性语言来引导学生。2、针对上一阶段学生练习情况进行评价。1、休息、调整,思考总结跑的技术动作要求。2、 能够有针对性进行针对性评价。1全面发展阶段素质练习:一、教师讲解身体素质练习的

5、内容及要求1、 给学生分组(4组)并提练习要求。2、 鼓励学生认真自觉投入练习。3、 采用分组轮换练习法二、练习内容 跳绳 立跳远 俯卧撑仰卧起坐1、 学生知道素质练习的内容及练习要求。2、 练习数量:跳绳30秒*2立定跳远10*2俯卧撑 男生10*2 女生8*2 仰卧起坐30学生自觉积极地参与素质练习并完成任务。1次9恢复及身心调整阶段一、集合整队,让学生进行放松整理运动。二、总结本节课的优缺点,各小组进行评价并做好评价记录。三、提问:本节练习快速跑的感受?布置课外作业(用废弃品做一样体育锻炼用具)。四、收回器材、师生再见!1、教师导入情景,使学生在生理和心理得到放松,并引导学生做放松性练习。2、用激励性言语来总结本节课,并要求各小组组长做好课堂评价记录。3、指导学生收回器材,与学生再见!组织: 四列横队1、成体操队形站立,跟着教师引导情景下,放松全身。2、自我小结,交流学习体会,各小组组长做好课堂评价记录。3、回收器材、师生再见!1次4场地器材1、 田径场直跑道2、 跳绳10,小垫子4张预计练习密度40%45%预计平均心率120140次/分预计部分 生理曲线图14012080 40 5 10 20 30 40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