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过年的风俗习惯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1452475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70.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各地过年的风俗习惯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全国各地过年的风俗习惯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全国各地过年的风俗习惯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全国各地过年的风俗习惯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全国各地过年的风俗习惯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国各地过年的风俗习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各地过年的风俗习惯(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各地过年的风俗习惯北京北京过年有段谚语:“ (农历十二月,即腊月 )廿三 (日)糖瓜儿粘 ;廿四 (日 )扫房日 ;廿五 (日 )糊窗户 ;廿六 (日)炖大肉 ;廿七 (日)杀公鸡 ;廿八 (日 )把面发 ;廿九 (日 )蒸馒头 ;三十 (日)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农历正月初五这一天叫“破五” ,不到“破五”不能用生米做饭。正月初七日称“人日”、“人胜节”,或曰“七元”。春节期间,北京人爱逛庙会,大钟寺庙可以敲永乐大钟,白云观庙会可以摸石猴、打金钱眼,厂甸庙会可饱览古玩、字画、字帖、珠宝、翡翠等稀奇玩意儿和高跷、太平鼓、小车会、五虎棍等花会表演。上海上海腊月廿四为“灶神”上天奏事

2、之日,故廿三之夜,家家户户要“送灶” 、“祭灶”,庆新年由此拉开序幕。腊月廿五为诸神下界之日。按传统,各家各户里里外外掸尘扫除。廿六至廿九,家家户户开始磨粉、包汤圆、制年糕,准备新的衣帽鞋,并且买春联、年画和“门神” 。除夕之夜,各家长幼齐集户内,在灯火下团坐一起同吃年夜饭,故名“合家欢” 。年夜饭后,围炉守岁。至天微明,男女老少皆穿上新衣新帽新鞋, 在堂上拜天祭祖。 然后少幼齐向家长拜年, 家长向小孩散给年前已准备好的压岁钱。浙江省乌程县元旦以长竿束草于上,点火燃烧,并敲锣打鼓,称为“庆田蚕”。又点天灯于竿上,直至三月三日止。宁波元旦祭祖后要吃豆粥,晚上要关门前,再点一次“关门炮” 。绍兴新

3、年以“茶碗茶”待客,里面还要加上橄榄和金桔,同时用茶叶蛋待客,称为“捧元宝” 。山西省山西现在拜天祭祖的规矩不多见了, 但年三十儿的晚饭上不能说话的规矩被保留了下来。春节的第一顿饭都是吃饺子。煮饺子时,要鸣放鞭炮。为驱邪恶、求吉利,有的地区烧火煮饺子要用芝麻秸, 意味着新的一年像芝麻开花节节高,日子越过越好。饺子要煮得多,必须有余,意在有余头。就餐时,除每人一碗外,还要多盛一两碗,意在希望人丁兴旺。福建省厦门人元旦出门前,都得当空拜祷玉皇大帝,称为“祭神” 。清晨祭神用鲜花素果, 中午祭神则用牲醴, 及一碗春饭。 春饭就是在白饭上插上红纸做的春花。闽音“春”与“剩”谐音,春饭是取其“年年有余”

4、的好口彩。漳州初四称为“接尪”,除了进庙烧香外,还要预备一个糖果糕饼盒,叫做“荐盒” ,供在厅上迎神下降。辽宁省很多辽宁人在大年三十要点长寿灯,彻夜通明。大年三十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家家都要挂红灯笼,大年三十晚上要点亮灯笼,而且要点一宿,不能关灯,意味着益寿延年。嫁出去的闺女不可以在娘家过年的,否则这一年会对娘家兄弟不利。所谓年三十晚上“不许看娘家灯”说的其实也就是这个意思。当然,这种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风俗目前已经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而慢慢被人遗忘了。广东省海丰一带,小辈向长辈贺年时,长辈会以红包或柑橘赏给晚辈。潮州春节节食有菜粿、腐圆、酵包、管煎、五果汤。初四夜里,家家要点一盏灯,准备

5、一缸水,叫做“等神水” 。东莞正月初一祭神,要供上糖上煮芋头,叫做“富贵有缘”。江苏省江宁县元旦贵家于房门口贴画雄鸡。 吴县多于元旦至通元寺礼拜观音大士。苏州人元旦一早开门要于三爆竹,叫做“高升三级” 。清晨出门,要遵循黄历上所指定的方向,叫做“喜神方” ,并到城隍、土地等庙去烧香,必历经十庙乃止,称为“烧十庙香” 。自元旦至元宵,火炉中烧巨煤墼,称为“欢喜团” 。黑龙江过年吃饺子是北方人的习俗。大年三十晚上辞旧迎新,一定要吃饺子,但黑龙江人还要在饺子中包上几个带有硬币的(现在常用花生或其他果仁来代替 ),谁吃到了这样的饺子就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会交好运,有吉祥之意。此外,黑龙江在初五这天一定要

6、吃饺子,也称“破五” ,就是把饺子咬破,寓意将不吉利的事都破坏,有驱灾避邪之意。四川省成都人元旦不吃饭,因为“饭”与“犯”同音,为了避讳,则吃汤圆或挂面以祈求合家团圆,福寿绵长。刘阁等地于正月初七“人日”还要“过小年” ,除了敬神、祭祖外,也吃团年饭。成都人则于人日游西郊的杜甫草堂。长寿县元旦于门外燃九支蜡烛,称为“九品烛” ,以敬天地。陕西省富平县各宗族皆为祖先画像,元日聚集子孙礼拜,祭后更醵金饮宴,称为“节坐”。初二各戚友间则以面食、猪肉相赠,称为“拜节”。高陵县元旦,一等到天亮即悬挂黄纸于竹竿上以祀天,称为“接天神”。又以木炭悬于门首,据说可以去瘟疫。石泉县以黄纸作钱,元旦结彩悬于门,名

7、为“宝盖钱”。临潼县以初五为 “送穷节”,家家剪纸人后, 拿到门扔掉。 当日每人必定饱食, 称为“填五穷”。吉林省由于东北天气寒冷,一些水果冻过之后,就另有一番滋味。最常见的是冰梨和冻柿子。据了解,最纯正的是冻秋梨,在吉林有一种梨叫秋梨,这种梨刚摘下来的时候又酸又涩, 于是人们就把这种梨采摘下来直接放在树下,盖上一层树叶,经过冰冻之后的秋梨酸甜可口, 果汁充足。冻梨在吃之前要放在水里解冻,年夜饭后吃这种梨能解酒、解油腻。山东省宁阳县元旦吃馄饨,称为“填仓“,黄县、蓬莱一带,元旦早起要照虚耗。由女主人手持红烛,把家中各个角落照一遍,意思是以光明驱逐黑暗,然后将年前以面粉做成的各种窗花放在窗台上。

8、 小孩子起床后, 要攀着门拴打三个秋千,据说可以长得快。 有些地区煮饺子时要用芝麻秸烧火, 意味新的一年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升,饭后在锅内要放上馒头,意味有“余头“。胶东的新媳妇第一年要到丈夫的外祖家拜年,称为“札根“。据说到了外祖家,就可以把根札下,不会有离婚和早年丧偶之事。台湾台湾称除夕为“二九暝” 、“三十暝”,依农历十二月的大小而别。 “暝”即岁暮之意。天色未晚之前,家家准备供品,像甜橘、甜米果 (年糕 )、“春饭 (盛得尖尖的米饭上插上剪纸的春字 )”、“压岁钱”等。还在大门后面竖放两根连须带叶的甘蔗,叫“长年蔗” 。吃年夜饭“围炉”时,八仙桌下安放新炭炉和一把新葵扇,扇上和炉上贴

9、有红纸书写的“春”和“福”字。年夜饭过后便是守岁。进入初一,人们就集合老少,用红白米糕来敬祀神明,祭拜公妈 (即祖公祖婆 ),然后燃放鞭炮,以迎春接福。香港香港除夕,家家戶户在一起吃团年饭。 团年饭的多数菜名都含有吉利的意思。吃过团年饭后, 人们通常会到年宵市场去逛花市。 大年初一,人们开始正式庆祝新年,贴春联 (挥春 )、年画,舞龙,舞狮等,还会走亲友拜年。澳门澳门年俗别有风情。 “谢灶”是澳门保存下来最传统的中国年俗之一。腊月二十三日送灶神,澳门人谓之“谢灶” 。澳门人过年从腊月二十八开始。除夕夜,守岁和逛花市是澳门人辞旧迎新的两件大事。 守岁是打麻将, 看电视,叙旧聊天 ; 澳门在年宵兴办花市,多是桃花,水仙、盆竹、盆橘,花开富贵,兆示着新年的美好前程。春节 (大年初一 )这天,澳门人讲究“利市” ,以示吉利。“利市”就是红包,这天老板见到员工,长辈见到晚辈,甚至已婚人见到未婚人都得“利市” 。澳门人把大年初二叫作“开年” ,要吃“开年”饭,必备发菜、生菜、鲤鱼,意在取其生财利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